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11年第7卷第1期

关于中医对病理分析的思考

来源: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中医病理分析。哲学辨证目前,中医的诊断手段主要仍然是处于望、闻、问、切、触这个阶段,像这种情况,相当缺乏可视性确诊依据。与西医相比,西医非常主张现代化仪器诊断的科学数据,是以看真思维为主,而中医的诊断,99%以上都是依靠医师的临床经验结合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去对一种疾病做出一种推理性结论......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中医病理分析;西医检查;检验;哲学辨证

  目前,中医的诊断手段主要仍然是处于“望、闻、问、切、触”这个阶段,像这种情况,相当缺乏可视性确诊依据。  与西医相比,西医非常主张现代化仪器诊断的科学数据,是以看真思维为主,而中医的诊断,99%以上都是依靠医师的临床经验结合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去对一种疾病做出一种推理性结论,是以逻辑思维为主。

  不可否认,依靠经验和逻辑推理去确诊一种疾病,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一方面,它很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但是,如果过度依赖于某一种检查或检验结果,这也往往会将一个医师引入医疗上的误区,例如:当验血发现一个患者“黄体功能不足”时,按常理应当是补充“黄体酮”则可,但往往发现,经过补充了大量的“黄体酮”之后,也未见得“黄体功能不足”的症状就可以得到满意的解除,相反,如果运用中医的经验和逻辑推理去进行一个深度的分析,重点对肝肾两脏的阴阳和激素方面进行一个平衡调理,结果做到由患者本身体内正常代谢“黄体酮”,这样,“黄体功能不足”这个疾病就可以得到彻底治愈。为什么说,如果过于依赖某一种检查或检验结果,这确实是往往会将一个医师引入医疗上的误区?理由是,直到目前为止,世界医学对于各种疾病的命名并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些疾病是根据其性质而命名,有些疾病是根据其所涉器官而命名,有些疾病是根据其部位而命名,有些疾病是根据设定的生理常规超标而命名……,在这种情况之下,尤其是根据生理常规超标而命名的疾病,这就更加会误导一个医师做出一个不正确的医疗方案,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痛风等,这些都是一种症状而已,至于发病根源在哪里,应当确认为什么病?不清楚,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医师还是要坚持当作一种病来医治,那么,其结果就是“治标不治本”,行医一辈子也治不好这个病,事实上,这些病并非一个脏或腑出了问题,而是某个致病系统出了问题,刚好,西医就没有一个一次性能够确诊一个系统出了问题的仪器,而中医在这方面却是一个强项,那就是中医对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关系的经验和逻辑推理。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时代的中医师,对待某一种检查、检验结果的问题时,还应当秉持一种科学、全面和发展的态度去进行分析,有些检查、检验结果可能只是致病的一种表面、一个原因、一个阶段,也可能是一种动态,而真正致病的原因并未能通过现代化的仪器而检验、检查出来。例如,一个体弱的慢性哮喘病人,西医认为此病的过敏是因为存在某种过敏源,因此主张消炎抗敏,结果,越消炎肺脏就越虚寒,甚至引发出其他症状,日长月久,身体越来越虚,命有多长病有多长,最终,突然一天急性发作,一命呜呼。中医却认为,此病的过敏多因肺、肾虚寒,常温不足,后来受到外来病邪侵袭才会引发痉挛性变态发作,因此,它所采用的是消炎平喘、温肺固本的治疗法则,消炎平喘先解其急,然后调补肝肾令体强而达到助心温肺,这是一个系统的治本法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此病痊愈就会指日可待。

  又例如,一个妇女体虚患有慢性阴道炎,西医一意用药是消炎,但结果也未见得每个患者都可得到治愈,而中医认为,有些慢性阴道炎的炎症存在,是属于一种内源性疾患,只要加强对患者五藏功能的适度调治,令其身体强壮,自身免疫力增强,这种内源性炎症当然就会自然消失。同样,有些慢性胃肠病的存在,西医多认为是某种炎症侵害所致,往往长期主攻炎症也未见痊愈,但是,中医认为,根据“木能克土”的“五行”理论,此病当与肝胆有关,应当在治理胃肠时兼治肝胆,效果令人满意。

  由上可知,中医对疾病的病理分析与西医的病理分析,同样存在着强烈的对话,西医是比较侧重于直接性或者比较直观性的依据,而中医完全是侧重于系统性和全面性逻辑考虑。

  其实,中医辨证施治的问题,对比西医使用仪器的诊断手段,归根到底,也都是应用了哲学中的原理去把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实或者现象去解释和论证临床症状,是应用了源于自然但又超越了自然的医学科学,这与牛顿从认识“落苹果”到最后得出“地球引力”定律都是一个通理。

  但是,现代仪器只能解释现代,哲学辨证可以超越时空,宇宙本来就是一个黑暗,未知不能等同不存在。作为一个时代的中医师,我们应当把现代仪器的检查、检验结果从中消化进中医的“五行”理论和逻辑思维,应当考虑到患者的工作压力、视觉窘迫、感情忧郁,思维紧凑、环境污染、环境辐射等因素对其体内血液的理化特性、疾病的变化或者形成是否存在病理关系……。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医师,对患者的病理分析,一不能完全跟着病名走,二不能完全跟着症状走,三不能完全跟着检查、检验结果走。相反,应当用以科学的理念去理解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独立内在或者相互关系,一把现代仪器的检查检验结果作为一个依据,二将医师本身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知觉适用于科学根据或者公知原理,三以哲学的辨证逻辑和中医基础理论,四再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四点连线,从宏观放大理解到微观适用和浓缩,最后做出一个系统性的诊断结论,这就是中医对病理分析的必要思维和境界。

  

作者: 符中建作者单位:518021 广东深圳,深圳市符中建中医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