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建所50周年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新闻中心
摘要:编者按: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4月初将以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庆祝50周年华诞。记者在近期应邀就运动医学研究所50年的发展采访了相关专家,以期使师生员工对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50年的发展及中国运动医学50年的发展有一个基本了解。为体育健儿及全民健身保驾护航——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建所50周年“同一个世界,同......

点击显示 收起

编者按: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4月初将以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庆祝50周年华诞。记者在近期应邀就运动医学研究所50年的发展采访了相关专家,以期使师生员工对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50年的发展及中国运动医学50年的发展有一个基本了解。

为体育健儿及全民健身保驾护航——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建所50周年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余韵依然缭绕。奥运会掀起的世界之风,不仅是人们对于比赛的狂热,体育竞技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与水平。而与此同时,保证专业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也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

    当2008年的奥运圣火在北京熊熊燃起,百年期盼终圆此梦的时候,一个与体育、与运动、与全民健身、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在服务奥运的同时,也正以矫健的步履迈向半个世纪的门槛,开始新的征程。

    从为运动员的健康护航,到为全民健身服务,2009年1月,中国首个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迎来50华诞。半个世纪,她以其独特的旋律谱写出中国医学领域的华彩乐章;以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打造了中国半个世纪的运动医学发展史。

运动医学的由来

    运动医学,是一门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的是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它运用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以达到防治伤病、保障运动者的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运动医学主要包括:运动医务监督、运动损伤、运动营养学、医疗体育及运动康复等。运动医学不仅仅关系着运动员的成绩和健康,更关系着全民的健康。

    纵观运动医学的发展历史,中国运动医学的发展可见一斑。

    原联邦德国运动医学专家霍尔曼认为,运动医学发源于中国。中国从古代开始,就有了医学与体育的结合。公元前1000年左右,先后出现了导引、按摩、达摩祖师十八罗汉手、五禽戏等各种养生术,被称为“古代运动医学”。公元前150年左右,古罗马也出现了为角斗士治伤的体育医生。运动医学作为一门完整的、有理论基础的独立学科,约在20世纪30年代正式形成。1912年,德国召开了世界上第一次体育科学学术会议 ——运动医学学术会议,同时成立了“运动医学联盟”和“体育医学振兴委员会”;1920年法国《运动医学知识百科全书》问世;1921年,法国成立了运动医学学会,并创刊了世界上最早的体育科学刊物《运动医学》;1928年成立了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纷纷建立运动医学研究所和运动医学中心,不少大学也开展运动医学的科学研究。运动医学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运动医学在解放后发展较快。1955年后各医学院和体育学院陆续成立了运动医学教研组;1958年成立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1959年,中国成立了首家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原北京医学院)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1978年12月,中国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宣布成立;1980年,中国加入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

足迹——50年一回眸

中国运动医学的骄傲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是国内第一家运动医学研究所,1959年1月,中国首家运动医学研究所在刚落成不久的北京医学院第三医院诞生。50年的发展,50年的历练,今天的运动医学研究所已成为涵盖运动创伤、运动康复、运动营养和医务监督四个专业,集医疗、教学、科研及下运动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医学研究所,研究所致力于运动相关性疾病的预防、诊治和康复工作,多年来为国家各级运动员、各类体育赛事及全民健身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拥有曲绵域、田得祥、于长隆、敖英芳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

    50年,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一步一个脚印,在运动医学领域辛勤耕耘,每一步都是坚实的,每一步都留下引领中国运动医学发展的足迹。1959年,中国第一个运动医学研究所在北京医学院第三医院正式成立;1989年,国家级重点学科,同年国家体委授予研究所“体育事业贡献奖”;1992年,与荷兰合作项目——康复医学中心成立启动,并于1999年成立;1995年,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中国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唯一指定的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2000年,全国唯一的运动医学领域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立单位;2002年,Smith Nephew大中国区关节镜培训中心;2007年,卫生部和中国医师协会认证的全国最大的关节镜培训中心;2009年2月,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足迹——50年一回眸,历史跃然眼前

    50年,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历史从这里开始;50年,运动医学研究所在这里收获。      学习前苏联,中国也要有运动医学。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鼓励全国人民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在更好地投入到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竞技体育。此时运用科学手段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减少运动创伤,从而提高运动成绩就成为重中之重,因此党和国务院决定学习苏联建立运动医学来为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保障。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前身是1955年成立于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今北大医院)的医师督导医疗体育科。当年9月,卫生部委托当时的北京医学院举办全国“医师督导和医疗体育”(译自俄文)高级师资进修班,请原苏联专家来华讲学,为全国各医学院、全军各医学院和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单位培养专业人才。北京医学院由北大医院抽调曲绵域、姜淇远、高云秋、浦钧宗、金瑞及济桂荣6人参加学习,并成立医师督导、医疗体育教研组及医疗体育科。曲绵域任主任,设教研组办公室、医疗体育室、医师护士办公室及机能检查室。在组织进修班教学工作的同时,医疗体育科开展了科研工作,内容为中国古代医疗体育史、太极拳和气功的保健作用等。1956年7月进修班结业,苏联专家回国后,教研组积极开展临床医疗体育治疗、运动队医生培训、疗养院医师进修;编写教材《医学院内医师督导和医疗体育实习的组织方法指导》;翻译校对的俄文《医疗体育》、《运动按摩》、《运动医学》等专著195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同时面向国家运动队,为体操队、游泳队等运动员诊治伤病;参加全国马拉松、拳击比赛的现场医务工作。1958年5月,由国家体委医务监督科秦曦同志率团赴莫斯科参加第12届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大会,并在苏联参观访问,团员有曲绵域、浦钧宗、周士枋、陈庭仁、乔伎。当时中国尚未参加该国际组织,作为观察员与会,代表团通过交流了解了国际运动医学动态,而这对我国运动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国后,“医师督导医疗体育”正式更名为“运动医学”。1958年10月,“运动医学教研组”在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正式成立,与国家体委、运动队、运动系医务室等的工作联系日益增多。

北医三院拔头筹组建运动医学研究所

    1955年,在左奇院长的领导下,北医三院开始设计筹建运动医学研究所,其间征询了苏联专家的意见,决定在门诊二楼建立运动医学科,设计了诊察室、医疗体育室、放射线检查室、心电图室、心肺功能检查室、气功室等。1958年12月,运动医学教研组由北大医院迁入北医三院,并于1959年1月成立“运动医学研究所”,左奇院长兼研究所名誉所长,曲绵域任所长。当时,国家体委拨款10万元,北京市拨款7.8万元,增添了X线机、心肺功能仪、血压示波及体疗器械等,并设专门门诊和病房,病床5张。到1959年7月,日门诊量由10余人迅速增至80余人,为骨科、神经科、内科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为运动队医生举行学习班,接受外国留学生。当时所内医生4人,经常深入运动队,参加教练课,了解运动员训练、比赛和日常生活,为运动员定期进行医务监督检查500余人次;通过临床、下队实践,分析研究伤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提高专业知识,积累了科学资料,同时也深受运动员勤学苦练、为国争光精神的鼓舞,更加坚定了为祖国运动医学事业奋斗的决心和信心。1959年,陈吉棣取得营养学硕士学位后,加入运动医学研究所,开创运动医学营养生化工作。同年,田得祥加入运动医学队伍,从事运动创伤专业工作。曲绵域、姜淇远深入国家体操队,防治运动创伤,总结创伤发生规律,同时筹建病理实验室,开展创伤病理实验研究。1961年~1964年,研究所总结经验,撰写了56万字专著《实用运动医学》(第一版)。1964年在所内发行运动医学研究资料汇编第一册,至1982年共编辑出版7册。    1963年,卫生部成立医学科学委员会,下设41个专题组,其中运动医学专题组组长由曲绵域担任,高云秋任组员兼秘书。1966年5月,运动医学专题组组织了首次全国运动医学专题研究会。1966年,研究所病床扩至15张,举办了多届全国性运动医学短训班,科研工作有较大进展,初步形成三个方向:运动创伤、医务监督和营养生化。

周恩来总理批示,挽救了运动医学研究所

    1966年,“文革”爆发。研究所因“为一小撮人中的一小撮(运动员)”服务受到冲击。教学、科研、下队工作均处于停滞状态,但日常医疗工作还在继续,直至1969年研究所编制被取消,人员被遣散(或下放或改干其他)。研究所的遭遇影响了对运动员的医疗服务,国家体委及运动员多方向中央反映,周恩来总理顶住压力批示:“运动医学不能取消,只能加强,不能减弱,要在运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被下放到各地的业务骨干先后返京,研究所于1970年10月重新恢复。总理对中国运动医学的关心与支持,挽救了运动医学研究所,在蹉跎的岁月里为中国运动医学的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为中国运动医学创造历史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运动医学研究所走上腾飞之路

    1978年,中国大地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光,运动医学研究所也迎来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运动医学研究所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工作始终保持在中国运动医学的领头羊位置,其基本建设及管理等工作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与加强。    教育教学工作。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后,第二任研究所所长于长隆及吴林生、杨则宜3人成为当年第一批招收的研究生。1981年,研究所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4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89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重点学科;1991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全国“211工程”的重点学科。共培养了74名硕士生,69名博士生,博士后2名。    临床医疗工作。就医环境不断改善,门诊得以加强,病房得到扩大,新的运动医学大楼即将竣工。运动创伤的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手段更加先进,疗效不断改进。目前,研究所每年为6万名以上的门诊患者提供运动医学医疗服务,3200例以上的运动创伤手术。在运动员劳损性伤病、软骨损伤与修复、韧带断裂与重建、组织移植和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所是国内最大规模和最具影响力的关节镜培训中心、Smith Nephew和强生公司的关节镜培训中心,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关节镜学习班”和“全国运动创伤学习班”,促进了我国关节镜微创外科与运动创伤外科的发展与提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此外,每年还接受100余名进修与参观学习人员。近8年进修医和短期培训人员逐年增长,地域遍布我国包括澳门地区3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390余所医院,1100余人。2007年10月获得卫生部授予的骨科内镜培训中心证书,至2008年底共培训264名学员。    科学研究工作。研究所始终注重科研工作的发展,每年申请并承担多项国家、部委级科研基金项目,完成并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70余篇,多次在国内及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出版专著10余部。科研工作在关节软骨细胞修复、末端结构的分型、韧带重建过程中末端形成的过程及其特点、交叉韧带的重建技术及临床研究、半月板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均有发现和创新。近年来逐渐将重点放在用基因治疗、工程软骨、细胞移植等方法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膝关节韧带重建技术及转归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组织移植修复关节损伤等多种研究上。建立了运动创伤和关节外科组织库、生物力学研究平台,完成临床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康复中心是我国第一批康复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引进欧美等先进国家的康复理念创立的骨科—康复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已经广泛开展了运动创伤及骨科疾病的康复治疗,走进运动创伤、骨科病房,开展围手术期的康复教育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医务监督组近年来在运动心脏形成机制、运动与免疫、运动与猝死、运动抗衰老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这将进一步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运动医学的护理工作包括运动创伤的临床护理、护理科研和护理教学三部分。研究所临床护理以患者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为主。为了确保在手术量大及床位周转快的情况下的“医护无缝配合”,特地为患者制作了可以滚动播放的介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八大流程的DVD宣教片。为了确保护理质量,给病人提供更好的人性化服务,在护理工作中大胆进行护理人员的分层使用与管理,并结合表格式护理病历的使用,把省出的时间更多放在了对病人的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上,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文明岗”称号。    瞄准国际前沿,研究所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与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德国海德堡ATOS医疗中心、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匹兹堡大学骨科和运动医学中心、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国巴黎L’Appareil Locomoteur Nollet 研究所骨科和韩国MADI医院等著名医疗机构和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派遣业务骨干赴海外参观访问和进修学习。    50年来,尽管国家体委(体育总局)的冠名不断变化,研究所领导班子也几经换届,但是下运动队会诊的光荣传统贯彻始终,从不懈怠。已是耄耋之年的曲绵域教授、年过古稀的田得祥教授至今仍然坚持每周到运动队为运动员会诊,亲自为他们做检查和治疗。多年来,研究所各学科专家和业务骨干先后下队会诊,覆盖国家体委及多个省级运动队的各专业队,累计诊疗运动员20000余人次,为及时解决运动员伤病,提高其运动水平,促进祖国体育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8名专家被国家体育总局指定为备战第28届雅典奥运会国家队医疗专家,并获第28届奥运会科技工作特别贡献奖;10名专家被指定为第29届北京奥运会国家队医疗专家;曲绵域、田得祥、于长隆、敖英芳四位专家获得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颁发的“特别贡献奖”。    研究所将科室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运动医学党支部已成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员人数最多的党支部之一。研究所重视中青年,特别是党员的思想教育,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优秀党支部。开创了临床党支部开展宣传和培养、发展党员的新思路。研究所的工作多次得到国家和市部委嘉奖,曾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卫生系统巾帼文明岗”等殊荣。为稳定临床工作,巩固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半个世纪的耕耘,50载的收获。运动医学研究所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共取得科技奖励31项:国家级二、三等奖各1项、部委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国际学术奖2项;取得3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部委级的研究基金;出版专著十余部;国内外发表论文870余篇,其中SCI收录27篇。    研究所现有在职教授及主任医师8人,副教授9人,讲师12人。博士生导师5人。正高职称中50岁以下3人,60岁以下4人,65岁以上1人,副教授均在45岁以下。从初期的4位大夫、5张病床到今天66位医生、68张床位。    北京奥运会,中国奥运金牌再创历史新高。半个世纪,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抓手——人才是核心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发展到今天,重点在于抓人才培养、抓学科建设、抓技术创新,这是研究所50年来始终站在引领中国运动医学发展排头兵位置的关键。    从国家的高度审视,人才,是兴国、强国之源、之本。    50年来,研究所始终重视人才建设,从曲绵域教授的引领,到于长隆教授的发展,再到敖英芳教授新领导班子的开拓,秉承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逐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均衡发展的人才梯队力量。为练内功,提升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研究所每年派遣各专业业务骨干和中青年医师赴美、法、德、日等国访问学习,同时邀请和吸引国际运动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来京讲学,为渴望进取的青年医师创造最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曲绵域、田得祥等老一辈运动医学专家,50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他们是一面旗帜,成为研究所中青年医师的坚强后盾和精神力量。如果按研究所带头人的任期年代计算,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50年发展,已经完成了两个时代的历史使命,正在开启新的未来:曲绵域所长的创业之旅;于长隆所长的发展与新任所长敖英芳的迎接新挑战,继往开来。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创业的艰难时期,运动医学的前辈为中国的运动医学做出了贡献。他们不仅为后来人铺路,引航,他们的敬业精神也是后备的力量。

 曲绵域教授(1959-1997任研究所所长)

    曲绵域,我国运动医学的奠基人,他的名字与我国运动医学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医从教50年,今天,年近85高龄的他依然奋斗在这个岗位上。曲绵域和他领导的运动医学研究所为我国运动员和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节软骨损伤,是运动员中最常发生的伤病,是曲绵域最为关注的科研课题,也是运动医学所建所以来的中心课题。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不懈努力,曲绵域、林共周的研究证明关节软骨损伤后,其病理发生、发展过程有胶原自身免疫反应参与,同时,也证明了软骨表面的无形层(在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对自身胶原免疫反应有屏蔽作用。这一结论为关节软骨损伤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首次研究证明,硅橡胶固体及胶体可用来修复软骨缺损,并已用于临床。与此同时,证明了软骨异体移植,贮存软骨异体移植3年后均有吸收现象,可能为晚期排斥反应。近年来,对关节软骨损伤时有自身免疫反应的参与、胶原分型、异位化骨机理、骨关节炎软骨的细胞因子不对称表达等研究,均已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50年来,曲绵域多次组织全国运动医学进修班,亲自拟定教学计划、编写教学讲义,一直坚持进修班的教学,并亲手指导临床检查操作,热情与学生交流、互动,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运动医学专业人才。与此同时,还悉心指导来自蒙古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等国的进修医生。     1978年以来,培养了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5名,全国各地的运动医学进修生约400名。    半个世纪,我国一大批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如陈镜开、高健、李月久、郎平、孙晋芳、蔡振华、邓亚萍、李小双、杨晨、郑海霞等均得到过曲绵域的精心诊治,在世界大赛中夺得金牌,为祖国争光。    医生下队是曲绵域始终倡导并坚持的。他常说:“医生要诚心诚意向病人(运动员)学习,他们是我们的老师,有些伤病的治疗经验是运动员冒着生命危险创造的。我们运动医学医生的成功是运动员拼出来的,是他们用血肉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实例。如果没有运动员们的支持和配合,我们无经验可拿,也没有他们积累的第一手资料可用,我们是‘拿来主义者’,运动员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50年,曲绵域在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得到了世界的普遍承认与广泛关注。1989年获由萨马兰奇主席签署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授予的“1989年运动医学贡献奖”;同年又获得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荣誉会员金质奖”(FIMS);1990年和1995年获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先进工作者奖”;1992年获亚洲运动医学会“奠基主席奖”和北京医科大学首届“名医奖”;1996年被授予中国运动医学会“杰出运动医学名人”称号;1999年荣获由亚奥理事会主席颁发的“法赫德亲王亚洲运动医学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奖;2004年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备战雅典奥运个人特殊贡献奖”;2008年,获得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颁发的“特别贡献奖”……他是我国运动医学界公认的领军人。    2006年12月13日,北京大学10位名师获得首届“蔡元培奖”,这是北京大学的最高教师荣誉,以表彰获奖教师在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获奖的10位名师: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季羡林、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侯仁之、带领中国稀土工业昂首步入世界前列的徐光宪、中国运动医学事业的奠基人曲绵域、中国细胞生物无机化学的开拓者王夔、率先在国内揭开针刺麻醉和针刺镇痛奥秘的韩济生、非均衡经济理论和所有制改革理论的代表人物厉以宁、中国微电子学研究的领军人物王阳元、横跨文史文化学研究的袁行霈和率先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林毅夫。十大名师之一,曲绵域当之无愧。       曲绵域不仅执着于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还责无旁贷地担当社会责任,历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医卫体、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副主席。1983年至1985年,曲绵域曾任北京医学院院长;1985年至1991年,任北京医科大学校长,为学校的建设及中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诸多荣誉面前曲绵域教授依然虚怀若谷。他始终认为,能为中国运动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以上贡献不是他个人的成就,而是运动医学研究所几代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他将其获得的何梁何利奖金捐赠出来设立了专门的运动医学奖来激励年轻一代努力学习运动医学知识,为运动医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田得祥教授

    田得祥,运动医学家、博士生导师、教授。在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历史上,这位耕耘半个世纪仍在继续耕耘的前辈,为中国运动医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李宁、李小双、郎平、赵宏博、赵蕊蕊和李小鹏等我国著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心目中,田得祥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明星”。数十年的下队服务,不仅使他与运动员、教练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为其临床与科研工作提供了帮助。他以精湛的医术和一把手术刀使无数伤病中的运动员恢复了健康,重返体坛;为许多优秀运动员伤后重返赛场为国争光勇夺金牌作出了贡献。今天,76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下队服务。    田得祥主要从事关节软骨损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其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除日常的临床工作外,他同时担负国家级运动员的创伤防治及康复工作。在半个世纪的医学生涯中,先后获全国科学技术奖,国家体委(体育总局)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科委奖等许多奖项;1991年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者奖;曾任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医疗组专家组组长;2004年被聘为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医疗组专家。他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著有多部医学书籍:专著《实用运动医学》,合著《运动创伤检查法》,参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运动医学分册、《膝关节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等,并写了70多篇学术论文。培养博士生3名、硕士生1名。    田得祥现兼任中国运动医学会委员,《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北京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学会踝足外科组成员, 北京体育科学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医学顾问等职。2008年,奥运火炬从田得祥手中传递。  

  于长隆教授(1997-2008年任研究所所长)

    历史需要传承,历史更需要发展。运动医学研究所在第二任所长于长隆任期内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这得益于国家的政策,也源于他审时度势把握机会。    于长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9月,接替恩师曲绵域挑起研究所所长的担子。老一辈的创业已经为研究所在全国树起了旗帜,如何才能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于长隆认为:“光靠守摊子是不行的,必须不断创新才有出路。”    由于有在世界先进国家多年学习的经历,他能够做到高屋建瓴,敏锐地发现问题,迅速地捕捉前沿,在全新领域积极探索。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老百姓生活水平极大改善,强身健体成为必然,由此带来的伤病也非常普遍。因此,运动医学不再只是面向运动员,而是向整个社会开放。运动医学研究所不仅享誉体育界,还要在全国闻名。    在学科发展上,瞄准国际前沿,于长隆把微创技术(外科关节镜)作为研究所的主打方向,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所在这一领域又成为了国内的排头兵,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及中国奥委会指定的运动员伤病诊疗中心和Smith Nephew中国区关节镜培训中心,运动医学研究所每年3000多台关节镜手术,1000多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使运动医学研究所在学科发展上始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个人在关节软骨损伤的机理、末端病的解剖生理基础及病理、无腱鞘肌腱修复机理以及关节镜在运动医学中运用的相关科研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还有一个让于长隆比较满意的工作,是任期内直接抓康复学科的建设,注重医疗、康复和护理三者的结合。不仅病人受到一条龙服务感到满意,这种医疗模式也使运动医学研究所的骨科康复闻名全国。    如今,“微创技术”、康复医学已成为全所新的增长点,成为国内医学领域的旗帜,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于长隆任期内异常活跃。    2008年5月26日,于长隆以访问教授的身份应邀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并讲学,成为麻省总医院100多年来的第一个应邀讲学的中国大陆学者。有主见,敢于在运动医学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出中国人的声音,也成为于长隆赢得了国际同行刮目相看和尊敬的原因之一。    走出去,请进来。由于他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与影响,任期内争取到许多国外的经费,用于培养研究所的学术骨干,每年都有年轻的医护人员到国外学习进修,这一举措,不仅大大提高了研究所的学术水平及医疗、护理质量,同时也调动了年轻人工作的积极性,为在这样一个团队里工作感到有奔头,有希望。在人员流动已成为一种常态,研究所里却没有一个人想流动出去,这里的和谐氛围令同行羡慕。于长隆,1999年、2004年两次评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技先进工作者;获中央统战部和北京市委统战部抗击非典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侨联表彰的侨界先进个人等;2008年被授予“2008年奥运会特别贡献奖”。    科研上,获国家体委科技进步奖、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主编“China’s Sports Medicine”、《实用运动医学》、《运动医学》《现代运动创伤学进展》、《膝关节镜手术学》(参编)、《常见运动创伤的护理和康复》、《运动创伤学》等著作,发表论文170余篇。    目前兼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央党校院区院长,北京奥组委特聘顾问,中央保健局特聘专家。北京2008年奥运会首席康复师。社会兼职: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北京市人大常委,美国匹兹堡大学骨科名誉教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运动医学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微创杂志》副主编,《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    “科学研究是几代人的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自己在科研上取得的成绩,于长隆不居功自傲。他说,每一点进步都是所里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2008年底从所长位子上退下来的于长隆步履依然是快速而坚定的,尽管不再做行政工作,他还是希望在有生之年为运动医学的学科建设作更多的贡献。他说,恩师曲绵域教授就是运动医学研究所的一盏明灯。   

  敖英芳教授(2008年新任研究所所长) 

    敖英芳,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1997年9月任研究所副所长主管医疗工作,2008年12月任所长。   敖英芳不是一个善于辞令的人。他曾经任过两届研究所支部书记(1997年6月-2001年6月),曾任过北医三院院长助理、副院长(2001年3月-2005年6月)“本分,务实,努力”这是他做人的信条。过多的理论堆砌、言不由衷的高调说教不是他的风格。从医27年的敖英芳无论做医生还是当领导,“本色人生”是他的真实写照。   作为研究所的党支部书记,他的搭档,前任所长于长隆教授对两人在全所工作上的配合赞赏有加,党政管理珠联璧合,在他们的领导下,研究所深具向心力、凝聚力。人气、心气积极向上。    抓党务,敖英芳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基层支部要有凝聚人心的作用。他认为,基层党支部可以用每个党员的学术地位和实际价值来影响群众,实打实地形成感召力量。支部是根基,而根基最终还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上,光说教不行。学科不发展,党员的形象树不起来,党员自身业务不精,作风疲塌,说空话,说大话,管理上不去,老百姓怎么向你学?学什么?60多人的运动医学研究所,22个是党员。他领导的运动医学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敖英芳的临床专业是运动创伤,关节镜微创手术是治疗关节运动损伤的良好技术保障与平台。在他抓研究所医疗工作期间,抓医疗质量、重视新技术应用与开展、积极开展关节镜微创外科技术。初步统计,他领导的关节镜外科团队已完成关节镜微创手术超过20000例,仅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一项就已超过5000余例。同时注重微创外科技术临床工作与培训平台的建设,并使之成为中国内镜(骨关节)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以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为代表的中国关节镜外科被世界同行称之为“后来居上”。    敖英芳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膝关节损伤、韧带与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与重建。作为全国运动创伤外科与关节镜微创外科学术领域的带头人,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8名、博士研究生11名,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主编专著有《膝关节镜手术学》、《运动创伤手术操作与技巧》,副主编有《实用运动医学》、《骨科手术学》,参编《关节镜手术学》、《现代运动创伤学进展》、《外科学》、《中学百科全书》等多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2006年荣获第九届吴阶平医学奖—保罗·杨森药学奖一等奖(运动医学)。敖英芳现任国际关节镜学会委员、亚洲关节镜学会副主席(候任下届主席)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兼下肢学组组长、中国运动医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兼运动创伤学组组长、全国关节镜外科学组副组长兼秘书长、北京市关节镜外科学组组长。兼任《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骨创杂志》副主编、《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中国骨科杂志》编委。    怎样看待运动医学专业?针对运动员的诊治,敖英芳这样陈述了自己职业的份量:往往关键时刻,你稍稍保守,把病情估计过重,很有可能断送的是一个世界冠军的诞生;反过来,你如果稍稍注意不到,没有给予治疗,继续的训练和比赛就很有可能出现严重损伤,将会毁了一个运动员的终生。敖英芳是自觉负重的人,他时刻把职业操守和专业水平摆放在与运动员职业生涯紧密相关的位置上。    如何看待个人的成绩?敖英芳认为:“过去的工作很重要,我们可以从中很好地总结经验。但是过去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今天的责任和明天的使命,这是关键。人要学会自觉地‘归零’。”    个人的成绩属于历史。敖英芳将与新一届研究所领导班子一同带领全所职工,在挑战中前行,为中国运动医学的发展续写新的篇章。  

抓手——打造强势学科是关键

    运动医学研究所历经50年发展,学科方向明确,目前有运动创伤、运动康复、运动营养和医务监督四个专业。     运动创伤

     运动创伤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相关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竞技体育的要求不断提高,群众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交通伤增多,运动损伤日益多见。关节伤病是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多发病。    研究所的运动创伤专业由运动创伤病房、实验室和门急诊组成,工作内容涵盖临床、科研和教学三部分。临床工作以治疗专业运动员、演员和全民健身运动中出现的运动创伤为主,并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关节镜手术。目前,关节镜手术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绝大多数的关节手术都可以在关节镜下完成,由单一应用于膝关节发展到治疗肩、肘、腕、髋、踝、距下及其它小关节的运动损伤,从单纯诊断发展到可以应用关节镜治疗各种复杂性运动伤病。研究所目前年门诊量达60000余人次,病房床位68张,年手术量3400例,并逐年增长,仅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每年已经超过1000例,居全国首位。研究所在膝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修复移植,关节软骨修复,肩、肘、足踝伤病的修复重建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科研工作的核心围绕着运动创伤和修复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其中在软骨损伤病理、软骨细胞培养、软骨细胞分化和反分化、软骨损伤和修复及其与生长因子、胶原基因和癌基因表达的关系、韧带损伤及修复、末端病等方面的研究都在国内外处于领先的地位。异体肌腱及异体半月板组织库的建立,使异体韧带重建和异体半月板移植技术日益成熟。

运动营养生化

    运动营养学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运动营养学是研究运动员的营养需要,利用营养因素来提高运动能力,促进体力恢复和预防疾病的一门科学。    营养生化研究室于1960年由陈吉棣教授主持成立,是我国第一个运动营养研究室。主要从事运动员营养、生理、生化研究(文革期间曾中断),常下国家专业运动队开展工作。在国家和省市优秀运动员及业余体校青少年运动员中,进行了运动员的能量代谢、运动性贫血、快速减体重和长期控体重、运动时的合理补液和运动饮料、运动员的微量元素营养、营养因素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和机理、运动员高血脂、运动与免疫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对不同运动项目、不同性别运动员的营养需要及特点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2001年制定了“推荐的中国运动员每日膳食营养素和食物适宜摄入量”和“运动员膳食指南”。陈吉棣教授在运动员营养保障和合理应用营养措施改善运动能力的有关工作在我国的体育实践中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990年初,营养生化研究室在陈吉棣教授的带动下又开辟了运动、营养与慢性病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进行运动或体力活动引起的生理生化、代谢反应和营养需要量变化,运动与合理营养结合对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作用及机理。目前主要从事运动员营养、通过膳食和营养措施提高运动能力、延缓疲劳、促进恢复;运动、营养与肥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人体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等研究。    获国家体委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及三等奖多项。研制开发的猕猴桃运动饮料获国家体委中国运动营养金奖,用于第24届和25届奥运会;研制的山楂降脂饮品转让投入生产,服务大众。1994 年主持起草了运动饮料标准(GB15266),2006年主持修订该标准。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 收录22篇。2002年陈吉棣教授主编了我国第一部《运动营养学》专著;参编国内外专著多部。他于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后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2年开始招博士。至2008年,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14名,硕士18名。

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那种只注重“治病保命”的医疗观念已落后于社会的需要,人们更关注的是如何提高患病后的生活质量。康复医学是应用医学措施,治疗因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使患者的功能尽可能恢复到最大限度,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临床医学分支。    运动医学研究所康复医学中心源于五十年代的北京大学运动医学本学科康复研究室,以运动创伤康复为基础及特色,逐步发展为集医、教、研为一体,在运动创伤及骨科康复、脑卒中康复和心脏康复几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康复中心,尤其是运动创伤及骨科康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康复中心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合作成立中荷康复中心,引进欧美等先进国家的康复理念创立骨科—康复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已经广泛开展了运动创伤及骨科疾病的康复治疗,走进运动创伤、骨科病房,开展围手术期的康复教育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康复中心是我国第一批康复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每年定期举办全国骨科康复学习班及康复医学进修班,传播及交流康复治疗、管理经验以及骨科—康复一体化的理念和工作模式,推动了国内康复医学尤其是骨科运动创伤围手术康复的发展。同时康复医学中心完成或承担的基金项目和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级以及其他科研基金项目8项,并获部委级科学进步奖5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编辑出版专著及教材16部。

医务监督    运动医务监督是通过应用医学知识和手段,保护参加运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保障集训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正常进行,为发挥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成绩服务。    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医务监督专业主要是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处理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遇到的各种医学问题包括运动性疾病,如过度训练、过度紧张、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血尿、心律失常、运动性哮喘、运动性胃肠综合症、运动员低热、运动与晕厥、运动中暑等的防治,消除运动疲劳,运动伤病后训练安排,运动卫生,运动员选材等。研究室曾诊治过很多优秀运动员,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型运动会以及国际比赛的医学服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在运动心脏形成机制、运动与免疫、运动与猝死、运动抗衰老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这将进一步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医务监督组共获科研基金项目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1项;国家体委科学基金1项;健力宝科研基金1项。获体育科技进步奖共4项;国家体委体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国家体委体育科技进步奖四等奖2项。已培养研究生共9名;硕士5名;博士4名。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主编或参与学术著作及科普读物32册;参与编写辞典4册。

抓手——创新是根本    “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坚持着这种办所理念,瞄准学科前沿,结合中国特色,勇于探索临床新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膝关节手术是主要手术。膝关节外科是在原来膝关节运动创伤临床工作的基础上紧盯国内外膝关节手术技术的发展,并力争在重要领域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目前研究所在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四骨道双束重建,损伤半月板的缝合修补和新一代半月板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利用ACT技术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面积关节软骨损伤,组织移植在膝关节重建修复手术中的应用及严重破坏的膝关节的微创全膝置换方面都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肩肘外科工作自1998年起全面开展,至今已完成肩关节镜手术600余例,肘关节镜手术300余例。目前每年完成肩关节镜手术200例,肘关节镜手术100例。伤病种类包括肩关节复发性脱位,肩袖撕裂,肩峰下撞击综合症,肩袖钙化性肌腱炎,二头肌腱损伤,肩周炎,肩关节周围囊肿,肩肘关节游离体,肘关节骨关节病,剥脱性骨软骨炎,肘关节僵直,网球肘等。许多运动员接受手术后已重返赛场。    1993年,开展了足踝关节镜手术,主要进行足踝关节疾病的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至今已完成踝关节镜手术600余例,距下及跖趾和趾间关节镜手术50余例,踝关节韧带重建手术800余例,跟腱修补重建手术600余例,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足踝伤病术后康复特色。还对足踝部骨折脱位、软骨损伤、韧带和肌腱损伤、滑膜病变、拇外翻、副舟骨及严重足踝部骨关节炎与足踝部关节置换等进行了许多基础研究。多位著名运动员经过足踝部的微创手术及康复不但能重返赛场,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健儿的“护航员”    几代中国运动健儿勇夺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他们的成绩铸就了新中国竞技体育的辉煌,同时也是中国运动医学事业发展历史的见证。运动医学的精髓就是让运动员受伤后能尽快恢复功能,这也正是运动医学的魅力所在,其挑战性相对其他学科也要大得多。    50年来,运动医学研究所从事运动创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尤其重视到运动现场服务,几代专家深入到运动队中,观察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情况。经过长期实践,在运动创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国家体委领导、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欢迎与赞誉。    我国运动医学学科创始人曲绵域定下的下队规矩,几代人始终坚持着,不仅是看伤病情况、查明原因,更要看运动员训练中是否存在问题,避免伤病日积月累。现在,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里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每人每周都必须下队。曲绵域教授常常告诫大家:“医生要诚心诚意向病人(运动员)学习,他们是我们的老师,有些伤病的治疗经验是运动员冒着生命危险创造的。”    一位我国著名举重运动员胸腰部有四个椎板骨折,当时大家都认为有此伤者运动生涯已经结束,可这位运动员伤后却顽强训练,接连6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这无疑给运动医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自此,举重、体操、足球守门员、羽毛球等患有此伤者都被开了训练和比赛的绿灯,不少还拿到世界冠军。另一位著名举重运动员因意外损伤,造成颈椎第一节脱位达9毫米,全身瘫痪。一般情况下,这种损伤,必须用手术治疗。曲绵域率领专家组经过反复分析、论证,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用牵引和石膏固定法,几个疗程下来,这位运动员也奇迹般地康复痊愈了。     正是他们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后的科学决策与诊治,保证了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比赛任务的完成。陈镜开、袁伟民、蔡振华、张健、高健、李宁、李小双、娄云、张蓉芳、李玲蔚、郎平、孙晋芳、李小鹏、邓亚萍、姚明、李楠、王楠、张怡宁、郭晶晶、赵宏博、陈中、冼东妹、赵宏博、赵蕊蕊等运动员与教练员都在这里接受过专家的精心诊治,摆脱了病痛的折磨,重新走上赛场,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曾屡为我国运动员创佳绩保驾护航的运动医学研究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奥委会、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于长隆教授成为北京奥组委顾问,北京奥运会首席物理治疗师。田得祥教授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医务部6名专家之一。    在奥运赛场,运动医学研究所在奥运会上负责足踝外科、运动创伤病人的诊治。通过与各国队医在急救、语言沟通等方面的协调配合,保障运动员伤病能得到及时救治。    另一支入驻奥运村的医疗保障队伍就是于长隆教授率领的康复队伍。他们为各国运动员提供理疗、按摩、针灸等中西医兼备的康复手段,帮助运动员迅速恢复竞技状态。    事实上,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中国的每个有望夺奖牌的奥运选手身后,都有一个“医学加强班”。运动医学研究的专家即参与其中,直接服务于这些奥运运动员。田得祥教授曾任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医疗组专家组组长;曲绵域、田得祥、于长隆等多名教授在多届奥运会被聘为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医疗组专家。    北京奥运会结束不久,国家体育总局致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感谢信中写道:“在不久前结束的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顽强拼搏,勇夺9金,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为祖国争得了巨大的荣誉。多年来,北医三院一直大力支持中国体操发展,积极为中国体操队提供优质、积极的医疗服务。正因为有你们的支持与配合,中国体操队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曲绵域、田得祥、于长隆、敖英芳四人获得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颁发的“特别贡献奖”。    “我们扣下的每一个球都有医生们一份功劳。”著名排球运动员郎平的这句话代表了广大运动员的心声,他们感谢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的专家延长了他们的运动生涯,为他们高举金牌护航。 

结 语    50年,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50年,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为中国运动医学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今天,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中国,自主创新是民族振兴的强大支撑和现代化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这是时代赋予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面临的挑战。随着国家“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项宏伟计划的开展,运动医学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伴随新世纪席卷而来的信息技术革命和生物科学技术革命也为运动医学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技术性伤病,指导群众体育,应用体育锻炼加速伤病后的功能恢复以及防治运动不足病和老年病等成为运动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任重道远。  

(本文作者:宣传部   傅冬红)(致谢:运动医学研究所曲绵域、于长隆、敖英芳、高云秋教授,以及所庆工作人员王健全、陈文庆、李小文等)

作者: 2009-4-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