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7期

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评价。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40例加用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治疗组40例加用通心络3粒/次,3次/d,疗程4周,停用降脂及抗凝药物。结果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下降率、心绞痛发作的减少......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评价。方法  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40例加用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治疗组40例加用通心络3粒/次,3次/d,疗程4周,停用降脂及抗凝药物。结果  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下降率、心绞痛发作的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药物加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治疗是有促进作用的,它可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减少心绞痛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冠心病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Tongxinluo capsule

     JU Cui-ping,YU Zhi-gang,ZHANG Dai-min.Minghang Qibao Hospital,Shanghai 2011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ongxinluo capsule in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due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lipemia.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angina due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lipem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40 cases) treated with Danshen,which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the treatment group(40 cases) treated with Tongxinluo capsules three times a day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edicine. Symptom of angina,electrocardiogram and blood-lipid were evaluated after 4weeks.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relieving angina,improving electrocardiogram and blood-lipid (P<0.05). Conclusion  Tongxinluo capsule has significant effect in treating angina due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mproving blood-lipid. It is suitable for the patients to take for long time.

     【Key words】  Tongxinluo capsule;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病情极不稳定,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之城市人口老年化趋势,近年来对老年冠心病的防治都予以高度重视,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通心络胶囊系根据中医络病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它具有通络活血、解痉止痛及益气养阴之功效。本文对40例冠心病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后血液流变学影响及其疗效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按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为标准,随机双盲法选择80例,均为本院2004~2005年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71.45±10.56岁。其中通心络组40例,男32例,女8例;对照组(复方丹参片)40例,男30例,女10例。80例均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中伴高血压30例,糖尿病12例,脑梗死8例,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3例。两组年龄、性别及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等无明显差异。

     1.2  治疗方法  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服用通心络胶囊(由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每粒0.38g,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为 4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活血化瘀药物、降血脂及抗凝等药物。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定时观察下列指标:(1)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间隔时间;(2)心电图ST-T改变;(3)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血脂、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值、全血低切值、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4)观察重点为发生心脏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AMI)、猝死;(5)药物副作用观察。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不再发作或每周<2次,体力活动耐量增加,心电图原有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恢复正常,或ST-T有明显改善。有效:心绞痛次数减少50%以上,ST段压低较前改善。无效:心绞痛发作程度、次数、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均无改善或发生AMI、猝死。

     1.5  检测方法  标本采集均在清晨空腹抽血,血液流变学采用血流变仪R80为检测仪器。

     1.6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或配对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级分类资料用秩和检验,临床疗效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通心络组治疗血液流变学与对照组疗效相比  治疗组:显效率57.5%,总有效率92.5%,无效率7.5%。对照组:显效率30.0%,总有效率57.5%,无效率42.5%。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表1  通心络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2.2  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对比  以用药前后各相应指标进行两组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特性分析,治疗组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值、全血低切值、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效果明显改善,通心络组治疗前后对比及通心络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经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见表2)。 表2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个别病人用药后出现胃部不适,改为饭后服用,症状消失;两组用药前后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

  3  讨论

  通心络胶囊主要由人参、水蛭、土鳖虫、全蝎、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组成。方中人参具有补益心气作用;水蛭、土鳖虫、赤芍可以活血通络,降脂抗凝,促进血流;全蝎、蝉蜕、蜈蚣可以搜风入络,解除痉挛,改善血管硬化;冰片芳香通窍,益气通络,解痉止痛。诸药联合,可以标本兼治。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只能解决络脉瘀阻问题,通心络胶囊五虫并用,强大的通络作用不仅能解决胳脉瘀阻引起的血液粘稠凝聚,动脉硬化阻塞,其更独特的作用在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内膜增生,降脂、抗凝、增加纤溶活性,有效降低血液粘度,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延长凝血时间。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均证实通心络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能,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并可改善左室功能,使心脏的泵功能加强而引起显著的抗心绞痛治疗作用[1~5 ]。本研究提示,治疗组心绞痛发病明显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冠心病患者常伴有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可使外周阻力增加,血液缓慢,心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肌缺血、缺氧;血小板聚集性增高也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进展、斑块表面的破裂与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通心络选用多种自然干燥的原虫入药,具有降低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延长凝血时间可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1,6,7]。

  本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40例冠心病患者结果显示,经治疗 4周证实通心络组对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值、全血低切值、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有显著意义,明显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

  本研究提示,冠心病患者通心络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及电解质、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副作用,提示通心络胶囊是安全的药物。

  通过研究,中药通心络胶囊可以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缓解心绞痛发作,无明显副作用,适合老年冠心病患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以岭. 络病学.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77-280.

     2  叶向,李泉源. 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症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9,9(1):36-38.

     3  吴以岭. 中医络病学说与心脑血管病-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实验与临床研究.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2-43.

     4  葛华,王建明.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血小板及血流变学影响. 中国新药杂志,1998,7:12-13.

     5  肖文良,戴华,姜志安. 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268-270.

     6  吕春英.关于水蛭的毒性与用量. 中医杂志,1997,38(10):636-637.

     7  王茜,张运,张薇. 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状况的关系研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14(10):719-721.

     作者单位:1 201101 上海,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医院

     2 200090 上海,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

     3 215006 江苏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黄  杰)

作者: 琚翠萍,俞志刚,张代民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