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发现:NO供体型齐墩果酸衍生物有特异性肝靶向作用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本报讯记者白毅报道中国药科大学张奕华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日前研究发现,一氧化氮(NO)供体型齐墩果酸(OA)衍生物能靶向性转运至肝脏,不同衍生物应用的NO供体及连接基团不同,NO释放部位和释放量也有所差异。有些衍生物在肝脏细胞内释放少量的NO,表现出抑制细胞凋亡、保护肝脏的作用。......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讯 记者白毅报道 中国药科大学张奕华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日前研究发
现,一氧化氮(NO)供体型齐墩果酸(OA)衍生物能靶向性转运至肝脏,不同衍
生物应用的NO供体及连接基团不同,NO释放部位和释放量也有所差异。有些衍生
物在肝脏细胞内释放少量的NO,表现出抑制细胞凋亡、保护肝脏的作用;另一些
衍生物能选择性地在肝肿瘤细胞内释放较大量的NO,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显示出
特异性的肝肿瘤细胞毒性作用。
  据张奕华教授介绍,齐墩果酸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临
床上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肝脏疾病。研究表明,OA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阻止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
  基于OA具有肝靶向性,考虑到NO在调节细胞凋亡时的双重作用(即低浓度的
NO通常保护细胞不被凋亡,并且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而高浓度的NO具有细
胞毒性,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和肿瘤细胞比正常肝细胞对高浓度NO诱导的细胞凋
亡更为敏感这两方面的因素,从2000年开始,张奕华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以设计对
特定组织有亲和力的NO供体为研究策略,在OA的3位羟基或28位羧基,通过连接
各种NO供体,设计合成了8类NO供体型OA衍生物(I-VIII,以下简称目标物),并
考察和控制NO靶向释放的部位、释放速率和释放量,研究所有目标物对肝保护作
用以及可能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人员对所有目标物进行了体外抑制Fas介导的细胞凋亡实验(细胞凋亡
制剂NCX-1000被用作阳性对照药)。结果表明,有7个目标物活性大于对照药,
其中II2活性比对照药强1000倍。测定所有目标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毒性
后发现,上述目标物中有7个抑制细胞凋亡、对细胞有保护作用的活性化合物均
未见任何细胞毒性;而另外7个目标物对HepG2显示了明显的细胞毒性,其中VI4
(VI类中的第4个化合物)活性最强,IC50为0.05微摩尔/升。其在体外可诱导肝
癌细胞HepG2和Hep3b的凋亡,却并未诱导其他癌细胞如人前列腺癌细胞、人乳腺
癌细胞、人宫颈上皮癌细胞的凋亡,对正常人肝细胞、人肾上皮细胞及小鼠淋巴
细胞也无毒性作用。这表明,VI4对肝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毒性作用。
  研究还发现,荷瘤NOD/SCID小鼠静脉注射VI415毫克/千克,可明显抑制肿瘤
生长。在肿瘤细胞(Hep3b)植入后35天,抑瘤率达65%。对给予VI4的小鼠肝脏
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此外,VI4连续3天
对小鼠静脉给药(15、50毫克/千克/天),在15天观察期内,未见小鼠死亡,其
体重及行为正常,组织学检查也未见VI4对小鼠肝脏有伤害作用。
  NO释放测定结果表明,具有细胞毒性的化合物释放较大量的NO,而具有肝细
胞保护作用的化合物释放较少量的NO。进一步研究表明,VI4在肿瘤细胞中释放
的NO比在正常肝细胞中多5倍。上述研究结果验证了NO在调节细胞凋亡中的双重
作用,并初步解释了VI4对肝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毒性。
  据悉,该课题组正在从细胞动力学和信号传导两方面深入研究VI4的抗肿瘤
作用机制。


作者: 2006-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