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1期

四黄水蜜治疗输液性静脉炎20例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输液性静脉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输液引起的皮肤静脉反应,其局部症状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1]。一旦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护理人员再次静脉穿刺增加难度,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治疗措施的落实。2002年10月~2005年6月,笔者采用四黄水蜜治疗输液性静脉炎20例,取得良好......

点击显示 收起

     输液性静脉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输液引起的皮肤静脉反应,其局部症状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1]。一旦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护理人员再次静脉穿刺增加难度,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治疗措施的落实。2002年10月~2005年6月,笔者采用四黄水蜜治疗输液性静脉炎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8~82岁,平均53岁。发生静脉炎的原因:4例输注化疗药物引起,6例输注甘露醇引起,8例静脉内留置输液针引起,2例由外院带入。静脉炎部位:手背6例,手臂10例,足背2例,小腿胫前部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配制成分  黄柏、黄芩、黄连、生大黄研粉过70目筛;蜂蜜。

  1.2.2  操作方法  根据患处面积的大小,取适量四黄粉用蜂蜜调匀成糊状,湿度以敷上后无药物漏出为宜,均余涂于一块稍大于静脉炎面积的油纱布上,药厚为3mm左右,然后将涂药纱布敷贴于静脉炎患处,以大于油纱布的胶布固定,每隔24h更换。

  1.3  疗效标准  痊愈:局部红肿、疼痛及条索状红线消失,血管弹性恢复;显效:疼痛消失,红肿明显缩小,血管弹性有所恢复;无效:经上述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治疗1~3天,本组20例,痊愈18例,占90%,显效2例,占10%。总有效率100%。

  3  体会

  静脉炎的发生是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1],血管内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局部渗透压改变、血管通透性增高等一系列炎症反应。中医理论认为四黄粉中大黄、黄柏、黄芩、黄连具有清热活血,解毒燥湿泻火,消肿散结之功效。现代药理学认为:黄柏、黄芩的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2],还可以直接对抗炎症病灶内氢离子浓度升高引起的血管扩张,并能增加白细胞吞噬病原体能力,抑制细菌凝固酶的形成,有利于网状内皮细统的吞噬,以增强其抗感染能力,有利于炎症的局部消退,且神经内科高渗性脱水剂使用较多,静脉更易硬化发炎。蜂蜜有清热、解毒、润燥、止痛功效[3]。据报道[4],中药贴敷通过活血化瘀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加速,改善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药物吸收,从而达到治疗作用。此外,笔者认为四黄粉加蜂蜜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能迅速消散局部炎性渗出,消除局部水肿,解除局部血管痉挛。在临床上操作简易,药效维持时间较长,每天更换1次,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崔焱.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4.

  2  王均默.中药药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6.

  3  凌一揆,颜正华.中药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52.

  4  吴征.中药贴敷治疗肌注后硬结及静脉炎疗效的观察.护士进修杂志,1992,7(9):42.

  作者单位: 519015 广东珠海,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神经内科

  (编辑:邓  锋)

作者: 杨寿艳邓灿红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