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1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164例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梅尼埃病是一种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耳迷路水肿,平衡失调所致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1995年1月~2005年1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164例,收效明显。2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西药:凡住院患者均给以(1)5%GNS250ml,加入维脑路通04g,维生素C2g,维生素B602g,静脉滴注,每日1次。...

点击显示 收起

    梅尼埃病是一种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耳迷路水肿,平衡失调所致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1995年1月~2005年1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164例,收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164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符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西医内科学基础》的梅尼埃病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52例,女112例;年龄26~60岁,平均38±5岁;病程3~40个月,平均10±2个月。临床表现以典型的三联症状为特征:(1)眩晕:常为自身或周围景物的旋转感、浮动感、摇晃感,头位改变可加重症状;(2)进行性、感应性听力减退,随眩晕的发作而加重或减轻。(3)高调性耳鸣,常与听力减退同时发生,随病症的波动而加重或减轻。其他可伴有恶心、呕吐、冷汗、心悸或自发性眼球震颤等症状。

    2  治疗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西药:凡住院患者均给以(1)5%GNS 250ml,加入维脑路通04g,维生素C 2g,维生素B6 02g,静脉滴注,每日1次。(2)5%GS 250ml,加入香丹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3)10%GS 150ml,加入利多卡因6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4)安定10mg,肌肉注射立即。中药采用自拟定晕汤口服。方药组成:天麻30g,黄菊花15g,钩藤15g,黄芩12g,山栀12g,竹茹12g,半夏12g,泽泻25g,丹参60g,川芎15g,代赭石50g,生姜10g,甘草10g。每天1剂煎汤300ml,100ml,每日3次口服。3天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1)疗效标准:痊愈: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出汗、头胀、头痛等症状消失,听力完全恢复如前,停药后无复发;好转:眩晕、耳鸣、听力明显好转,无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无效: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体征虽稍有缓解,但仍有眩晕、恶心、耳鸣不休。(2)治疗结果:痊愈154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100%。其中第1个疗程治愈132例;第2个疗程治愈22例,平均11个疗程。

    4  体会

    梅尼埃病,西医认为由于外应激源的刺激,内因自身体质低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迷路动脉痉挛,使内淋巴积液过多或自吸收障碍,导致迷路管水肿,淋巴系统压力高于正常,发生本病。于是治疗主要以镇静剂解除焦虑,扩张血管改善内耳血供,减轻水肿,以及糖皮质激素抗炎缓解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眩晕”范畴,其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风、火、痰、湿、瘀”挟杂致发为本病。本方以天麻、钩藤、黄菊花平肝息风;黄芩、山栀清心泻火,消炎解毒;半夏、白术、泽泻、竹茹燥湿化痰,利水,加速水肿吸收;丹参、川芎活血养血,解除血管神经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组织水肿。生姜、代赭石、甘草和胃降逆止呕,调和百药。而利多卡因静脉滴注,可以稳定细胞膜,阻止钾离子外逸和钙离子内流所致的水肿及组织缺氧,解除血管的痉挛,改善前庭和内耳的微循环,降低内耳淋巴系统压力,迅速消除眩晕症状。诸药同用,中西医结合,各取所长,标本同治本病,具有疗程短、疗效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殷凤礼西医内科学基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16

   作者单位:215109 江苏苏州,苏州市西山人民医院工农桥社区卫生服务站

  (编辑:齐  永)

作者: 朱伟良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