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学教育校园动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仁济抢救一名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

来源:仁济医院
摘要:因为仅仅一周前,这位外籍患者曾因急性肺动脉栓塞而命悬一线,后经仁济医院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最终转危为安。经120急救车送至仁济东院急诊室,心电图检查发现有明显异常,究竟是心梗还是肺动脉栓塞,一时无法明确。由心内科主任何奔教授、杜勇平副教授等组成的医疗小组在患者拒绝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肺动脉造影的情况下,根......

点击显示 收起

    近日,一对母女不远万里从大洋彼岸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在东院心内科监护室,她们一边为能与刚从死亡线上被救回来的丈夫(父亲)得以重逢而庆幸,一边不停地对全体医护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因为仅仅一周前,这位外籍患者曾因急性肺动脉栓塞而命悬一线,后经仁济医院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最终转危为安。
    今年58岁的雷先生(化名)是一名就职于本市某外企的美籍德裔工程师。据病史反映,他于入院前两天出现活动后气急,伴有全身乏力,并且进行性加重。11月6日,雷先生(化名)出现胸闷难忍,因双眼发黑而晕倒一次。经120急救车送至仁济东院急诊室,心电图检查发现有明显异常,究竟是心梗还是肺动脉栓塞,一时无法明确。仁济医院马上为其开通了急诊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其办理完所有住院手续,住进了心内科病房。住进病房不久,患者病情急转直下,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两鬓的白发被汗水浸透,氧饱和度下降至80%,并且伴有顽固性的低血压,虽经大剂量升压药物治疗,血压也只能维持在80/50mmHg,陷入昏迷的雷先生(化名)生命岌岌可危。
    针对患者病情,医院马上组织了院内相关科室会诊。由心内科主任何奔教授、杜勇平副教授等组成的医疗小组在患者拒绝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肺动脉造影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病情,并且结合心电图检查和血液化验结果,及时确立了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并果断地决定为病人实施溶栓治疗。
    晚上九点,患者的病情开始出现转机。虽然血压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病人的氧饱和度开始上升,逐渐提高到了93%,神志也开始转清。提示存在于雷先生(化名)体内那致命的栓子可能开始“融化”。
    11月7日凌晨3点,昼夜奋战的医护人员终于看见胜利的曙光。床边的监护仪上那醒目的数字提醒着大家——氧饱和度100%,血压100/60 mmHg,病人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神志清醒,呼吸平稳,一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溶栓抢救治疗宣告初步成功。
    后经进一步CT检查,发现患者存在双侧肺动脉栓塞,并且栓塞的面积相当大,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据何奔教授介绍,此类重症肺栓塞死亡率极高,大约十分之一在发病一小时内死亡,余下的仍有三分之一的病人会在接下来的抢救过程中死亡。
    近日,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巩固治疗,患者已顺利出院。

作者: 2007-1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