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梁伟印象

来源:科学时报
摘要: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里,研究生们正讨论各自导师,其中一位便是研究员梁伟。有6项治疗癌症的发明专利梁伟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从事肿瘤药物的研究工作。一项是用于改善姜黄素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学生们说。...

点击显示 收起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里,研究生们正讨论各自导师,其中一位便是研究员梁伟。《科学时报》记者当即便希望联络采访,然而他去武汉了。这是怎样一位导师呢?

有6项治疗癌症的发明专利

梁伟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从事肿瘤药物的研究工作。2004年自美国回国,参与组建国内第一个蛋白质与多肽药物实验室,以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主攻方向,开展相关研究。

2007年,他在美国《肿瘤研究》上发表题为《磷脂—阿霉素自组装纳米胶束促进对肿瘤的渗透性》的论文。这一研究首次证明:包载阿霉素的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纳米胶束,可以选择性地在肿瘤组织蓄积并渗透到深层肿瘤组织中,同时能够提高肿瘤细胞内药物的浓度,从而显著增强阿霉素的细胞毒性、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和降低药物的毒性。

基于这类研究,他和同事合作,先后取得了与治疗肿瘤相关的3项发明专利。一项是用于改善姜黄素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一项是一种新型的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包载前列腺素E1的纳米微粒给药系统;还有一项是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包载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纳米胶束制剂。前两项被授予了中国发明专利,后一项被授予了美国发明专利。除此之外,他还有3项治疗癌症的发明专利。

“我们对他的研究方向很有兴趣,与人类健康相关,具有应用价值。我们很向往这样的研究,希望自己将来有所作为,所以报考了他的研究生。”学生们说。

责任和热情催人奋进

“几年研究生生活下来,我们幸运的不仅是有机会接触并开始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位很负责任的导师。”学生们说,今年国庆节的7天假期,梁伟天天埋在实验室。

“他对我们的课题比我们自己还上心。”一位女生说。

“国庆节那天,晚上7点了,我们学生都过吃饭了,他却边啃着萨其马,边与我们讨论课题的进展。”

“前段时间他感冒了,也天天在实验室。说实话,我们做学生的,病了还能请假休息,可他从不请假。”一位男生补充说。

“再说一点小事儿吧。今年4月份,他在武汉人民医院作药物的临床调研,只有一天时间回北京。就在这一天,他找每个学生讨论不同课题的进展,讨论中要找出我们实验中的问题,还要提出下一步建议或意见。记得那天谈完后,他就倒在沙发上,累得筋疲力尽!”

学生们感慨:“梁老师已经有很好的业绩了,还那么拼命,我们怎么会玩儿呢?”

严格证实实验中的新现象

如果实验中出现很有意义的现象,梁伟会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去验证。

有学生介绍,他在做一个药物的载体,载药后,同样剂量下有一种载体疗效更好。当学生发现这种机制后,梁伟要求学生用4种不同方法去验证新现象的存在。这个学生不得不分别使用质谱定量方法、影像学方法、流式细胞数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去验证。

目前,他的一个博士生在开展天然小分子与肥胖的关系研究,梁伟要求他每一个实验过程都必须严格执行,丝毫不得马虎。

在取得部分数据后,梁伟不仅会看新数据,还会亲自与原始数据进行对照。他要求学生做到每个数据都保存几份,如在使用小鼠做实验的过程中,对小鼠身体的指标有严格监控,每周要为小鼠称体重2~3次,包括每一次饮食量和饮水量,并要准时准点。

“如果我们的文章能够发表,全部数据都一定出自自己之手,而非引用。”该学生说。

梁伟虽然属于拼命三郎,然而他鼓励学生多做户外运动,要关注社会发展和变化,并有自己的业余爱好。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