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4期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国人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自2004年2月~2006年1月,用吉非替尼250mg,每日口服,治疗失去手术机会及放疗、化疗无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结果52例患者均可评价,获得CR6例(11.54%),PR8例(15.38%),有效患者共14例(26.92%),SD26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国人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自2004年2月~2006年1月,用吉非替尼250mg,每日口服,治疗失去手术机会及放疗、化疗无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结果  52例患者均可评价,获得CR 6例(11.54%),PR 8例(15.38%),有效患者共14例(26.92%),SD 26例(50%),其中持续时间≥24周者20例,临床获益率67.75%[(6+8+20)/52],PD 12例(23.08%)。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依次为:皮疹24例(46.15%),恶心10例(19.23%),腹泻10例(19.23%),皮肤干燥6例(11.51%),实验室指标未发现异常。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国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毒副反应小、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困难、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手术机会少、对放、化疗相对不敏感、治疗效果欠佳。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有活性和选择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1],对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自2004年2月~2006年1月,应用吉非替尼治疗失去手术机会,对放、化疗无效的国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组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卡氏评分(KPS)≥60分。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30~82岁,中位年龄50岁。病理类型:腺癌36例,鳞癌1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腺鳞癌3例。按国际抗癌联盟肺癌分期标准ⅢB期28例、Ⅳ期24例。均为复治病例、均有可测量病灶、服药持续时间3~10个月,中位服药持续时间7个月。

  1.2  治疗方法  吉非替尼250mg,每日清晨口服,连服28天后进行评价,如患者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可连续服用。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超声波,每两个月进行CT或MRI检查。用药前后做详细的体格检查并了解健康状况(KPS)、疼痛评分,体重变化。

  1.4  疗效评价  据WHO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以CR+PR为有效(RR)、RR+SD持续时间≥24周的为临床获益者,对于CR、PR的患者于4周后进行疗效确认。

  1.5  生存质量评价  参照临床受益反应进行评价,包括3个指标、健康状况(KPS法)、疼痛(VAS法)及体重,体力状况改善≥7%,以上一项指标好转,一项稳定,或两项指标都好转为有反应(持续4周以上)、两项指标都无变化为稳定;任何一项指标恶化为无反应。镇痛药用量,体力状况均稳定,非体液潴留的体重增加≥7%(持续4周以上)为有反应,体重稳定或下降为无反应。

  1.6  毒副反应评价  毒副反应按照WHO统一标准评价,分为0~Ⅳ度。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评价  全组52例中获得CR 6例(11.54%),PR 8例(15.38%),有效患者(RR)14例(26.92%),SD 26例(50%),临床获益率67.75%,PD 12例(23.08%)。

  2.2  生存质量评价  可评价疗效患者52例 ,临床获益率64%,其中,三项指标均有改善者8例,两项指标有改善者12例,一项指标改善者18例。

  2.3  毒副反应评价  全组52例患者中,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依次为:皮疹24例   (46.15%),恶心10例(19.23%),腹泻10例(19.23%),皮肤干燥6例(11.51%)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治愈率一直较低,仅为15%,主要原因为确诊时大多已为晚期,Ⅲ~Ⅳ期患者占所有肺癌患者的60%~70%,而目前晚期治疗的唯一手段的化疗还不能有效的治愈这些晚期患者。对于Ⅲb期和Ⅳ期患者最好的化疗方案总有效率40%~50%,但完全缓解率5%左右,对于这类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疗目的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当前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化疗药物主要是细胞毒类药物,对肿瘤细胞杀伤缺乏选择性,副作用较大。

  选择性靶向药物治疗肿瘤能克服常规治疗弱点,明显增强抗肿瘤活性,减少正常组织活性,在很多人类肿瘤中都存在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过度表达,已知大部分NScLC均表达EGFR,其中鳞癌表达85%,腺癌表达65%,而小细胞表达较少,有研究表明,EGFR酪氨酸激酶家族起到把细胞外信号传导到细胞内的作用,增加了肿瘤细胞增殖,阻止凋亡,增加了其活性、粘附性、侵袭性,因此EGFR是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比较理想新靶点,针对EGFR和它的信号传导的靶向治疗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DNA损伤修复。

  本组应用吉非替尼治疗NScLC52例,有效率26.92%、临床获益率65.75%、观察表明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肺内弥漫性病变及胸腔积液疗效突出,起效最短为2天,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并且有止痛效果。结果看该药可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转移可稳定病情,但对肝转移疗效差。

  吉非替尼毒副作用轻,耐受性好,最常见皮肤红疹、恶心、腹泻、乏力、皮肤干燥均易处理。

  综上所述,吉非替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NScLC的靶向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特别是晚期NScLC失去手术机会和放、化疗无效的患者,吉非替尼的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菊,朱孝峰,刘宗潮.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3,3(30):199-201.

   作者单位: 163316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人民医院十三病区

    (编辑:齐  永)

作者: 赵元鹏,刘文杰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