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2期

红细胞悬液临床应用386例报告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近年来,我科积极开展成分输血,使红细胞悬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作为补充患者的血红蛋白及血容量,疗效显著,我们观察了386例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红细胞悬液的制备为血站成分输血科制备,输血用枸橼酸钠注射液28ml,采全血200ml,采血当日将细胞保存液加入浓缩红细胞内,形成红细......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我科积极开展成分输血,使红细胞悬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作为补充患者的血红蛋白及血容量,疗效显著,我们观察了386例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为血站成分输血科制备,输血用枸橼酸钠注射液28ml,采全血200ml,采血当日将细胞保存液加入浓缩红细胞内,形成红细胞悬液,即为1u红细胞悬液,2~6℃冰箱保存,期限为35天。

    1.2  临床资料

    1.2.1  输入情况  本组386例患者输用了红细胞悬液788u,每单位以200ml计算,总量为157.600ml。其中A型283u,B型238u,O型235u,AB型42u。病科有血液病,贫血,上消化道出血、肿瘤、外伤、普外、脑外及妇产科手术等。

    1.2.2  临床疗效  我们观察了本组血液科44例严重贫血的患者,最少输400ml为21人次,输800ml为14人次,累计输血量最多为2000ml。对他们输血前及输血后24h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血细胞比积(HCt)分别作了比较,每输入2u分别提高了9.8g/L,3.7×1012/L和2.9%,见表1。表1  44例贫血病人输入RBC疗效

    1.2.3  输血反应  本文分别观察了临床输用红细胞及全血者各300人次;输血反应比较,见表2。 表2  输RBC和全血的输血反应对照表

    2  讨论

    (1)成分输血是代表现代输血学的一项新技术,也同样反映了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国际上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我院目前成分输血已达90%。单独输注红细胞悬液治疗疾病,临床上应用趋于广泛,而且充分显示了成分输血的优越性[1],它具有和全血同样的携氧能力,而容量只有全血的一半,输血后24h体内存活率和全血大致一样。从全血移除了血浆,同时减少了电解质、枸橼酸钠和酸,使得红细胞用于患有心、肾、肝病患者比全血更安全。笔者观察了本组44例严重贫血患者,他们在输注了红细胞悬液24h后,在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血细胞比积(HCt)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临床症状改善。

    (2)关于输红细胞悬液的适应证,已有许多文献论述[2,3],凡血容量正常的贫血,药物无效而需要输血者,原则上都应输红细胞悬液,对于老年人、儿童、心功能不全病人输血特别要用红细胞,因为这些病人输血后可能引起循环超负荷而发生心力衰竭。

    (3)比起全血来,红细胞输血较少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我们对本组300人次输RBC与全血人相比较,他们分别输注200ml红细胞和200ml全血后的输血反应,本组反应率为2.2%,对照组为3.3%,二者差异有显著性,输注红细胞可以减少由于血浆内的蛋白、抗原或抗体所引起的发热或过敏反应,但它和全血一样有白膜,文献多认为,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机制和供血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和微聚体有关,它们致敏病人,产生白细胞和血小板抗体,本组386例不同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200~2000ml不等,无一例严重反应和出血。

    (4)关于红细胞用量,应该因人而异,根据患者输血前后的血红蛋白量(Hb)和血细胞比积(HCt)以后的临床情况来决定输注量,输红细胞悬液使用方便,因其中含有25%~35%残余血浆及抗凝剂,故不需加入添加剂而直接输注。还应注意:①输用前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要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若已出现滴速不畅, 则可将少量的生理盐水通过双头输血器的Y型管移入袋内加以稀释并混匀。②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输用。

    【参考文献】

    1  汤浅晋治.成分输血.日本医学杂志,1984,72(8):249.

    2  肖星甫.成分输血:红细胞制品.中国输血杂志,1988,(3):140.

    3  大谷王艮.赤血球输血.日本医学杂志,1980,88:295.

   作者单位:130021 吉林长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输血科

  (编辑:若  木)

作者: 孙欣,邓继业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