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8期

有关防范血液安全隐患问题的建议与举措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血液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对血液质量管理日趋严格,血站系统已普遍运用ISO9001、2000和GMP等管理体系,使输血质量管理标准化、过程化、文件化。但采供血流程仍存在薄弱环节,给血液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隐患,本文就此抓关键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和防范措施,力求将输血风险......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血液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对血液质量管理日趋严格,血站系统已普遍运用ISO9001、2000和GMP等管理体系,使输血质量管理标准化、过程化、文件化。但采供血流程仍存在薄弱环节,给血液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隐患,本文就此抓关键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和防范措施,力求将输血风险最小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和保证输血安全。

【关键词】  血液质量 安全隐患 防范 措施

    血液质量是血站系统的生命,是输血事业永恒的主题。广义上的质量除产品质量外还应包含过程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然而,输血是一项包括产品质量及供、受血者安全与服务的复杂过程,它涉及从献血者血管到受血者血管的所有环节,其中任何一环节发生质量差错都将对病人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因此,必须将输血风险最小化,主动防范和加强预防措施来全面提高质量意识。

    1  血液来源

    血液制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医疗用品,在其替代品尚未出现之前,血液唯一的来源是健康人体,健康的献血者是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的首要环节。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便推出了完全自愿性无偿献血的政策,中国在促进无偿献血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从1998~2005年,我国完全自愿性无偿献血者的比例已从22%上升到94.5%。虽然完全自愿性无偿献血者通常不会隐瞒自己的病情和病史,有利于保障血液供应的安全,但实际工作中也不免出现一些漏洞,如冒名顶替、献血间隔时间不够或体检不合格者再次献血等,给输血安全带来隐患。据此情况,我中心在规范化献血者登记查询网络系统应用的基础上,从2005年5月1日起在全省正式启用献血者指纹识别系统,海南省血液中心及下属的三亚、儋州、琼海三个分中心共增设了7台指纹录入仪,献血者在献血前除填写无偿献血征询表外,必须把自己的指纹录入电脑才可献血。计算机指纹识别系统将遏制不符合献血要求者无偿献血,杜绝血液质量隐患,为确保血液安全提供了科学保障。

    2  血液制品

    有文献报道,献血者中有15%的HCV可能处于窗口期而不易被发现[1],这是因为在病毒感染的初期,人体尚未产生相应抗体或相应抗体水平甚低(窗口期感染),以及受实验方法、试剂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限制,人为差错等方面的影响,使一些低水平的肝炎、HIV携带者或抗体效价低于检测阈值的早期传染病献血者的血液难以检出。目前,世界上任何先进的检测设备和试剂,都不可能完全避免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此外,还有一些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毒和微生物,是我们现在尚无检测方法或根本还没有认知的。因此,那种认为只要对血液进行严格筛检就可保证血液安全的观点是片面的。面对上述存在的血液安全隐患问题,该如何在有限的范围内将输血传染疾病的风险降至最低?在血液制备过程中有效开展白细胞滤除、血浆病毒灭活、射线辐照,是切断病毒及微生物经血液传播的重要举措。

    2.1  白细胞滤除  现代输血学研究表明,输血不良反应中有90%以上是与输入异体血液的白细胞相关。白细胞导致的输血反应主要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HLA同种免疫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等[2],同时,白细胞还是巨细胞病毒(MCV)、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Ⅰ/Ⅱ)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嗜白细胞病毒的载体,因此,血液中非治疗性成分—白细胞就成为一种 “污染物质”,我们在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前将白细胞滤除,将减少病毒经血液传播的机会,使患者避免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对输血安全及临床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去除白细胞的方法主要有:离心法、洗涤法、沉降法、冷冻融解法、筛滤法等。其中,过滤法是迄今为止最有效、最常用的白细胞滤除法[3~6]。白细胞滤除的最佳时机是在采血后、保存前,能有效地防止白细胞溶解后释放氧自由基和各种细胞因子,减少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损伤[7]。据文献报道,同种异体白细胞抗原免疫反应发生率约为39%, 诱发HLA同种免疫反应的白细胞阈值为5×106/u,一般认为一次输入血液或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少于5×108 ,即去除90%的白细胞,就能有效地防止免疫反应的发生[8~10]。此外,去除白细胞后保存的血液制剂炎性因子等产物明显降低,有利于血液及血液成分更好的保存。

    2.2  病毒灭活  血浆病毒灭活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亚甲蓝+可见光照射(MB-P)破坏病毒核酸及病毒包膜法,达到了国际公认的血浆病毒灭活有效性指标,进行了病毒灭活的血浆总蛋白回收率平均达90%,各项凝血因子活性保有率均>70%,其中凝血因子Ⅷ平均保有率>70%。既保证了血浆蛋白的免疫原性,又减少了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降低了输血风险。

    2.3  射线辐照  预防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最有效地方法是血液辐照。γ射线辐照能有效地灭活血液中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实验证明,白细胞滤除与γ射线辐照联合应用是预防TA-GVHD最有效、可靠的方法。

    美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早在10年前就已应用白细胞滤除技术,目前已有95%以上的血液及血液制品进行滤白和辐照处理;病毒灭活血浆在欧共体国家也已广泛得到应用[11]。

    3  临床用血

    输血实际上是一个组织移植过程,同种异体移植会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是保障血液安全的又一重要环节。现代输血管理模式已由传统的业务单一的血库,转变为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多项诊疗业务的专业科室。

    成分输血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已作为衡量医疗技术水平和现代输血医学的标志之一。成分血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经提纯得到的高纯度、高效价、容量小的血液制品,由于全血成分复杂,目前尚不能既对全血做病毒灭活处理又保持其中各有效成分的功能,但对某些成分制品则完全能够进行病毒灭活处理。采用成分输血,可避免输入不必要的血液成分所致的输血反应,减少了感染病毒的机会,既节省了宝贵的血液又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血液保护”的概念,指出只要患者心、肺功能能够承受心输出量和组织灌注,那么采用自体输血来取代同种异体输血是理想的临床用血策略。自身输血有三种方式:稀释式自身输血、存储式自身输血、回收式自身输血。自体输血不需检验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并且,未经冷藏的血液细胞的活力较强,避免了异体输血的免疫反应和传播疾病的危险,又解决了特殊血型及血源短缺的血供问题,是最合理、科学、经济、安全的输血方法,在临床输血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加强临床用血同血站备血之间的信息互通:质量管理体系是指把影响质量的技术、管理、人员、资源等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相互配合而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在保证血液质量的同时也要向临床用血管理方面延伸,否则从血管到血管的这一采供血过程将得不到全程监控,临床和血站的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缺乏互动沟通,血液质量信息得不到有效反馈,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增加了临床输血风险。血液质量的要求不仅局限于血站工作的范围内,还应配合医院输血科建立相应的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如输血科要收集临床提供的输血反应回报单,按月统报医务科及当地血站,及时反映血液质量状况,对出现严重输血反应的,应马上协助调查,是否由于特殊血型及抗体或其他输血并发症等原因所引起。医院与血站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和谐、互动、双赢关系,是现代输血医学的需求,有助于持续改进血液制品质量,为输血医学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 蓝海丽.重视临床危险因素确保输血安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增刊):24.

2 Legler TJ, Fishei I, Dittmann J, et al. Ann Hematol, 1997,74: 185.

3 Masse M.Uniersal leukoreduction fo cellular and plasma components:processcontrol and performance of fheleukoreduction process.Transfus Clin Boil,2001,8(3):297-302.

4 成晓玲,赵树铭.白细胞滤器过滤晶体盐红细胞悬液进行血液质量与临床效果评估.第三军医大学报,2001,23(12):1482-1484.

5 Vo TD,Cowles J,Heal JM,et al.Platelet washing to prevent recurrent febrile reactions to leucocyte-reduced transfusions.Transfus Med,2001,11(1):45-47.

6 Yaprak I,Yercen N,et al.Acomparison of different filters for white cell reduction.Turk,2002,16(4):325.

7 Heddle NM,Blajchman MA, MeyerRM, et al. Transfusion, 2002,42(5):556.

8 Foster CB,Chanock SJ.Immune effects of blood transfusion.Curr Opin-ion of Hematol,1999,6(6):442.

9 Blajchman MA. Transfusion-associated immunomodulation and univer-sal whitecell reduction:are we 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Trans-fusion,1999,39(7):665.

10 刘景汉,欧阳锡林.去白细胞输血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输血杂志,2001,14(4):252-254.


作者单位:570311 海南海口,海南省血液中心

作者: 屈璐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