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1期

特殊烧伤(二氯甲烷)治疗1例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烧伤患者,男,22岁。工作时被热二氯甲烷(温度约80℃)泄露喷溅于双眼、右上肢等部位,伤后2h用水冲洗创面,并在附近诊所输液(药名不详),因患者呼吸困难,伤后10h收入本院。查体:患者睑结膜充血水肿,睁眼困难,咽腔充血,声音嘶哑,自感胸闷,有轻度三凹症,双肺可闻及干性啰音,烧伤创面主要分布于......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烧伤


    患者,男,22岁。工作时被热二氯甲烷(温度约80℃)泄露喷溅于双眼、右上肢等部位,伤后2h用水冲洗创面,并在附近诊所输液(药名不详),因患者呼吸困难,伤后10h收入本院。查体:患者睑结膜充血水肿,睁眼困难,咽腔充血,声音嘶哑,自感胸闷,有轻度“三凹症”,双肺可闻及干性啰音,烧伤创面主要分布于右上肢及背部。白细胞计数(WBC)18.6×109/L,红细胞计数(RBC)6.86×1012/L,中性粒细胞(GR)0.95,淋巴细胞0.05,血钾4.01mmol/L,血钠145mmol/L,血氯113mmol/L,血钙2.3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34mmol/L,血尿素氮(BUN)6.40mmol/L。血气分析:pH7.43,氧分压80mmHg(1mmHg=0.133kPa),二氧化碳分压34mmHg,剩余碱-4mmol/L。胸部X线片显示:右肺肺炎。诊断:(1)二氯甲烷烧伤,其中Ⅰ度6%、浅Ⅱ度3%TBSA;(2)双眼烧伤;(3)轻度吸入性损伤合并肺炎。

    入院后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1次/d,持续5天;静脉滴注能量合剂及头孢哌酮/舒巴坦2.0g,2次/d;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滴眼,4~6次/d,红霉素眼膏涂眼1次/d,3天内给予持续吸氧,流量为4L/min;创面清创后外用磺胺嘧啶银锌膏包扎,隔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伤后第2天,患者背部、右上臂创面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证实为深Ⅱ度创面,面积为8%,浅Ⅱ度1%TBSA。声音嘶哑加重,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创面肿胀较甚且渗出多。伤后第5天,病情明显好转,偶见稀薄痰液,双眼视物较以前清晰,水肿逐渐消退,巩膜充血减轻,创面渗出减少。WBC 12.1×109/L,血小板计数210×109/L,RBC 5.56×1012/L,GR 0.76,血钾4.55mmol/L,血钠138mmol/L,血氯108mmol/L,BUN 3.75mmol/L。伤后第10天,双肺听诊无湿性啰音,偶可闻及干啰音,睑结膜充血消失,视物清晰。伤后28天患者痊愈出院。

    讨论:二氯甲烷为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属低毒类,其蒸汽麻醉性强,大量吸入会引起急性中毒,出现鼻腔疼痛、头痛、呕吐等症状。其与皮肤接触时易引起皮炎和烧伤,由于沸点(39.75℃)低,蒸汽比空气重,遇明火或与灼热物体接触时生成剧毒光气,吸入浓度为90.5g/m3达40min便可致死[1]。本病例入院后第2天创面由Ⅰ度演变为深Ⅱ度,说明二氯甲烷液体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如伤后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创面有助于减轻伤情。

    目前尚无二氯甲烷的有效解毒剂。因此,接诊此类患者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观察致伤物性质,有条件时尽快现场采样进行分析;严密观察吸入性损伤及中毒情况,必要时行预防性气管切开,以免酿成不良后果。从患者吸入性损伤情况看,二氯甲烷的挥发性对呼吸道刺激较强,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程能林.溶剂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95-197.


作者单位:450004 河南郑州,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张志民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