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年第5卷第6期

中药熏洗在狼疮性血管炎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减轻狼疮性血管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促进中药在对狼疮性血管炎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中医医院风湿科2007年3月至2007年8月入院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中药熏洗能明显改善狼疮性血管炎患者的肢体疼痛和肿胀程度(P0。结论中药熏......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减轻狼疮性血管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促进中药在对狼疮性血管炎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市中医医院风湿科2007年3月至2007年8月入院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肢体疼痛和肿胀程度。结果 中药熏洗能明显改善狼疮性血管炎患者的肢体疼痛和肿胀程度(P<0.01)。结论 中药熏洗在狼疮性血管炎临床护理中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  中药熏洗;狼疮性血管炎;肢体肿胀;疼痛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on lupus vasculitis

  XU Jun.

  Shanghai TCM Hospital,Shanghai 200071,China

   Objective Through the fumig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reduce blood vessel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lupus limb swelling and pain,to promote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care.

  Methods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 in Shanghai in March 2007 rheumatology-2007 hospitalized in August of 60 case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Results Fumig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an improve in patients with lupus vasculitis of the degree of physical pain and swelling(P<0.01).

  Conclusion Fumig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clinical care have a certain effect.

  [Key words] fumig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lupus vasculitis;limb swelling;pain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常伴有血管炎的症状,如蝶形红斑、环形红斑、网状青紫等。目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的方法,包括,西医疗法:丙种球蛋白、抗疟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中医疗法:口服中药、针灸、耳针、按摩;其他:正在尝试使用一些生物制剂。尽管内服药物治疗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但是无论是中药口服还是西医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其疗程较长,而且起效时间太慢,在此过程中患者往往已出现皮肤溃破和肢体肿胀、疼痛等表现,这时临床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资料报道:中药熏洗在治疗糖尿病、失眠、痛经等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却无详细的报道和效果显示。我科开展中药熏洗已有两年多,故将这些病例进行整理,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和评估,探讨中药熏洗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海市中医医院风湿科2007年3月至200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血管炎的患者60例,均为女性,年龄18~65岁,观察期间,均未加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1.2 方法 将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1.2.1 中药配方 熏洗所用中药采用风湿科苏晓主任经验方:生地30 g,羌活30 g,黄芩30 g,莪术、红花10 g,乌蛇10 g,葶苈子30 g等。作用以养阴清热、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由我院药剂科煎制成袋装中药15 ml。

  1.2.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中药煎剂15 ml,再加水至8 000 ml,水温为70 ℃,将患肢先熏,待水温降至40 ℃时再浸泡30 min,每日1次。对照组:木桶内放水约8 000 ml,水温为70 ℃,将患肢先熏,待水温降至40 ℃时再浸泡30 min,每日1次。

  1.2.3 疗效评定 本课题主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肿胀和疼痛情况,两项指标均采用标尺法,由患者在标尺0~10中自选一数值,以表示其肿胀和疼痛的程度,并由观察护士确认并记录。

  1.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两组数据进行χ2、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比较 平均年龄:试验组(45.6±9.6)岁,对照组(44.1±10.2)岁。两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肢体肿胀治疗组:8.7±1.2;对照组8.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肢体疼痛:治疗组9.4±0.3、对照组9.5±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肢体肿胀程度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肢体肿胀程度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1提示:在肢体肿胀方面两组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照组也有改善,但在改善程度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3 两组肢体疼痛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肢体疼痛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2提示:在肢体疼痛方面两组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照组也有改善,但在改善程度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的患者其发病机制为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抗体在血液循环中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固定在血管壁,激活补体,促发Ⅲ型变态反应,容易导致血管炎和皮肤溃破、感染及肢体肿胀、疼痛等。

  3.1 中药熏洗能缓解肢体肿胀 中药熏洗液中含有生地、红花等活血通络中药可改善肢体微循环;白芥子等可祛痰通络清除血管中免疫复合物,因此能明显改善肢体肿胀;对照组只能微弱地刺激肢体周围。

  3.2 中药熏洗能缓解肢体疼痛 中药熏洗液中还有川芎等活血止痛中药,可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运行;桂枝等散寒止痛中药可加速血液运行,所以可达到缓解肢体疼痛的目的。

  通过本次试验可以说明,利用中药熏洗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等,而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吸收进入血液,故较之内服药见疗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中药熏洗能明显改善肢体肿胀、疼痛,为中医在临床护理中提供了一条路径,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疗法。

  

作者: 徐俊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