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流行病与传染病

花斑蚊幼虫可携带登革热病毒

来源:南方日报
摘要:本报讯(记者/袁丁通讯员/穗创卫)得益于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广州今年仅发现20多例登革热病例。但记者昨日从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获悉,该中心在本地白纹伊蚊幼虫中检测出登革热病毒,证明病毒可以交配传播,广州对蚊子的杀灭工作还须加大力度。据市疾病控制中心消杀科副科长严子锵介绍,能够传播登革热的白......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讯 (记者/袁丁 通讯员/穗创卫) 得益于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广州今年仅发现20多例登革热病例。但记者昨日从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获悉,该中心在本地白纹伊蚊幼虫中检测出登革热病毒,证明病毒可以交配传播,广州对蚊子的杀灭工作还须加大力度。

  据市疾病控制中心消杀科副科长严子锵介绍,能够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仍然是广州的优势蚊种,而11月、12月是广州传统的蚊子密度高峰期,加上广州气候温热潮湿,灭蚊工作不可掉以轻心。

  严子锵昨日还首度透露,广州的“花斑蚊”已经证实可以通过交配来互相传播登革热病毒,从而使灭蚊工作难度更大。他解释说,白纹伊蚊传播病毒的过程,主要是蚊子叮咬患有登革热的病人,然后经过体内的病毒蓄积,最后病毒存活在蚊子的唾液腺内,这样当蚊子再叮咬健康人体时,就会把病毒通过自己的唾液传入健康人的血液,从而导致疫情爆发。

  但是,广州市疾控中心近来的实验证实,广州本地的白纹伊蚊不但自身可以终身带毒、而且还可以通过交配来传播登革热病毒。2006年和2007年,广州市疾控中心先后在荔湾逢源街和从化邓村发现2批蚊子幼虫带有登革热I型病毒。其中邓村曾在2006年发生过登革热流行,“这也就意味着病毒不仅存活在成虫体内,还可以通过交配产卵而存活,并且度过冬季。这就加大了防疫难度。”严子锵说,这一发现要求广州市今后在灭蚊工作中,不仅要消杀吸血的雌蚊,还要杀灭不吸血的雄蚊;不仅要杀灭成虫,还要尤其重视翻盆倒罐、清理积水,不给蚊子产卵的机会。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提醒,喜欢种养水生植物的市民应采取措施减少水生植物孳生蚊虫的可能。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种养水生植物的容器中加沙,然后再倒水,保证水面不要高过沙面。对于只用水的容器,应该尽量每隔三五天就换一次水,同时清理水生植物根部。

  他还透露,目前广州市疾控中心正在联系厂家,生产一种“灭蚊包”,届时只需要把茶包大小的药物放入容器中,就可实现半年不孳生蚊虫。

作者: 2007-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