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健康快讯

单位容留吸毒者拟最高罚款10万!

来源:health.china.com
摘要:本报讯单位容留他人吸食毒品,将被处以高达10万的罚款。草案规定了对容留吸毒者处罚措施。容留他人吸毒个人,未构成犯罪,处10日至15日拘留,并处3000元罚款。情节轻微,处5日以下拘留1000元以下罚款。...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讯 单位容留他人吸食毒品,将被处以高达10万的罚款。昨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首次审议禁毒法草案,草案中明确规定上述内容。
  
  依据草案的规定,吸食注射毒品,将接受治安管理处罚,但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的,免予处罚。而且,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强对可疑毒品犯罪资金的监测,部署禁毒反洗钱工作;各级金融机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可疑毒品犯罪资金流向。
  
  草案规定了对容留吸毒者处罚措施。容留他人吸毒个人,未构成犯罪,处10日至15日拘留,并处3000元罚款;情节轻微,处5日以下拘留1000元以下罚款;介绍买卖毒品,处5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如若缉毒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走私、贩卖毒品等行为,将被从重处罚。
  
  根据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开办戒毒康复场所,戒毒人员自愿前往生活、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社会各界不得在戒毒人员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有所歧视,否则,一旦造成损失,就将承担赔偿责任。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应将禁毒宣传教育纳入有关课程。
  
  草案还对娱乐场所,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禁毒工作做出相应的规定,并明确了处罚措施。对于戒毒脱瘾治疗机构,草案也制定了相应的审批和监管要求。涉嫌吸毒者可强制尿检隔离期内脱逃将强制戒毒
  
  草案规定,多次注射吸毒、拒绝社会帮教戒毒、在社会帮教期间复吸等四类人,将被送入各省份隔离戒毒所戒毒。但不包括怀孕、正在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14周岁以下三类吸毒人员。戒毒期限最长可延至12个月。被隔离戒毒人员如不服,可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凡在隔离戒毒期间逃脱者,以及解除隔离戒毒后复吸者,将被强制接受更为严厉的强制性教育矫治戒毒。解除隔离戒毒、强制性教育矫治戒毒后,戒毒人员3年内,不得脱离由直系亲属、所在单位、居委会组成的社会帮教机构。
  
  此外,对于涉嫌吸毒人员,公安机关可进行尿样等人体生物样本检测;被检测者如拒绝,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将接受强制检测。解除隔离戒毒、强制性教育矫治戒毒人员,也应在3年社会帮教期内,定期接受人体生物样本检测。火车站未禁毒主管可罚五千娱乐场所应定期巡查
  
  草案将“娱乐场所”单独列出,规定娱乐场所应在显著位置,悬挂禁毒警示标志,并建立巡查制度,检查场所内聚众吸毒行为。场所从业人员为客人提供吸毒条件,即使不构成犯罪;管理人员未制止、上报公安机关场内吸贩毒行为,都将接受文化、公安机关处罚。
  
  草案还规定了容留他人吸毒等行为的处罚措施。
  
  容留他人吸毒个人,未构成犯罪,处10日至15日拘留,并处3000元罚款;情节轻微,处5日以下拘留1000元以下罚款;如果是单位,罚款额度将达万元至10万元。如若缉毒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走私、贩卖毒品等行为,将被从重处罚。
  
  此外,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机场、旅店等单位,应开展禁毒宣传教育,落实防范措施。否则,直接责任人、主管人员将被处以500―――5000元罚款。其范围内发生涉毒行为,未及时报至公安机关,主管人员也将被处500―――5000元罚款。戒毒药品不得打广告开办戒毒治疗业务若未审批可究刑责
  
  按照规定,所有戒毒脱瘾治疗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所用药品、器械、方法,不得打广告;收取费用必须执行价格主管部门、卫生机关的标准。
  
  如因医疗机构疏于管理,造成正在戒毒人员变相吸毒,或其擅自离开,而医疗机构没及时上报公安机关,情节严重者,医疗机构将被停业整顿;医疗机构如向正在戒毒者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直接责任人将被吊销执业证书,处2000元至万元罚款。今后,开办戒毒脱瘾治疗业务,必须经过审批,否则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未构成犯罪,违规机构将被取缔,并处非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
作者: 2006-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