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2期病例报告

特重度烧伤并发败血症1例报告

来源:INTERNET
摘要:【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680-077X(2005)02-0118-011病例资料患者,男,20岁。患者入院后,门诊急行深静脉穿刺术,及时足量补液、抗休克治疗,监测中心静脉压,四肢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稀释剂后包扎处理,其余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后采用暴露疗效。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稍平稳,即转入烧伤病房住院治疗。经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5)02-0118-01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0岁。因跌入约80℃热水池中烫伤,烫伤面积100%,伤区无水疱,表皮易脱落,基底呈苍白色,皮肤弹性差,触之如皮革,触痛不明显,无拔毛痛。患者入院后,门诊急行深静脉穿刺术,及时足量补液、抗休克治疗,监测中心静脉压,四肢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稀释剂后包扎处理,其余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后采用暴露疗效。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稍平稳,即转入烧伤病房住院治疗。入院后积极对症处理,继续补液抗休克;应用足量抗生素预防感染;持续吸氧、导尿,测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尿色、测尿pH值等,据尿量调整输液量;每日测血气分析、钾、钠、氯等生化分析,了解机体水电解质变化、体内酸碱平衡情况,据实调整治疗计划;应用奥美拉唑或甲氰咪呱等药物保护消化道黏膜;维持肝功能,减轻器官损害;适量应用冬眠类药物。经治疗后,患者情况逐渐好转,内环境维持在稳定状态,各器官功能基本正常。2周后患者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出院后随访,患者出院3日以后即出现高热体温、呼吸增快、多次咳墨绿色痰,继而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创面渗血、腹胀等症状,患者很快死亡。

    2 讨论

    据统计,烧伤败血症发生率9.1%,死亡率35.3%,因此,烧伤败血症的防治,须认真对待,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降低烧伤败血症的发病率。烧伤败血症发生的时机,多集中在伤后3周内。一般败血症发生的规律为:患者伤后3~7天(水肿回吸收期)为第一个高峰;脱痂时(10~20天)为第二个高峰。烧伤面积越大,烧伤深度越深,败血症的发生率就越高。深度烧伤的创面感染常为败血症发生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潮湿受压的感染创面,细菌更容易侵入血流。其次静脉切开或静脉穿刺感染也可引起败血症。另外某些严重病例的肠道内源性感染,也是败血症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烧伤创面感染与细菌侵入血流只是引起败血症的重要条件,败血症的发生与否,决定因素在于机体的抵抗力。例如伤员的休克期渡过不顺利、早期创面处理不完善、焦痂溶解期创面处理有缺欠、大面积切痂或切痂面积虽小但合并有其他慢性病等,都可以降低机体抵抗力,从而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处理方法与原则:(1)正确处理创面:这是防治全身感染的关键之一。患者烧伤休克稍稳定后及早清创,外用磺胺嘧啶银抗感染,保持创面干燥,随时更换被渗出物浸湿的敷料及床垫,使用翻身床尽早帮助患者翻身。大面积烧伤早期切削痂植皮,也是预防败血症的重要措施。对于尚未切痂的烧伤部位保持干燥,经常检查有无痂下积脓,及时引流。已发生败血症时施行切痂手术要慎重,衡量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要考虑患者有无肺部感染或其他重要脏器的情况,把挽救患者生命放在第一位。必须手术的,应力求简单有效,时间要短,仅做抢救性病灶切除,然后用异体(种)皮覆盖,避免过度创伤打击机体引起抵抗力降低。广泛深度烧伤痂皮溶解发生败血症者,应尽量清洁痂皮,外用抗菌药物。(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生素是防治感染的重要武器,由于耐药菌的增加,常用的一些抗生素治疗烧伤全身感染逐渐失去应有的价值。因此用药方法上,尽量明确细菌学诊断和药敏,参照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用药要早、量要足。每种抗生素单独放在一瓶液体中,2~3种抗生素交替滴入,联合用药。使用抗生素针对性强者,常常在两天内就可见到初步效果,败血症症状控制后应及时停药。另外,在切除有细菌集落的焦痂时,败血症的发生率较高,所以手术前、手术操作过程中及术后均要静脉滴入抗生素,直到术后3~4天全身情况稳定后为止。

     作者单位:250200山东省章丘市人民医院

作者: 马守国 2005-7-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