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今天我的身份不是校长”——饶子和老师授课记

来源:人民网
摘要:这是校长、中科院院士饶子和的“生命科学前沿知识”课程。南开大学正在接受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校长自然很忙。但饶子和说:“今天我的身份不是校长,是教师。”简短的开场白,同学们笑了,“饶老师”直奔主题。...

点击显示 收起

        南开大学第四教学楼的大教室,10月16日上午坐满了学生。这是校长、中科院院士饶子和的“生命科学前沿知识”课程。  

        南开大学正在接受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校长自然很忙。但饶子和说:“今天我的身份不是校长,是教师。”  

        简短的开场白,同学们笑了,“饶老师”直奔主题。  

        “生命科学前沿知识”是饶子和在南开生命科学学院牵头开出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自上学期开设以来,很受欢迎,经常有其他专业的学生慕名而来。本学期,这门课限选50人,今天却有100多人听讲,整个教室都坐满了。  

        主讲教授之一张金红说,课程计1个学分,分18节课,饶子和为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还包括原副校长耿运琪、学校特聘教授陈强、长江学者刘林、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沈月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佺,还有两位年轻的副教授潘皎和周卫红。  

        几位主讲教授分别讲授病毒分子生物学、生物传感技术、再生药物、炭疽腺苷酸环化酶、致病菌、细胞凋亡、结构基因组学等专题。考试方法是学生就感兴趣的专题提交1篇论文,涉及哪方面内容就由哪位教师审阅并给出成绩。  

        结构生物学家饶子和的专题为蛋白质结构。今天,他提前十分钟抵达教学楼。路过一楼的一间教室,发现教育部评估专家、武汉大学副校长李文鑫在听另一门课。两位校长隔着人群互相示意后,饶子和立即上楼,来到自己的教室。他的课件已在等待,反复播放着一个病毒结构的动画,展示蛋白质怎样相互识别。  

        他面带微笑看着学生,脱下西装,戴上眼镜,拿起激光笔,自如地进入授课状态。  

        “我的办公室放着一只足球”,饶子和用激光笔指着这个动画,说:“有人问我是不是因为喜欢踢足球。我说,我是喜欢看足球。把足球研究好了,就知道病毒的对称性。”有人会心地笑起来。  

        饶老师的讲课风格很轻松,大家也听得放松,入神。讲到自己的研究组解析的SARS病毒的结构,饶子和指着大屏幕说,有人认为它比北京奥运会的“鸟巢”还要漂亮……哗——同学们都笑了。  

        结合自己的经历,饶子和告诉这些大都来自二年级的学生,科学研究很磨练意志,有时候工作多年还是一无所获。但这些年也许可以比作磨刀,刀磨快了,就能砍柴。  

        他把早期“小作坊式”的研究比作小巷里骑自行车,后来发展成为公路,再后来是高速公路,向“大科学”发展。“不同科学发展进度不一样的,但总的进程都是越来越依靠团队和学科交叉,把国家需要与个人探索结合。”  

        课间休息时,饶子和走到学生当中,不停地答疑解惑,还向他们介绍学校的本科生公派出国“百人计划”。他鼓励一位提问的男生多念一些文献,并说:“前沿课怎么讲?老师要讲点教科书上没有的。”  

        随后,他来到讲台上,再次向全体同学阐述:“讲课有两种,一种是系统地研究教科书,还有一种是讲教科书上没有的,这两种都是很重要的。我们是前沿课程,大家谈一谈兴趣,蛮有意思。”  

        在这门课上,不仅有“当代生物学的三个层次”“中国结构生物学发展”等知识,也有科研的新方法。饶子和一再强调:“我提倡大家逐渐培养自己的生物学思想,加强对生命科学的理解。”  

        针对是否具有生物学思想,他还提出了检验标准:“如果生命科学不同学科的讲座你都能听懂百分之三十到四十,而且每个你都能问一个问题,就表明有了生物学思想。”  

        “以后,听到生物学里面的学术报告,千万不要借口不是自己的专业,就说听不懂,不想听。”  

        饶子和说,“好多东西做出来感觉到蛮好,可做的时候不可想象,也不敢想。但是,我还是主张,做科研要有点野心。”  

        “饶老师”拖堂了——讲完这节的内容后,下课时间已到。他又单独起组织20多名已被免试推荐为研究生的学生,鼓励努力学习,早日树立自己的生物学思想。他还向这些学生推荐生命科学学院的师资,希望他们与老师加强沟通,科学地选择导师。  

        饶子和说:“做老师的,都希望要最好的学生。”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