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尴尬前行的中医药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我国的中医药学几千年来得以传承和发展,是因为具有理论的完整性和治疗的有效性。河北安国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但新华社记者对安国等地的中医药机构调查后发现,那里相信中医的人少了,中医院西化严重,中医药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对中医药发展的深思。—......

点击显示 收起


  
  我国的中医药学几千年来得以传承和发展,是因为具有理论的完整性和治疗
的有效性。河北安国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但新华社记者对安国等地
的中医药机构调查后发现,那里相信中医的人少了,中医院西化严重,中医药的
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对中医药发展的深思。
                             ——编者按
  ■尴尬之一:接受传统诊疗方法的人少了
  记者近日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坚持中医诊疗的医生,如今经常遭到患者的质
疑:“任何检查都没做,怎么会知道我生了什么病?不知道我生了什么病,又从
何而谈“对症下药”呢?”河北省安国市中医院院长赵志坤告诉记者,由于服用
西药方便而且见效快,现在人们只要看一看西药的说明书就能给自己“开药”了,
因此,许多人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信”西医。
  一位中医大夫说,中医因为没有先进的生化、影像检查仪器,没有西医学严
谨的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一整套从理论到操作的完整体系,被一些人认为
是过时的甚至是不科学的。一些中医药学者认为,西医从系统到器官再到细胞,
以及如今的基因,西医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也越来越细。西医有一个特点是治疗
时更有针对性,倾向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
,讲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注重的是整体。现年85岁的安庆昌老人
自幼便随父学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如今已有70多年的中医药技术经验,擅长中
药炮制。安庆昌说,从用药方面来讲,中药随天地气象的变化而变化,因产地不
同而不同,甚至在不同的地方就医用药量也都不同。但是大部分中药不像西药那
样有现成的说明,让人一看便懂,人们无法依照说明书给自己“开药”。另外随
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中药不如西药那样方便快捷,因此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接
受西药西医。
  专家称,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但随着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冲击,
现在许多人已经开始忽视甚至拒绝中国传统的东西。可是,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
化的支持,中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尴尬之二:中医院西化严重
  中医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源自中国的中医药技术已经传播到
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业人员达50多万人。然而,被中医中药救治、滋补了一
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中医药这一国粹却越来越陌生。
  记者走访几家医院后发现,即使在如今的中医诊疗机构里,号脉时所用的“
小枕头”也很少见到。一些中医告诉记者,为了迎合所谓的现代“标准”,在市
场经济的驱使下,当今的中医发展实际上已经走了不少弯路。近几年,一说加强
中医院力量,各地方政府、各中医院不是改扩建病房楼,就是购置彩超、CT、胃
镜等医疗设备,钱花了不少,中医药技术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原有的中医药诊
疗手段反倒用得越来越少了。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对全省中医院进行的一次中医
特色调查发现,不少中医接诊后先开检验单,完全依赖西医设备做诊断;有的门
诊用中医方法,住了院就完全用西医手段治疗;传统有效的中医特色诊疗手段得
不到充分的临床应用和创新;中药使用比例下降。一位中医医院的副院长接受记
者采访时表示,中医发展萎缩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首先,中药熬
起来麻烦,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容易接受,但稍微年轻的人就很少看中医了。同
时由于中药种植技术规模化、机械化,懂得中药种植技术的人也越来越少。其次,
在目前中西医结合的大趋势下,中医医疗机构在遇到临床问题时,首先并不是真
正考虑用中医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而是以一整套的西医方法去治疗,这是导致
中医临床阵地萎缩以及中医日渐衰落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下,中医付出的脑力劳动太多,回报少,中医成了
学医者的第二选择,因此诸多中医学院在招生的时候委曲求全,特意降低录取标
准,而进入中医的一些大学生,则以此为跳板,毕业后便改行,导致中医高等教
育后劲不足。
  ■尴尬之三:发展存在缺陷
  “不要说得了大病做个检查要花成百上千块钱,如今就是看个感冒二三百元
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据一些媒体报道,“小病在家抗,大病等着死”似乎
成了许多百姓患病后的写照。对此,一位中医师表示,那些花了巨额费用看病的
人,没有几个用的是中药。
  一位中医师告诉记者,他曾看到过一个报道说广州治疗SARS,中医治疗花钱
最多的一个病人用了5000元,而西医治疗SARS花费则高得多,少则几万,多则几
十万。他遇到的一位长期有胃病的患者,看西医只是做一项胃镜检查就要花几百
块钱,严重的时候输几瓶水又是几百块钱,但是看中医,只要花几十块钱就够了,
长期吃的中药也就是几块钱一副。一位中医师认为:“中医除了医药费用便宜外,
还有一些方法是可以自己学习使用的,如食疗、养生、针灸、按摩、拔罐、刮痧
等,这些方法不但简便易学,而且都是成本很低很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的不足
之处是服药麻烦、在治疗某些病症的时候见效不如西药快。”中医的诊疗技术和
效果正逐步被全世界范围的人认可。
  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30多个国家
和地区。目前英国约有中医诊所3000多家,每年约有250万人采用中草药、按摩、
针灸等传统的中医疗法。美国有中草药专营公司400余家,每年有100多万人接受
中医针灸疗法。世界上至少有40个国家开设了中医针灸学校。但是令一些中医师
想不通的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逐渐认识并接受中医诊疗的同时,中医中药
作为我们的国粹却在国内逐渐遭受冷落。一位中医师不解地说,在他接诊的患者
中,有不少人竟非要求他开西药。
  一些中医药学专家认为,人们信西药而不信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和中药不方
便、不如西药见效快有关,同时这也说明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存在缺陷。
  专家建议,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百姓要了解中医中药,各地政府
也应对中医诊疗机构的发展给予支持和引导。
  ■尴尬之四:传承乏人
  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
法、针灸等一批中医药技术文化,已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
而一些中医药学者表示,中医药的发展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和发扬光大。
  据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中药里,有20%生产于国外。而另一项
统计表明,国际中药市场年销售额达160亿美元,其中日本产品占80%,韩国产
品占10%,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占5%,作为中药大国的中国,仅占5%左右。
  一位老中医介绍,辛亥革命前后,我国约有4亿人口,有80万通过师徒传承
的中医师,后来旧政府“废医存药”,差点把中医消灭掉,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
我国就只有50万中医师了。现在我国28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的大部分是中西医
结合人才,真正的中医人才几乎没有。而中医传统的师承教育国家又不认可。如
果不想办法加紧传承中医药技术,我国中医师数量会越来越少。
  一些中医药专家学者呼吁,中医药的发展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充分吸收西
医学体系的长处,将中医药传承和发扬光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中医的继
承与发展问题。如果仅仅将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保护,那么最后它
只能永远留在博物馆的书籍里,或存活只有在一些历史性的电视剧里才能看到。
   (新华社 供稿)


作者: 2006-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