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温州医学院捧回3大奖

来源:温州都市报
摘要: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温州医学院获得了3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据了解,这3个奖项分别是:温州医学院院长瞿佳等以第一完成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研项目单纯性近视防治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温州医学院药学院院长李校堃等以第一完成人、第一完成单位的一类新药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关键工......

点击显示 收起

        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温州医学院获得了3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据悉,这在地方性院校中很罕见。



  据了解,这3个奖项分别是:温州医学院院长瞿佳等以第一完成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研项目"单纯性近视防治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温州医学院药学院院长李校堃等以第一完成人、第一完成单位的"一类新药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关键工程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温州医学院陈素红教授以第二完成人、第二完成单位的"当归提取物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仅2006年以来,该院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64项,其中瞿佳、管敏鑫、周翔天等完成的课题"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遗传性状研究",曾获得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近视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由于发病原因未明,无法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瞿佳教授带领的"单纯性近视防治的临床研究及应用"科研团队,尝试从源头上揭示近视发病的奥秘,解析近视发生发展的途径,研究用药物预防或者治疗近视的可能性,已取得了创新性科研成果。



  温州医学院在国内外首次用鼠类进行相关研究。据悉,人和小鼠、豚鼠正常的眼球基因表达文库非常接近。目前,科研团队已建立了人、豚鼠、小鼠正常眼球的cDNA文库(基因表达文库),确立了进行近视研究的动物模型以及相关参数检测体系,并在以豚鼠和小鼠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李校堃教授带领的"一类新药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关键工程技术及应用"的科研团队,摸索出一条生长因子类基因工程药物工程化道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开发为临床药物的国家。科研团队围绕国家一类新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做了大量探索性和应用性工作,获得了3个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已开发出用于治疗角膜损伤、创伤、烧伤等3种基因工程新药。



  据介绍,"生长因子"技术可应用于脑痴呆、瘫痪、植物人、骨骼损伤、内脏损伤、视神经疾病等的治疗。他的团队正在朝用"生长因子"唤醒"植物人"的方向研究。



今后吃几颗药丸就可以治疗近视,伤口处只要喷上生长因子就能神奇修复而且不留疤痕……这些医学上的“新发明”将给患者带来福音。而潜心致力于这些科研项目的温州医学院,昨天,以第一完成人、第一完成单位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得了两项科技奖二等奖。另外,温医和德力西以第二完成单位,还获得了两个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老鼠戴眼镜



  为了治近视



  你见过戴眼镜的老鼠吗?为了研究近视的发病机理,瞿佳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不仅为老鼠戴上眼镜,还给它们戴上眼罩或者头套,这项研究昨天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都为近视所困扰,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发生率为33%,其中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则高达50%至60%。但由于近视眼的致病因素以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探明,现在采用的眼镜、角膜接触镜或激光手术等物理手段,往往都无法达到根治的效果。为此,温医积极开展鼠类的近视实验研究,尝试从源头上揭示近视发病的奥秘,研究将来用药物预防或者治疗近视的可能性。



  “选取豚鼠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是因为我们发现,人和小鼠、豚鼠正常的眼球基因表达文库非常接近。”瞿佳介绍说,过去曾有科研机构开展过猴子等动物的近视研究,但都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考虑到老鼠的眼球只有绿豆那么小,无法做测试,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系列适合老鼠眼球测量和分析的研究工具,把实验鼠近视发生发展的所有数据全程记录下来,探索影响近视的关键致病因素。目前,已经建立了人、豚鼠、小鼠正常眼球的cDNA文库,确立了进行近视研究的动物模型以及相关参数检测体系,并在以豚鼠和小鼠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目前,这项研究还处于基础和动物实验阶段,已取得创新性的成果,如果进入推广和临床阶段,将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药物来预防和矫正近视。



  生长因子真神奇



  修护创伤效果好



  在上海,一糖尿病者患者下肢溃疡无药可医,医生说除非截肢,病人很矛盾痛苦,后有人建议用李校堃刚研发的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到病人患处,结果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治疗修复效果。事实上,温医附一院烧伤科常在临床中使用该药。医生反应说,对深度烧伤患者早点使用该药,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缩短烧伤表面的生长愈合时间,在组织结构的修复上也有明显效果,而且能促进细胞再生长,不容易留下疤痕。



  因这一修复技术,温医药学院李校堃教授为首的科研项目“一类新药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关键工程技术及应用”,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李校堃领导的课题组摸索出一条生长因子类基因工程药物工程化道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开发为临床药物的国家,为我国加快开发具有自主国际知识产权的生物新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生长因子”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脑痴呆、瘫痪、植物人、骨骼损伤、内脏损伤、视神经疾病等的治疗。该奖项的获得标志着温医在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水平进入全国前列。目前,温医已成功开发出用于治疗角膜损伤、创伤、烧伤等的3种基因工程新药。



  以李校堃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通过多年的努力,围绕国家一类新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做了大量探索性和应用性工作,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成功获得了3个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在全世界率先实现了rhFGF新药的产业化,累计创造了近10亿元的市场产值。



  当归可治高血压



  雷电防护有突破



  是否有一种降血压药可以长期服用,且不用担心其副作用?温医陈素红教授等一直致力这方面研究,昨天以他们为第二完成人、第二完成单位的该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已超过6亿人,化学药虽降压作用强,但不良反应多;中成药品种少,疗效平平。因此,研制降血压兼降血脂、降血粘度的中药新药,对防治高血压及降低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浙江中医药大学吕圭源教授等和温医陈素红教授等进行了长期而紧密的合作,先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五个课题支持下,完成了“当归提取物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开展了当归提取物抗高血压中医药理论、药效及机制、临床及药效物质等系统研究,达到了国际天然药物研究水平,创制了符合国际高血压治疗新目标且特色明显的中药新药。



  以第二完成单位获奖的还有德力西。获奖项目是“过电压防护的雷电流测试关键技术及其系列测试设备”,由西安交通大学姚学玲教授等和浙江德力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黄蓉蓉等共同完成。



  现代生活中,雷电除造成生命伤亡和对高压输电线路等各类设施造成破坏外,还对航空航天、邮电、通信等几乎各行各业产生危害。为此,该科研团队提出了过电压防护的雷电流测试回路的设计方法,实现了雷电流测试回路的精确设计,解决了雷电流测试回路依靠经验设计的难题。发明了雷电流测试放电开关、采用光发射/接收传输技术的控制装置等。目前,该项目关键技术开发的测试设备已有200多台套,广泛应用于输配电和电子通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