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学术活动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07暨TCT at CIT和EuroPCR at CIT[2007-3-29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会议基本信息]会议名称(中文):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07暨TCTatCIT和EuroPCRatCIT会议名称(英文):所属学科:......

点击显示 收起

[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中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07暨TCT at CIT和EuroPCR at CIT
会议名称(英文):  
所属学科: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会议类型: 国际会议
会议论文集是否检索:
开始日期: 2007-3-29
结束日期: 2007-4-21
所在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在城市: 北京市   朝阳区
具体地点: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理事会、Cardiovascular Research Foundation–TCT、Europa Organization–EuroPCR
协办单位: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日本国际TRI网络NPO、香港心脏病学院、韩国Angioplasty Summit–TCT Asia Pacific、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疗中心、法国图卢兹巴斯德医院、美国旧金山斯坦福大学医疗中心、意大利米兰EMO Columbus医院、巴西库里提巴Constantini心血管医院、印度尼西亚雅加达Cinere心血管中心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瑞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北京安贞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承办单位:  
议题:
[ 组织结构 ]
会议主席: 高润霖
组织委员会主席:  
程序委员会主席:  
会议嘉宾:
[ 重要日期 ]
摘要截稿日期: 2007-1-31
全文截稿日期:  
论文录用通知日期
 
交修订版截止日期:  
[ 会务组联系方式 ]
联系人:  
联系电话: 010-8515 8150 /8515/8141
传真: 010-65123754 / 65244086
E-mail: kevinchen@cma.org.cn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会议新闻(共0条新闻):
 
会议注册费:  
会议网站: http://www.citmd.com/CIT/2007/en/cn_index.htm
会议背景介绍: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理事会、Cardiovascular Research Foundation–TCT、Europa Organization–EuroPCR联合主办的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07暨TCT at CIT和EuroPCR at CIT将于2007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本次会议期间TCT和EuroPCR将与CIT举行更加富有成效的联合学术活动。TCT at CIT由两部分组成,分别安排在2007年3月29日下午和30日上午,EuroPCR at CIT安排在3月30日日下午。届时TCT主席Martin B. Leon教授、Gregg W. Stone教授和EuroPCR的主席Jean Marco教授、Patrick W. Serruys教授将分别主持全体大会、进行主题学术报告及主持来自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疗中心和法国图卢兹巴斯德医院的示教手术演示。
    CIT2007将力争办成有创新精神和令人回味的一届盛会,其学术日程将涉及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介入治疗及相关药物治疗。作为CIT的核心,大会将现场转播来自国内、外12家医院的介入治疗演示。在不同的会场中将同时安排以当前最新进展为主的全体大会、专题同步分会、冠脉介入基本教程、病例讨论、论文交流、第二届护士和技术人员研讨会、午间研讨会和晚间卫星会等学术内容。经过总结CIT2006的反馈意见,2007年大会上将提供一系列新内容,例如在基本教程中采用“病例引发的思考/专题讨论”和辩论等新形式,设立“CIT青年医师研究”奖、电子壁报以及CIT实习中心等。
    自2003年举办第一届会议以来,CIT大会已经成为国内介入心脏病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最具教育意义的教学课程之一。我们预计大会将有超过3000名包括心脏病领域、放射领域、血管病领域和其它相关卫生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合作伙伴前来参会。
征文范围及要求: 论文摘要格式:
一、 必须使用MS Word文档编辑,摘要中不需开列参考文献等
二、 英文摘要:
  1) 整体字体及字号:使用Times New Roman的小五号字
  2) 题目须全部大写并加粗
  3) 姓名与题目之间空一行,姓名写姓名拼音,名在前,姓在后,例如:王刚写成Gang Wang,宣讲作者如不是第一作者,其姓名下划线,不列职称等专业身份 
  4) 单位另起一行,单位不列具体地址, 如大街、邮编等
  5) 单位和正文之间空一行
  6) 正文标题使用固定格式,即以OBJECTIVE,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S作为每段的标题,标题大写,位于每段段首并加粗
  7) 正文内容:使用Times New Roman的小五号字
  8) 请参考“论文摘要提交表”中的样稿格式
三、 中文摘要:
  1) 整体字体及字号:使用宋体的小五号字
  2) 题目须加粗
  3) 姓名与题目之间空一行,姓名写姓名拼音,名在前,姓在后,例如:王刚写成Gang Wang,宣讲作者如不是第一作者,其姓名下划线,不列职称等专业身份 
  4) 单位另起一行,单位不列具体地址, 如大街、邮编等
  5) 单位和正文之间空一行
  6) 正文标题使用固定格式,即以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作为每段的标题,位于每段段首并加粗
  7) 正文内容:使用宋体的小五号字
  8) 请参考“论文摘要提交表”中的样稿格式
会议视频:
 
相关资料下载:
 论文提交表
作者: 佚名 2007-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