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校园动态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农民健康百村工程”基层行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
摘要:7月8日,以“关爱农民基层行、青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农村健康百村工程”大型医疗服务活动分别在淮安市盱眙县中医院和盐城市响水县南河镇中心卫生院正式启动。该项工程由江苏省红十字会、《农民日报》江苏记者站、共青团江苏省委《风流一代》杂志社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07年联合发起,以“关爱农民健康......

点击显示 收起

 

7月8日,以“关爱农民基层行、青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农村健康百村工程”大型医疗服务活动分别在淮安市盱眙县中医院和盐城市响水县南河镇中心卫生院正式启动。该项工程由江苏省红十字会、《农民日报》江苏记者站、共青团江苏省委《风流一代》杂志社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07年联合发起,以“关爱农民健康,共建和谐社会”为宗旨开展医疗服务等活动,至今已走过泗阳卢集镇、睢宁邱集镇、安徽五河县、河北景县、河南开封顺河回族区等省内外19个区县,直接服务农民群众62900余人,其中直接医疗服务28316余人,培训基层医护人员870多名,捐赠药品、物资总计66.8万余元,建设基层医疗合作单位8家,志愿者小分队直接深入4省19个县、乡和行政村149个,投入专家志愿者360余人次及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家坡、泰国、秘鲁、美国、马来西亚、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志愿者2100余人次。

此次“农村健康百村工程”医疗服务团组织了20人的专家团队和100余名的青年志愿者走进盱眙和响水,送去健康、提供服务、播撒仁爱。服务团在两地开展了大型义诊等活动,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领导和专家与当地政府及卫生部门、医院深入交流、洽谈基层医疗服务合作项目,专家志愿者们以义诊、会诊、讲座和业务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医疗服务工作,青年志愿者们以医疗服务、健康宣教、中医药文化展示体验和送医药下乡等方式为两地民众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传播了中医药文化,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健康梦托起中国梦

近年,社会医疗服务需求呈井喷态势,群众“看病难”问题困扰着政府、社会和医院。参加“农民健康百村工程”启动仪式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涤平说,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切实问题,除了需要相关部门在资源配置和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外,还要培养高质量的医药人才,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能力,同时还要医疗机构和单位主动出击,将优质的医疗资源通过有效途径倾斜到相对落后的地区,比如开展大型义诊、送医送药送技术等活动。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onmousewheel="return zoom_img(event,this)">

我校党委陈涤平书记(左三)、江苏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潘宗白(右三)、淮安市委副书记练月琴(左二)等领导启动“医桥工程”新媒体医疗咨询服务平台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onmousewheel="return zoom_img(event,this)">

我校副书记、副校长王长青教授(前排左一)代表“农民健康百村工程”医疗服务团捐赠药品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onmousewheel="return zoom_img(event,this)">

我校翟天灵副校长(前排右一)代表“农民健康百村工程”医疗服务团捐赠药品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医疗服务团队中有许多都是业内知名的专家,这些优质的医疗资源到地方“把脉问诊”是以切身行动支援地方医疗、关爱基层群众的健康。7月8日一大早,百余名大爷大妈就在位于盱眙县中医院医院门诊大厅排起了队,等候省城来的医疗专家帮他们义诊。在响水县南河镇中心卫生院,通过口口相传慕名而来的老百姓更是将卫生院挤得水泄不通,卫生院的大厅内显得异常的闷热,老百姓们即使汗流浃背依然不愿放弃排队等候,基层百姓们就诊看病的强烈愿望可见一斑。三天内医疗服务农民群众2600余人次,仅义诊就诊超过1200人次。除此以外,“农村健康百村工程”还向两地中医院和卫生院捐赠了价值18万元的药品,签订了1份医疗合作协议,开设了2场医疗技术培训和2场中医养生大讲堂。为长期、持久、便捷地服务基层群众,本次活动还在盱眙开通了“医桥工程”新媒体医疗咨询服务平台,架设起医患沟通的桥梁,使老百姓能有机会享受到更多的专家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健康养生资讯。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onmousewheel="return zoom_img(event,this)">

活动现场

以富民梦夯实中国梦

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里刨食。他们的梦想就是住楼房、坐轿车、有钱花,生活得更美好。作为远离城市、乡镇的偏远农村,要实现这个梦想谈何容易。“种药材是最好的致富门路,去年我种的3亩丹参,收入了差不多8000元”,一位盱眙县桂五镇的种植中药材的村民脸上堆满笑容。他听说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前来开展中医药种植和药材鉴定的讲座,一大早就赶到县城来听课,他说,“今年,我种了8亩地的药材,现在长得很好,这次专家来盱眙实在难得,一定要听听专家的建议,向专家请教一些问题。”。

盱眙中药材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蜈蚣、 灵芝、黄精、猫爪草等珍稀名贵药材和丹参、山楂、桔梗、柴胡、白头翁等常规药材。响水县七套乡有着“杜仲之乡”的美誉,两地中药材资源如此丰富和知名,如何充分利用中药材资源为农民增收既是当地政府要考虑的,也是亟需高校支持的。本次“农村健康百村工程”专家组成人员中巢建国、张瑜、邹立思三位是中药植物培植、中药资源与开发和中药鉴定方面的专家,三位专家在盱眙、响水两地开展了3场中药知识讲座,为百姓倾情讲授了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及药材品质的鉴定,吸引了一百余名中药种植农民和有意向者的参与。一些参与者说,经专家的指导和点拨,种植期间的问题很快解决,通过活动他们与专家建立了联系,以便在日后的种植期间有问题随时请教专家,有些人听了专家的讲座萌发了种植中药材发家致富的念头。“农民健康百村工程”通过系列的种植、培植讲座和建立联系,引导和帮助农民种植经济作物,为富民梦奠定了基础。

以科学梦引领中国梦

时至今日,中医药的科学性还存在着争论,有些人对中医存在着偏见,认为不科学和无效要求“废止”,而另外一些人过度迷信中医药,将一些糟粕当做“中医药”来看待和利用。这些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和认识,事实上,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其地位、作用及科学性不容置疑。如何引导普通民众认识了解真正的中医药文化,是“农村健康百村工程”专家和志愿者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和任务。

“农村健康百村工程”的系列活动中专门开辟了“中医药文化体验区”。专家和青年志愿者们在现场为一些病患者针灸推拿、拔火罐刮痧、针刀治疗,请患者现身说法,体验感受中医的效果和作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中医药的各种施治和药效告诉患者,并通过中医药和西医药的对比来说明两者的“各有所长”但都具科学性的道理,让参与义诊和接受志愿服务的农民了解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可信性。服务团在两地专门为近百名小学生作了两场题为“探秘神奇的中药世界”的讲座,通过对当地老百姓身边可采集到的常见中药材的介绍,如强肾乌发的何首乌、凉血止血的小蓟、治小儿腹泻的蒲公英等,带领小朋友们认识中药材、理解中药的科学性、领略中药的神奇魅力,讲座激发起他们浓浓的兴趣,使他们从小相信中医药科学,在他们心中播洒下了“中医药科学的种子”。活动中义诊专家们还对那些打着中医药的旗号的江湖术士和秘方偏方予以分析,向前来就诊的病患者“以正视听”,努力还中医药“清白”。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onmousewheel="return zoom_img(event,this)">

药学院张瑜副教授为当地少年儿童上题为“探秘神奇中药世界”的中药科普课

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在活动中共发放了养生和健康保健宣传资料2000余份、药茶药粥1000份、中药香囊1000个和中药材种子800份,深入到了6个行政村做了健康知识宣讲和健康医疗咨询,引导村民们科学养生保健,为基层的医疗建设和农村的科学文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短暂的盱眙和响水之行在一片紧张、忙碌中度过,尽管专家和青年志愿者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漫步淮河岸边,没有来得及领略开山岛的风景,但每一位参与活动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那微笑背后是为“中国梦”做贡献的满足、是医者仁心的大爱与和谐,这就是“农民健康百村工程”中那些“百村人”的真实写照—-“大爱行于阡陌,真情播撒人间。”

 

作者: 校团委 2013-7-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