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流行病与传染病

多方面免疫损伤是SARS重要发病机理

来源:健康报
摘要:日前,由北京朝阳医院王辰教授等完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研究在抗击SARS最为紧要的关头,通过对北京地区的病源、医疗资源与研究资源的整合,取得了多项基础和临床成果,在对2004年新发7名SARS患者的救治中,应用该成果指导治疗,取得了全部存活的成绩。......

点击显示 收起

        日前,由北京朝阳医院王辰教授等完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研究在抗击SARS最为紧要的关头,通过对北京地区的病源、医疗资源与研究资源的整合,取得了多项基础和临床成果,在对2004年新发7名SARS患者的救治中,应用该成果指导治疗,取得了全部存活的成绩。

  该研究在临床诊断上明确提出将发热患者分为“不是、不像、疑诊、临诊和确诊”5个思维层面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对临床诊断与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立了大样本SARS患者临床资料的数据库和标本库,对SARS的临床特征、影响学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临床分期和分型,用于指导SARS的治疗和判断预后。这些成果均被列入卫生部《SARS诊疗方案》。

  课题组还首先揭示了SARS急性期抗体产生的规律,建立了多种SARS—CoV的RNA检测方法,其中SARS—CoV基因芯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完成了系列免疫学研究,发现多方面免疫损伤是SARS重要的发病机理。课题组分离、鉴定了3株SARS—CoV毒株,首次报告了SARS—CoV具有准重的特性,建立了SARS—CoV感染的恒河猴动物模型,为研究治疗药物、致病机理和疫苗开发等搭建了重要的技术平台。他们对10例SARS死亡病例进行了系统的尸检,从病理形态学上揭示了SARS的发病机制,通过对康复期SARS患者随访研究发现,SARS—CoV抗体在发病后24个月仍可持续阳性,但有7.8%的患者抗体转阴,临床情况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 2007-3-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