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4期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聚乙二醇干扰素作为一种最近进入临床应用的药物,由于其独特的药动学特点在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比普通干扰素更好的疗效[1]。笔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肝亦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病例符合以下条件:(1)血清HBsAg、HBeAg持续阳性半年以上。(2)血清HBV-DNA连续2次阳性。...

点击显示 收起

  聚乙二醇干扰素作为一种最近进入临床应用的药物,由于其独特的药动学特点在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比普通干扰素更好的疗效[1]。笔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肝亦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和HBeAg均阳性),男37例,女9例,年龄18~49岁,平均31.6岁,均为本院住院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病例符合以下条件:(1)血清HBsAg、HBeAg持续阳性半年以上;(2)血清HBV-DNA连续2次阳性;(3)血清ALT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但小于10倍;(4)无HAV、HCV、HDV、HEV、HIV重叠感染;(5)不伴有失代偿性肝硬化;(6)无明显的心、脑、肾病史,无精神病和糖尿病病史,无酗酒和吸毒史;(7)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8)1年内未使用过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药。

  1.2  分组与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按病例对照原则,通过计算机随机抽样程序抽取23例进入治疗组(PEG-IFNα-2a组),23例进入对照组(IFNα-2a组)。治疗组给予PEG-IFNα-2a(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产品)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IFNα-2a(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产品)300万u,隔日1次肌注。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

  1.3  观察方法  治疗开始后第1个月每周1次,第2~6个月每月1次进行临床评估及实验室检查。检测项目用同一批号试剂。血常规采用瑞典进口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肝功能试验采用日本日立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清乙肝五项采用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酶联免疫试剂检测。血清HBV-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罗氏公司提供自动荧光PCR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4  统计学处理  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清ALT复常情况  治疗结束时血清ALT复常率,治疗组为39.1%(9/23),对照组为26.1%(6/23)。血清ALT复常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χ2值为0.890,P>0.05,差异无显著性。

  2.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清HBV-DNA阴转情况  治疗结束时血清HBV-DNA阴转率,治疗组为30.4%(7/23),对照组为21.7%(5/23)。血清HBV-DNA阴转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χ2值为0.451,P>0.05,差异无显著性。

  2.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清HBeAg/HBeAb的改变情况  治疗结束时血清HBeAg阴转率,治疗组为34.8%(8/23),对照组为21.7%(5/23)。血清HBeAg阴转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χ2值为0.965,P>0.05,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结束时HBeAg血清转换率,治疗组为26.1%(6/23),对照组为13.0%(3/23)。HBeAg血清转换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χ2值为0.553,P>0.05,差异无显著性。

  2.4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疲劳、肌痛、头痛、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降低(但停药后很快恢复到基线水平),治疗组有1例因中性粒细胞减少需要持续调整药物剂量。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相似。

  3  讨论

  PEG-IFNα-2a是将干扰素α与聚乙二醇分子连接起来构成。当干扰素分子聚乙二醇化以后,聚乙二醇分子就在干扰素分子外面形成一个分子屏障,降低其免疫原性,保护其免受酶的分解。药代动力学研究证实在给药后,聚乙二醇干扰素吸收速度较普通干扰素慢,但3~4h后,也能达到有效抑制肝炎病毒的血浓度。聚乙二醇干扰素吸收入血后,代谢速度缓慢,半衰期为40~100h,而普通干扰素仅为4h左右。在用药168h后,聚乙二醇干扰素仍能维持较高的血浓度,因此可以每周1次给药。

    本研究表明,PEG-IFNα-2a在血清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方面均明显高于IFNα-2a(尽管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而安全性、耐受性二者相同。PEG-IFNα-2a疗效优于IFNα-2a的原因,是因为二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不同。普通干扰素一般为隔日1次给药,给药后血药浓度迅速达高峰,用药后24h和给药的间歇日,血药浓度降至很低,病毒重新开始复制,这就是普通干扰素的“峰-谷”效应。聚乙二醇干扰素每周虽然只给药1次,但在给药后的1周内,血中可维持恒定的干扰素浓度。因此对病毒的抑制作用也是持续性的,而非间歇性的,不存在普通干扰素的“峰-谷”效应,这是聚乙二醇干扰素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的主要原因[3]。

  本研究提示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明显优于IFNα-2a,可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由于本研究观察期短,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肝的长期疗效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PEG-IFNα-2a以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便利的每周1次给药方式,可使患者具有更好的依从性。总之,本研究初步显示了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肝的良好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新宇,尹有宽,张继明.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新进展.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116-118.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3  马慧,王豪. 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研究进展.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1:78.

  作者单位: 163461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第二医院综合科

   (编辑:石  岚)

作者: 梁晶, 徐春雨, 齐树辉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