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年第5卷第6期

“感冒夹湿症”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天气多潮湿,故此,近年感冒多见夹湿者。因湿性特点,感冒夹湿为患多症状重而缠绵难愈。本病的治疗历代论述较多,但未见有系统论述者。本文简要介绍了各种感冒夹湿症的症状、诊断及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现代人生活富裕,嗜食肥甘冷饮,内多生湿。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天气多潮湿,故此,近年感冒多见夹湿者。因湿性特点,感冒夹湿为患多症状重而缠绵难愈。本病的治疗历代论述较多,但未见有系统论述者。本文简要介绍了各种感冒夹湿症的症状、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  感冒夹湿症;湿邪;寒湿;湿热;暑热;暑湿

近年来,感冒病多见夹湿者,究其原因,其一:可能因全球气候变暖之故,近年天气渐见湿热。如清·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言:“吾吴湿邪害人最广”指出了东南沿海等地因气候关系,湿热性疾病较多,如今气候之炎热潮湿,又岂仅吴地耳;其二:现代人生

  活富裕,往往嗜食肥甘,恣食生凉冷饮,易于生湿。根据中医内外因相合为病的观点,内湿易召外湿,正如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今人内多生湿,加之外界气候渐见湿热,故感冒病多见夹湿为患之症。

  感冒夹湿之症,或为内有湿邪,外受于风所至,或为寒湿,湿热之邪侵袭所至,均有湿邪为患的特点。多自觉症状较重,头重痛如裹,周身酸困疼痛,胸闷,纳差厌食。若治不得法,或失治误治,病情往往缠绵难愈。

  感冒夹湿症的治疗古已有之,如张仲景《金匮要略》即专制“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治疗风寒感冒夹湿之症;李东垣《此事难知》制“大羌活汤”治疗外感风寒湿邪而里有湿热之症。至于暑湿为患者,温病各家论述更丰。但是,对于各种感冒夹湿症未见系统论述者。因于此,许多临床医生不够重视,为此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延误病情者时或有之。有感于斯,笔者试做归纳,以起引玉之效。

  1 风寒感冒夹湿症

  1.1 临床症状 恶寒重,发热轻,头重痛如裹,全身酸困疼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量多,胸闷纳呆,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浮紧。

  1.2 治法 辛温解表,燥湿化痰,宣肺散寒。

  1.3 方药 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茯苓、川芎、羌活、独活、枳壳、柴胡、前胡、桔梗、薄荷、生姜、厚朴、法夏、苍术。

  2 风寒咳嗽夹湿症

  2.1 临床症状 咳嗽声重,气急,咽痒,痰吐色白,黏腻稠厚,胸闷,纳呆厌食,恶寒无汗,头身重痛,全身酸困疼痛,鼻塞流清涕,舌苔白腻,脉濡缓。

  2.2 治法 疏风散寒,燥湿祛痰。

  2.3 方药 杏苏散加味:杏仁、苏叶、半夏、陈皮、前胡、枳壳、桔梗、茯苓、甘草、大枣、生姜、厚朴、苍术、苡仁。

  3 风热感冒夹湿症

  3.1 临床症状 头重如裹,胀闷而痛,周身痠痛,恶寒发热,汗泄不畅,脘痞,胸闷咳嗽,痰黄黏稠,鼻塞,流黄浊涕,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3.2 治法 辛凉解表,清热利湿。

  3.3 方药 银翘散加味:银花、连翘、淡竹叶、荆芥、牛蒡子、淡豆豉、薄荷、甘草、桔梗、芦苇根、杏仁、滑石、苡仁、通草。

  4 风热咳嗽夹湿症

  4.1 临床症状 咳嗽频剧,痰多黏稠或稠黄,胸闷汗出,咽痛口渴,头昏重而痛,肢体痠困作痛,鼻流黄浊涕,发热恶风,脘痞纳呆,舌质红,苔腻而中黄,脉濡数。

  4.2 治法 疏散风热,宣肺化湿。

  4.3 方药 桑菊饮加味:桑叶、菊花、桔梗、杏仁、连翘、芦苇根、甘草、薄荷、苡仁、半夏、茯苓。

  5 暑湿感冒症

  5.1 临床症状 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5.2 治法 清暑祛湿解表。

  5.3 方药 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银花、连翘、扁豆、厚朴。湿困卫表加藿香、佩兰芳化宣表;里湿偏重加苍术、白蔻仁、半夏、陈皮化湿和中。

  6 暑热夹湿咳嗽症

  6.1 临床症状 胸闷咳嗽,或有胸痛,痰黏稠色黄,头昏晕重痛,肢体痠困不舒,寒热汗出,纳呆泛恶,苔薄腻,脉濡数。

  6.2 治法 涤暑清热,化湿宣肺。

  6.3 方药 雷氏清凉涤暑法加味:滑石、生甘草、通草、青蒿、白扁豆、连翘、白茯苓、银花、杏仁、瓜蒌壳、枇杷叶、西瓜翠衣。

  7 结语

  教科书中多把感冒病和感冒咳嗽症分开论治,但临床上两病多不能切然区分。(1)两病病因相同,病机相似,仅病位不同;(2)两病临床症状多同时出现,仅侧重不同而已,极少单独出现一种症状者;(3)临床上患者也习惯将两病合称,如外感咳嗽多说:“医生,我感冒了,咳嗽”。故此,本篇将两病合并论治,这样既切合临床实际,又系统概括了感冒病的各个方面。但限于篇幅,本篇仅作简要论述,临床治疗中根据具体情况可作适当增减,不必拘泥于一方一法。

  8 病案举例

  例1,风热咳嗽夹湿症案。患者女,7岁,2008年9月7日初诊。其母诉患者感冒咳嗽2月余,初始发热咳嗽,经输液等治疗发热好转,但咳嗽不止,虽经多方求治未果。现咳嗽较剧,咳痰黏稠,鼻流浊涕,头昏而痛,时有低热,纳呆厌食,精神较差,软绵无力,舌红苔黄中腻,脉濡数。观其脉症,实为风热夹湿,犯于肺卫所至。治宜疏散风热,宣肺解表兼以化湿,方用桑菊饮加苡仁、半夏、茯苓、炒黄芩、浙贝母、瓜蒌壳、前胡,三剂而愈。

  例2,风热感冒夹湿症案。患者男,41岁,2008年6月初诊。患者自诉感冒2天,昨日输液,服西药未见好转。现发热,头痛昏蒙,头重如裹,思寐,肢体痠困作痛,口渴,鼻塞,流黄浊涕,咽干痛,胸闷,痰多色白黏稠,不思饮食,舌苔微黄厚腻,脉濡数。四诊合参,该病为风热夹湿邪犯于卫表所至,治宜辛凉解表,清热利湿,方用银翘散加苡仁、杏仁、滑石、通草、白豆蔻,二剂而愈。

  

作者: 郑加相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