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9年第9卷第9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来源:中华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随着生活方式和我国膳食模式的改变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检出率逐年升高,且渐趋低龄化,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本文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作了系统回顾,详尽地阐明了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随着生活方式和我国膳食模式的改变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检出率逐年升高,且渐趋低龄化,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本文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作了系统回顾,详尽地阐明了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药治疗;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酒精外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归属于“癥积”、“胁痛”、“痰证”、“瘀血”、“肥气病”、“黄疸”、“臌胀”等范畴。现在,NAFLD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肝病之一,并与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非酒精性脂肪肝虽是良性且为可逆性疾病,但转化为纤维化发病率可高达25%,约1.5 %~8%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少数还有转化为肝癌的危险,因此,早期干预可使NAFLD得到改善而逆转[2]。在中国,中医中药始终是NAFLD治疗的有效和主要的手段,本文就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NAFLD的现状进行分析。

  1 病因治疗

  中医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久病体虚,引起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邪内生,痰浊内蕴,肾精亏损,痰浊不化等,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湿热痰瘀互结于肝而致。《内经》中的“肝满”和“肝胀”的论述,曰:“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其病机在于“胀者焉生……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伴有糖尿病、肝炎、甲亢、重度贫血等人易患NAFLD,经常运动则为NAFLD的保护因素,故预防治疗NAFLD当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以及增加运动为先,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方可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病理和生化指标。

  2 辨证分型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的一大特色,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病因及不同病理阶段的不同证候特点,采用不同治法方药。刘文全等[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分3型,肝气郁滞型治以疏肝理气,痰湿内盛型治以化痰祛湿,痰瘀互结型治以软坚通络。王清云等[4]将治疗组辨证为2型: 肝郁气滞型和脾虚湿滞型。刘敏等[5]指出NAFLD的病理变化是肝脾功能受损,痰湿内蕴,痰瘀阻络,肝失条达,根据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痰湿阻滞、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亏4型。罗军[6]对脂肪肝进行辨证分5型: 脾虚痰湿型治以健脾化湿,肝郁气滞型治以疏肝理气,湿热蕴结型治以清热化湿,瘀血阻络型治以活血化瘀通络,肝肾亏虚型治以补益肝肾。

  3 专法专方或基本方加减治疗

  近年来很多学者在抓住疾病本质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采用专方或基本方加减治疗NAFLD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它的研究,多从行气、活血、化痰、祛湿、健脾、补肾入手,符合中医消、补法的应用范畴[7]。

  3.1 化痰祛瘀、清热化湿以消脂解毒 白凤军[8]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基本方(泽泻20g,茵陈15g,生何首乌、草决明、丹参、荷叶、黄精各15g,生山楂30g,虎杖12g)加减治疗脂肪肝,观察临床症状、血脂、B 超、肝功能等变化,治疗总有效率为82.8%。韩朝峰[9]用消胀调肝汤(三棱、莪术、穿山甲、郁金、丹参、山楂、泽泻、香附等)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吴国贤[10]用自拟化痰祛瘀保肝汤(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陈皮、半夏、姜黄各10g,山楂、草决明各30g,泽泻 15g,荷叶、白术各20g,茯苓12g)加减治疗脂肪肝30例,有效率达93.33%。

  3.2 疏肝健脾、补益肝肾以培本防变 朱初良等[11]以疏肝健脾活血药(主药为柴胡12g,枳壳10g,白芍、白术、 茯苓、 赤芍、郁金、 泽泻、党参、昆布各15g,山楂20g,三七粉2g,薏苡仁30g,)治疗50例脂肪肝,结果发现疏肝健脾活血法有明显的保肝和降血脂的作用,总有效率为88%。吴国潘[12]用疏肝健脾法基本方:姜半夏、党参、生麦芽各10g,白芍药、香附、茵陈各25g,丹参、决明子各20g,泽泻、生山楂各30g。肝郁气滞、血脉瘀阻,瘀滞症状偏重者可选加川芎、三棱、木香、枳壳、厚朴,酌减或不用姜半夏、泽泻。治疗本病38例,结果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血脂3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

  3.3 消补多法并用 李芳等[13]以理气健脾、活血化瘀为治则,拟理气化瘀方(丹参15g,赤芍15g,柴胡10g,郁金12g,姜黄12g,泽泻15g,白术10g,大黄10g,荷叶10g)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气虚加生黄芪、党参;观察肝脏B 超、血脂、肝功能及体重、腰围变化,总有效率为90.32 %。包晓丹[14]用健脾化痰祛脂法治疗NAFLD 20例,方用健脾化痰祛脂汤(黄芪、茯苓、白术、扁豆、苡仁、砂仁、柴胡、郁金、茵陈蒿、绞股蓝、泽泻、丹参、生山楂)。治疗组20例中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对照组分别为治愈3例,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8例。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4 中成药治疗

  NAFLD临床进展缓慢,需长期用药治疗,中成药服用方便,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节奏。陈灵光等[15]用大黄庶 虫虫丸合陈夏六君子丸治疗脂肪肝36例,不但可以阻断肝内肝外因素导致脂肪性肝炎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而且有降低血粘度、保护血管的作用。邢练军等[16] 采用清肝活血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60例,并设对照组30例用强肝胶囊治疗;结果显示,清肝活血颗粒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保肝、降酶、祛脂作用,治疗组痊愈率为21.67% ,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分别为13.33%和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赵晓琴等[17]排毒降脂胶囊(白术、大黄、泽泻、丹参、山楂、生首乌等)治疗NAFLD 69例,对照组43例用东宝肝泰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4%,并在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方面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由此可见排毒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较好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5 单味药物治疗

  近年来,防治NAFLD的单味中药研究也在不断加强。戴兆云等[18]用山豆根醋浸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0例,可明显降低患者的TG、ALT、AST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并认为醋浸法可避免高热及蒸发等引起的药物损失。赵文霞等[19]进行了赤芍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方法:用高脂饮食联合四环素腹腔注射致大鼠脂肪肝模型,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ALT、AST、肝匀浆TG、游离脂肪酸(FFA)、丙二醛(MDA)的含量,并与空白对照组、东宝肝泰组对照。结果3个用药组的血清ALT、AST 及肝匀浆FFA、TG、MDA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抗脂肪肝的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赤芍低组、赤芍高组、东宝组(P<0.05)。

  6 复方药物治疗

  张爱忠等[20]用杞蓟制剂(枸杞子、水飞蓟)对NASH 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检测ALT、AST、TG、TCH,免疫组化测定肝组织TNF-α。结果发现杞蓟制剂改善血、肝生化及病理指标的同时,可明显降低肝组织TNF-α蛋白表达。于洪波等[21]采用复方中药(西洋参、黄芪、柴胡各5g,泽泻、山楂、白术、车前草各10g,丹参8g)参照人体体重用量按系数换算出大鼠用量,加蒸馏水稀释成灌胃溶液(含生药290g/L ,治疗12周。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ALT、A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肝匀浆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谷胱甘肽水平及肝组织学改变等较之模型组均有明显改善,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提示复方中药是通过抗脂质氧化等作用机制发挥治疗大鼠NAFLD的。

  7 评价与展望

  中医药在治辽NAFLD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不仅临床疗效较好,而且实验研究也普遍证实了中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氧应激与脂质过氧化、脂质代谢紊乱、促进NAFLD逆转等。 中医药治疗NAFLD的优势在于中医的精髓辨证论治,具有广阔的前景。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1)目前尚缺乏大样本、长周期的中药干预脂肪肝的实验。(2)从中医发病机制角度的研究不够深入,大量的研究报道多以简单的重复验证为主,缺乏对脂肪肝中医临床证候内在的本质、规律与物质基础的研究。(3)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大多是由调脂药衍生而来,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对肝脏的长期损害尚缺乏报道。因而,应进一步探讨NAFLD的发病机制,建立NAFLD中医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体系。在临床研究的同时,建立实用而确切的且符合中医证型的NAFLD动物模型,并藉此阐明其病理特点、中医药疗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范建高,曾民德.脂肪性肝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0-201.

  2 关绯绯,吴荣秀,刘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结合膳食干预的效果观察.营养学报,2009,31(1):66-70.

  3 刘文全,高红叶,张琴.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133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5,37(9):43.

  4 王清云,李楠.中药治疗脂肪肝158例及其超声监测.四川中医,2005,23:37-38.

  5 刘敏,李佳明.非酒情性脂肪肝(NAFLD)辨治体会.中国社区医师,2005,7(121):48.

  6 罗军.脂肪肝的辨证施治.陕西中医,2005,26:1339-1340.

  7 张慧,孔祥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03-105.

  8 白凤军.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治疗脂肪肝35例小结.甘肃中医,2005,18(4):14.

  9 史亚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中国中医急症,2008,17(8):1131-1132.

  10 吴国贤.化痰祛瘀保肝汤治疗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30例.河南中医,2006,26(8):39-40.

  11 朱初良,殷小兰.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脂肪肝50例总结.湖南中医杂志,2007,23(2):23- 24.

  12 李焕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现状.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 2007,22(12):876-878.

  13 李芳,邵凤珍.理气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2例疗效观察.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3):37-38.

  14 包晓丹.健脾化痰祛脂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20例.内蒙古中医药,2007,27(2):4-5.

  15 陈灵光,李健波.大黄庶 虫虫胶囊联合陈夏六君子丸治疗脂肪肝肝炎效果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1):77-78.

  16 邢练军,季光,郑培水,等.清肝活血颗粒治疗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2):28-29.

  17 赵晓琴,张霖.排毒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4741.

  18 李红德,孙月枝,赵文霞.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109-110.

  19 谢金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中医文献杂志,2008,3:42-45.

  20 张爱忠,张赤志,许汉林,等.杞蓟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16:153-154.

  21 于洪波,戴林,彭海英,等.复方中药对大鼠高脂饮食所致脂肪性肝炎肝组织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24):2843.

作者: 许智颖,汪金敏,周岳君(指导老师)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