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9年第9卷第1期

方克(替加氟水针剂)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方克(替加氟水针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随着介入治疗学的发展及肿瘤患者的日益增多,肿瘤的介入治疗成为了介入治疗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肿瘤的介入治疗中,化疗药物又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的化疗方案均以联合化疗为主,在诸多化疗药物中,氟尿嘧啶(5-Fu)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5-Fu应用......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方克(替加氟水针剂)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随着介入治疗学的发展及肿瘤患者的日益增多,肿瘤的介入治疗成为了介入治疗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肿瘤的介入治疗中,化疗药物又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的化疗方案均以联合化疗为主,在诸多化疗药物中,氟尿嘧啶(5-Fu)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5-Fu应用于肿瘤治疗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替加氟(别名喃氟啶、呋氟尿嘧啶、四氢呋喃氟尿嘧啶、FT-207等)作为第二代5-Fu的前体药物和(或)衍生物,临床应用价值已逐渐受到青睐[1]。其水针剂(方克)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1  历史回顾

  自从1957年由Heidel Berger推出氟尿嘧啶以来,因其价格便宜,疗效显著,因此,在近50年的时间里,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替加氟由前苏联有机合成研究所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并在世界上多个国家上市销售,近年来美国ASCO年会一直都有临床应用的相关报告。其原料、片剂和注射液已被《中国药典》2000版收载。作为第二代5-Fu的前体药物和(或)衍生物,替加氟以更好的疗效以及更少的副作用,越来越得到中国医生的认同,使之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治疗,并逐渐取代5-Fu,成为该类药物的首选。

  2  药理作用

  作为第二代5-Fu的前体药物和(或)衍生物,替加氟的作用机制与5-Fu相同。在体内经肝脏活化与胸苷酸合成酶结合并且抑制其作用,阻断脱氧嘧啶核苷酸转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从而周期特异性的干扰、阻断DNA、RNA及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肿瘤作用,是非单纯作用于S期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其抗癌机制为:高浓度时使RNA的机能障碍,低浓度时使DNA的合成抑制[2]。动物实验表明,其毒性只有5-Fu的1/7~1/4,化疗疗效为5-Fu的2倍[3]。

  3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吸收良好,给药2h可达最高活性,持续时间可达12~20h,血中半衰期为5h;静脉注射后可均匀地分布于肝、肾、小肠、脾和脑,以肝、肾中浓度最高。且可通过血脑屏障,主要由尿和呼吸道排出,给药24h内尿中以原形排出23%,由呼吸道以CO2形式排出55%。本品在体内代谢缓慢,逐渐释放5-Fu,因此,方克不需要持续静脉滴注。方克在肿瘤组织和转移的淋巴结中具有高度选择性,浓度亦高于5-Fu[4]。与5-Fu连续输注5天比较,输注方克5天后在转移的淋巴结中浓度更高,作用更持久[5]。

  4  适用证

  方克的抗癌谱与5-Fu相同,是常用抗肿瘤药物,可用于原发肿瘤病灶不可切除或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病例;也可用于外科手术前行介入化疗控制病变或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化疗。对消化系统肿瘤(肝癌、胰腺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较好,也可用于头颈部鳞癌、肺癌乳腺癌、绒毛膜上皮癌、膀胱癌及卵巢癌的联合化疗[6]。

  5  临床应用

  作为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替加氟的抗肿瘤谱较广,其抗肿瘤疗效以消化系统肿瘤较好,但其他系统的肿瘤也有部分作用。

    5.1  单独应用  对原发肿瘤病灶已切除的患者,术后可采取单独使用一种化疗药物的治疗方案。吴进等通过对86例贲门术后坚持单独使用替加氟进行化疗的患者远期疗效的观察,发现,其1年存活率达82.56%(71/86),3年存活率48.83%(42/86),5年存活率26.74%(23/86),10年存活率4.65%(4/86)。 而单纯手术组1年存活率75%(72/96),3年存活率37.5%(36/96),5年存活率18.75%(18/96),10年存活率为0。两组0~10年存活率相比差异显著[7]。刘青林[8]对结肠癌术后单用替加氟化疗的患者的研究也发现5年治愈率高达83.3%,较以往报道的5年治愈率55%为高。

    5.2  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  对于失去手术机会、不可切除原发肿瘤病灶、外科手术前行介入化疗控制病变以及手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病例采取联合化疗为主[9]。近年来,研究新联合化疗方案已成热点。联合用药的趋势是氟尿嘧啶类合用铂类药物,其中主要是DDP。以替加氟+DDP方案治疗食道癌,其有效率高达73.9%[10];治疗鼻咽癌总缓解率达到78.1%[11];对老年大肠癌患者,近期缓解率达到33.4%[12]。以卡铂、阿霉素、环磷酰胺组成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早被肯定,目前已成为治疗肺癌首选方案,有报道认为在该化疗方案中加用替加氟能延长晚期肺癌生存期[13]。近年来报道第三代铂类药物奥沙利铂、草酸铂等具有抗癌活性高,抗瘤谱广,与DDP无交叉耐药,不良反应轻的特点[14~16]。应用替加氟与奥沙利铂,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达41.2%[17]。

    5.3  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5.3.1  与放疗同时应用  由于放射线对S期最不敏感,且是局部作用;替加氟对S期敏感,作用是全身,加之放射增敏作用,两者可以互相弥补,加快加强局部控制,减少复发和转移。代培永等观察到放疗同时输注替加氟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独放疗组,用于治疗中晚期贲门癌患者有一定意义[18]。

    5.3.2  与中药联合应用  中西医结合扶正抗癌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课题。中医药治疗癌症,其目的就是通过辨证论治以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机体适应性,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抑制及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护胃消积方以黄芪、人参、茯苓、白术等扶正固本,加以替加氟联合治疗,能明显提高高龄胃癌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减轻化疗毒性反应及增强抗肿瘤效应,因此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肿瘤的进展,有效率44%。大部分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19]。

  6  不良反应

  副反应轻,骨髓抑制少[17],极少数病人有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神经毒性反应有头痛、眩晕、共济失调、精神状态改变等。少数病人恶心、呕吐、腹泻、肝肾功能改变。局部注射部位有静脉炎、肿胀和疼痛。偶见发热、皮肤瘙痒、色素沉着。7  发展方向如何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增强药物疗效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远期疗效,有不同的途径。将药物与某种载体以化学方法结合制成前药或某一特定释放系统能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同时可以增大给药剂量,以提高疗效[20]。另外,使用不同的药物联合治疗也能在一定程度达到上述目的。医药工作者一直在试图努力解决这些问题,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将会有更多更完善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 安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替加氟的含量.中国药师,2004,7(9):690-692.

2 唐成德.顺铂、氟尿嘧啶在胃癌化疗中的应用.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9,26(4):235.

3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73-674.

4 周际昌.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71.

5 小岛卓,铃村和义,金光泰石,等.Tegafueと (5-Fu)静注による血清わよび组织5 -FU浓度.癌と化学疗法,1998,25(4):547.

6 贺能树,吴恩惠.中华影像医学·介入放射学卷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7.

7 吴进.替加氟对贲门癌术后患者的远期疗效观察.河南医药,2001,9(6):50.

8 刘青林.12例结肠癌术后喃氟啶化疗体会.中级医刊,1995,30:57.

9 刘基巍.肿瘤内科临床实践.香港:香港世界医药出版社,2002,18.

10 王克海.方克联合顺铂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肿瘤防治杂志,2004,11(11):1231.

11 方淑真.卡铂与喃氟啶治疗晚期鼻咽癌32例.福建医药杂志,1997,19(5):141-142.

12 吴德林.喃氟啶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老年大肠癌临床观察.四川肿瘤防治,2004,17(4):233-234.

13 徐光川,戎铁华,林鹏.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随机研究.中华肿瘤杂志,1998,5:228-229.

14 李桂生,黄海欣.氟尿嘧啶持续输注联合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胃癌的疗效观察.中国癌症杂志,2002,12(4):378-379.

15 张毓升,周逢麟.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观察.现代肿瘤医学,2004,12(4):361-362.

16 丛秋梅,隋丽红.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及甲酰四氢叶酸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现代肿瘤医学,2003,11(2):135-136.

17 王达.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和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现代肿瘤医学,2005,13(3):418-419.

18 代培永.放疗同时输注喃氟啶治疗中晚期贲门癌.肿瘤,1995,14(2):133-134.

19 高萍.护胃消积方联合喃氟啶治疗高龄中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05(18):35-36.

20 娄海燕.胃安康对替加氟的增效减毒作用及IL-2、TNF-α活性的影响.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35(3):160-161.


作者单位:410016 湖南长沙,湖南旺旺医院放射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