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健康快讯

高校开设“死亡课程”防自杀 要到殡仪馆实地感知

来源:红网
摘要:上月,云南昆明一中让高一年级学生集体写遗书之事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赞这是直面生死的教育,也有人忧这会诱导学生寻死。事实上,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汶川地震后出现的群体性心理创伤等都在提醒人们重新审视生命的分量。据不完全统计,广东近5年来已有75名学生自杀,仅今年已经有20名左右的学生自杀。广东高校亦......

点击显示 收起

      上月,云南昆明一中让高一年级学生集体写遗书之事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赞这是直面生死的教育,也有人忧这会诱导学生寻死。事实上,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汶川地震后出现的群体性心理创伤等都在提醒人们重新审视生命的分量。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近5年来已有75名学生自杀,仅今年已经有20名左右的学生自杀。广东高校亦已开始直面这一问题,近年来陆续开设死亡教育课程,省教育厅还斥资300万元对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医进行培训。今天,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邹宇华还将对全省70多位中小学校医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培训。  

  广州大学社科部教授胡宜安的教学方式非常灵活,在课堂上播放佛教葬礼片断,还打算带学生到殡仪馆去实地感知死亡。

  华农广药广大授课有针对性

  要写遗书、立遗嘱、撰墓志铭,还要到殡仪馆、敬老院直面死亡

  在课程中,学生们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现状、生死的内在关系、死亡心理、死亡事件、濒死体验与临终心理,自杀、安乐死与脑死亡及器官移植,死亡尊严与临终关怀、丧亲体验与弥合之道等方面的内容。下一步,学生还要到殡仪馆、敬老院、临终关怀病区等场所去实地感知、考察或实践,略窥死亡面貌。

  每个周三的晚上,广州大学文科东楼123室总是坐满了100多号人,听讲“生死学”。“要重生,又要顺死。不能舍生,也不能忘死。”人文学院的一名女生在自己的书本上写下这样的感悟。

  开课不是要美化死亡

  “自杀的人并不厌弃生命。相反,他们太热爱生命从而渴望生命,盼望扭转不利的局面,好让残缺的生命变得完全。”讲台上,广州大学社科部教授胡宜安讲述着这样的论点。这门课叫做“生死学”,是广州大学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在课程中,学生们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现状、生死的内在关系、死亡心理、死亡事件、濒死体验与临终心理,自杀、安乐死与脑死亡及器官移植,死亡尊严与临终关怀、丧亲体验与弥合之道等方面的内容。

  “为什么要开这门课?现在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太差,自杀事件越来越多。”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邹宇华深有感慨地说。广东药学院今年3月份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死亡教育》选修课,并配有专门的教材《死亡教育》。《死亡教育》由广东药学院专家编写,是大陆首本面向大众的死亡教育课本。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已有5个年级共612名学生参与。

  此外,在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也开设了生死学课程。“开这个课不是要美化死亡,而是解除死亡的神秘性,赋予死亡神圣性,让他们更加珍惜生命,让他们心理更健康。” 广州大学教授胡宜安说。

  写遗书立遗嘱撰墓志铭

  提到死亡,不少人都觉得毛骨悚然,谈死色变。可是这个课偏偏就得往“死”里讲,你听到的每个用语、看到的每个视频,都几乎与死亡息息相关。

  写遗书、立遗嘱、撰写墓志铭,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前来上课的学生都要做。“我们会让学生假设自己已经死亡,然后以旁观者的角度撰写自己的墓志铭。”广东药学院教授邹宇华说,具体操作上,会先让学生用5分钟冥想一下,然后再尝试写下来。

  胡宜安教授曾专门把在台湾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中一段法师立遗嘱的音频资料、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的佛教仪式的葬礼片断在生死学课堂上播放,还曾提到陆幼青和他的《死亡日记》。

      还要到殡仪馆实地感知

  广州市21中作为心理示范学校,生命教育曾以辅导课形式出现过。心理老师李艳月说,学校曾设置这样的情景:“假设在泰坦尼克号上,所有的人都即将面临死亡的威胁,你会先扔谁下去?最后留下谁?如果让你在这个时候写一封遗书,你会写什么……”。不少老师认为,模拟活动可以让学生对死亡心理、死亡体验有初步感知,也能了解内心的真实情感。

  “正确了解什么是死,才能够更好地生”。胡宜安称,他计划下一步让学生到殡仪馆、敬老院、临终关怀病区等场所去实地感知、考察或实践,略窥死亡面貌。

  “上过死亡教育课的基本上不会自杀”

  走进课室,从外表上无法看出选修生死学课程的学生与其他学生有什么区别。那么,是什么样的体验让学生“够胆”选这门课呢?上完课又有什么感触呢?

  广东药学院今年3月份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死亡教育》选修课,并配有专门的教材《死亡教育》。

  选修生死学的有两类人

  记者调查发现,选择生死学或死亡教育的学生有两类,其中占多数的人群是有过自杀的念头或有过失去亲人的经历,而另外一种则是学生对生死学这门学问充满好奇欲了解相关知识。有的学生在作业中提到失去父母或祖辈的丧亲之痛;有的提到听闻母亲生产的惨叫;有的则袒露自己诸事不顺压力过大希望“一死了之”。

  邹宇华教授曾给记者讲述了这样案例。他的一名男学生是同性恋,因爱上一名同性陷入深深的困扰,无法解脱。男生明白自己的性倾向已经定型无可扭转,却害怕放任滥交或进行变性手术,给父母和家庭带来更大的伤害。无法排解,他一再产生自杀的念头,幸而在行动之前写信向老师倾诉。后来,上了相关课程及得到老师的回信后,学生终于平复了心情,放弃自杀念头。

  近年来,邹教授处理过相当多这样因疾病、贫困、压力、就业而有死亡念头的棘手案例。他认为,很多学生选择一死了之是因为没有得到过相关的教育,上过死亡教育课的学生,基本上不会有自杀的问题。

  邹宇华教授称,据非官方的不完全统计,广东近5年来已有75名学生自杀,其中今年已经有20名左右的学生自杀。虽然中国学生的自杀率远比不上欧美等发达国家,然而,“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频发,开这个课已经迫在眉睫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自杀,与现在的社会变迁不无关系。胡宜安称,改革开放以后,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可是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也暴露出来。一方面是大环境的改变,现在很多东西都得靠自己去拼搏,导致个体的生存压力非常大。在物质社会中,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但内心却非常空虚。此外,与过去物质条件差时人们经受的挫折多相比,现在人们承受挫折的机会少了,心理承受能力也变差了。另一方面,家庭结构以三口之家为多,独身子女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思想环境中,缺乏与同龄亲人的沟通和交流,一旦有了自杀的念头却难以排解。

 

      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

  对于大学生来说,当下最迫切的就是就业问题。社会竞争压力大,个别超负荷工作而又无处排遣压抑心理的人也会选择自杀。

  此外,也有专家提到,开展生死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他人的生死经历无法转化成自我的生存智慧。以汶川大地震为例,不少人当时痛哭流涕,也明白到生命的宝贵。然而,这些抽象的灾难体验并没有最大程度地转变为生命的智慧,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行为。一方面人们只是灾难体验的旁观者,没有感同身受,地震之后影响自身的仍是生活的琐事。大事件不能让人系统地正确地认识生死,唯有开展系统的教学能够让人们潜移默化,得到真正的认识。

  谈死亡会否形成轻生暗示

  “生死教育”在不少专家看来是一门应当推行的课程,但招来部分家长的恐惧和不解,甚至有家长担心本有自杀倾向的学生,上生死教育课反而促发其自杀的冲动。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死亡教育”已经进入很多发达国家教育课程,他们让孩子甚至幼儿园的儿童去触碰尸体,了解和直面死亡,并在对死亡的观察中发问,不仅让他们对死亡有科学认识,还能促使更多人为濒临死亡的人提供帮助,减少青少年的意外死亡。    

  学生在上完死亡教育课程之后要写对“生死”的反思,让老师评阅。

  家长:学生陷入其中难自拔

  专家:孩子误读死亡易轻生

  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9位家长,其中过半家长(特别是年纪较大)回答说不理解:好端端谈什么死、写什么遗书,让孩子积极生活岂不更好,为何非得让他们去想关于死的东西呢?学生家长龙女士说,孩子上死亡教育课是否让本来有自杀倾向的学生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据周先生证实,广州就曾发生过某危机干预机构一名主要负责人就是因为研究太深,最后选择自杀。

  对此,李艳月老师回应说,“让你学会点火柴,甚至提供点火工具,但不是叫你去放火。”一直嚷嚷着死的人反倒不是真正会自寻短见,倒是闷不作声、短时间之内行为反常的人值得关注。因此,死亡普适教育非常重要,能让人意识到要珍惜什么。

  胡宜安教授也表示,中国文化中关于死亡话题是禁忌,人们避讳谈,无论是孩子还是行将就木的老人,稍微提提死亡就会被禁止。在家庭中,成人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死亡”,主要是防止他们因目睹死亡或听到死亡而引起焦虑、恐惧和不安。但是,物极必反,过度禁忌使孩子对“死亡”产生好奇,甚至带给他们一些关于死亡的不正确信息,误认为死是一件轻松、随意的事情,甚至可能由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放弃生命,造成很多孩子抗打击能力太弱,家里一旦有亲人去世,有的孩子甚至一度无法从中走出,郁郁寡欢。

  据专家称,产生自杀念头的往往是14~23岁的孩子,他们容易觉得生活无趣,如恋爱处理不好、就业压力大而寻求死亡,他们无顾后果以及给亲人的悲痛。更令人担心的是,孩子处于青春期时候,他们会表现出强烈“死亡本能”,容易把死当作一种浪漫行为,认为是对感情忠诚的表达。青春期中的恋爱,如果处理不好,恋爱失败寻死的事情就不断发生。

  不过,也有专家建议死亡教育要审慎进行,“死亡教育是不是适合所有学生,比方说会不会加深那些经历过家庭悲剧的孩子的伤痛?”胡宜安说,让学生写遗书、墓志铭等也要注意,毕竟让学生感受提前划上生命句号,也是一件残忍的事情。所有的事情有两极化,都有一个度,太钻进去就出不来。” 他认为,死亡教育不能美化死亡,一方面要解除神秘性,让人们了解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是赋予死亡神圣性,不能草率对待。

 

      超六成受访网友赞同死亡教育

  昆明一所中学今年10月在高一年级6个班推出让学生模拟写遗书教育活动,此举引发多方讨论,还有人提出对孩子们进行死亡教育的话题。死亡教育是否应该进行?应该怎么样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这是一个值得关注话题。(摘自某网站调查)

  港台学校早开设生死学课程

  其实,在其他地区生死教育很普遍,且作为先行基础教育纳入课程,与性教育艾滋病教育等地位同等重要。我国台湾地区1997年就成立第一所生死相关研究所,部分大专院校全开设生死学课程。在我国香港,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心灵教育联系在一起,与宗教信仰一同融入人们心灵。

  美国是死亡教育发祥地,其中波士顿有“死亡博物馆”,里面有活着的和死亡的动物躯体,让学生通过触摸感知生存和死亡。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会走进课堂当起教师,和孩子们讨论人死亡时会发生什么事情,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等,模拟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法,体验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者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场模拟“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尽管也有人认为可能会给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但大多数教育专家和家长对此表示支持。孩子们还在家长或老师带领下,到郊外专门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把准备好的五彩缤纷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床榻,送上祝福话语,微笑着目送其告别人世。

  名词解释-死亡教育

  死亡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换言之,它是不可避免。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儿童对死亡问题应该有观察、发问、表达记忆及感受的机会,主要目的有4个:使人们获得死亡的知识;使人们对死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提高人们为濒死病人提供帮助心理的能力;减少青少年的意外死亡。

  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使人们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可以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加深人们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人生包括优生、优活、优死三大阶段,以便使人们能客观地面对死亡,有意识地提高生命质量。

  网友观点

  IP:120.10.188.*

  应该叫“人生”教育,不应叫死亡教育。  

  IP:218.19.*.*

  不知死,焉能知生,没有思考过死亡,怎么知道人生的意义?

  IP:222.93.*.*

  死亡教育不仅可以让青少年了解生命的真实过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命,成年之后以达观和超脱的态度去对待生命过程中的一切际遇,而且会让他们更加尊重和热爱生命。  

  IP:116.227.*.*

  很有意义,知道生命的脆弱才会珍惜现在所有,虽然我们不会时时去想这个问题,但在面临困难和痛苦时会明白世上还有许多东西值得留恋,而不会去直接想到死亡,死亡很容易、很简单,但死之后也就没有痛苦中的快乐,生命的意义是见证、体验、感恩,是哭、笑,谁都逃避不了。

  IP:60.208.243.*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向死而生,可见正确地理解死亡才能更好地善待自己的一生。在这个没有宗教信仰的环境里,很多终极的痛苦无处疏解,很多人一生都在和想象中的可怕的死亡搏斗,生命的质量自然大打折扣。

  在学校里不仅应该有死亡教育,更应该有生命(不是生物)教育,心理学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IP:58.37.202.*

  死亡教育的目的是尊重和珍惜生命,应该被列入早期教育计划。

  这样做的好处是:1. 生命的含义可以尽早被理解;2. 对待生命的态度从小就有正确的认识;3. 从小培养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4. 可以科学地运用和消费生命;5. 这种基础巩固了,晚年时对待生老病死也就坦然了。

  IP:116.19.98.*

  中国现代教育体系还是比较僵化。对于广泛的开展死亡教育,我认为不可行。对于少数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可以个别的开导,并且注意教师传递的内容和方法,真正的是出于一个阳光的目的,指引的是阳光的目标。有这个心力不如多教孩子们在灾害面前的求生技能要好的多。

  IP:222.244.174.*

  进行生命价值教育的方式很多,可以多选择积极方式,死亡教育有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对青少年不利,因为他们还太年轻。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