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7期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38例报告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2005年7月~2006年5月,共开展电视胸腔镜(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手术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气胸均为单侧发病,发生在左侧18例,右侧20例。其中反复发作气胸2次以上者29例,3次发病9例。胸腔闭式引流1周者8例,合并慢性肺气肿7例。...

点击显示 收起

  2005年7月~2006年5月,共开展电视胸腔镜(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手术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男28例,女10例;年龄14~69岁,平均36岁。气胸均为单侧发病,发生在左侧18例,右侧20例。其中反复发作气胸2次以上者29例,3次发病9例。胸腔闭式引流1周者8例,合并慢性肺气肿7例。全组均为肺大疱破裂所致。大疱多位于上肺尖后段,叶间裂及下叶背段等处,大小不等。小切口辅助开胸(VAMT)2例。

  1.2  手术方法  全麻气管内置双腔管,健侧单肺通气,健侧卧位。于患侧腋中线7~8肋间做小切口(1~1.5cm),置入胸腔镜探查。根据初步探查选择另两个操作孔,一般于腋前线4~5肋间、腋后线5~6肋间分别做小切口,构成三角形操作通道。先松解粘连,仔细探查,根据探查的结果,做相应的处理,一般小的肺大疱,可电凝电灼烧除,孤立的肺大疱,基底直径小于2cm可用丝线套扎或行Endo-GIA切除,基底较宽,直径大于5cm,Endo-GIA不能一次切除完成,残留部分用7号丝线套扎或缝扎,巨大的肺大疱直径大于10cm或弥漫性肺大疱则采用胸壁小切口(5~8cm)辅助下切除肺大疱(VAMT)。本组病例全部行胸膜固定术。其中胸膜摩擦法12例,无菌滑石粉26例。术中常规膨胀肺行水泡试验,检查切除是否完整及漏气,有无出血。术毕于胸腔镜操作孔放置胸腔引流管。

  2  结果

  全部病例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术后感染、出血、漏气等并发症,15例病人胸膜粘连术后发热,3例胸腔渗液增多而延迟拔管,手术时间32~112min,平均56min,术中出血50~170ml,胸引流管放置24~96h,平均48h,术后住院4~8天,平均6天。术后X线均恢复正常,随诊至今无1例复发。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多由于肺大疱所致,保守治疗如胸腔穿刺排气及胸腔闭式引流的复发率高,文献[1]报道复发率40%左右。传统开胸术后复发5%左右,但传统开胸手术的创伤大、出血较多,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慢,住院时间长,遗留瘢痕较大。而VATS可达到常规开胸手术同样的视觉效果,切口小,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文献[2]报道行VATS手术治疗肺大疱,术后复发率仅为1%~3%,故VATS目前被认为是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治疗。VATS治疗肺大疱,体会是术中探查十分重要,按一定顺序寻找病灶,特别是肺萎陷状态时。术中未发现肺大疱病例,可行注水试验明确。可采用Endo-GIA切除肺大疱,基底部要彻底,适当切除少量正常肺组织。若基底宽于切除范围,对残留部分用钛夹、丝线套扎、缝扎。对于巨大、弥漫性肺大疱则辅以小切口(VAMT)。若为孤立的肺大疱,无肺部慢性疾病,尤其青少年,术中切除彻底,可不必施行胸膜固定术。而弥漫性或肺大疱无法切除干净以及术中未发现明确病灶,应行胸膜固定术,以防复发。

  【参考文献】

  1  梁正,李小律,刘丹丹,等.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8,14(4):201-202.

   2  赵凤端.美国胸外科学会第80届年会简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0,16(3):191-192.

  作者单位:1 053000 河北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胸心外科

  2 053000 河北衡水,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

    (编辑:邓  锋)

作者: 李书清,杜丽欣,卢温民,郭占领,陈登峰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