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流行病与传染病

克制住“争第一”的冲动

来源:文汇报
摘要:能在哺乳动物间传播的H5N1禽流感病毒最近在实验室里被“制造”出来,这意味着人类受威胁的可能性加大了。为此,相关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自愿“暂停研究60天”……克制住“争第一”的冲动本报记者许琦敏以前只是偶尔感染人类的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其新变种能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这当然是一个坏消息,而好消息是,至今它......

点击显示 收起

能在哺乳动物间传播的H5N1流感病毒最近在实验室里被“制造”出来,这意味着人类受威胁的可能性加大了。为此,相关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自愿“暂停研究60天”…… 克制住“争第一”的冲动

  本报记者 许琦敏

  以前只是偶尔感染人类的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其新变种能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这当然是一个坏消息,而好消息是,至今它还被“禁闭”在实验室里——这个新变种,是美国、荷兰两个实验室的科学家“制造”出来的。

  最近,这两个实验室的近40名科学家,在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声明,自愿暂停禽流感病毒研究60天,并请全球同行就这项研究的科学意义,以及如何将后续研究的风险降到最低,展开讨论。

  对科学家来说,“抢第一”很要紧,因为科学史只会记录“第一发现者”。但是,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感理应高于对“第一”的渴求。病毒专家、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副所长蓝柯说:“科学的步子太快了。这件事提醒科学家们,在研究中遇到事关人类福祉的风险时,应当及时停下脚步,想清楚后再走。”

  

正面科研的“负产品”

  这两个实验室分别属于美国的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和荷兰鹿特丹的伊拉兹马斯医学中心,都在全球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处于前沿位置。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能否进化出在人类中大范围传播的能力”,是这两个实验室近年关注的课题。最近他们用这种病毒感染雪貂,发现病毒在繁殖几代之后,竟然史无前例地拥有了在雪貂这样的哺乳动物中传播的能力——显然,这意味着禽流感病毒威胁人类的可能性加大了。

  去年12月20日,美国生物安全咨询委员会(NSABB)要求《自然》和《科学》杂志只刊登这两个实验室的研究结论,而不公开细节,理由是“防止技术细节被生物恐怖分子掌握”。因为科学家已测出这种新病毒的基因序列,并找到了关键的基因突变——这相当于列出了一个“公式”,只要照它操作,就能使禽流感病毒拥有在哺乳动物间传播的能力。

  今年1月20日,两个实验室发表“暂停禽流感传播研究”的声明,表示应暂停一下科研的脚步,先仔细掂量未来的风险。在声明中,科学家们反复强调,他们以往的实验都在严格的安全监管下进行,新病毒绝无泄漏。但外界的指责声仍然一浪高过一浪,世界卫生组织甚至责备美国政府不该支持这项研究。

  蓝柯告诉记者,从目前已知的信息看,两个实验室采用的均是较常规的方法,在技术手段上并无特别创新,“新病毒的诞生很可能只是一个意外的副产品。”

  

高风险科研如何监管

  科学就是这样一把“双刃剑”:为了防范禽流感扩散的科研,却培养出了更危险的新病毒。

  但目前,人们不必为此恐慌。按照规范,这些病毒都“禁闭”在生物安全等级相当高(BSL-3)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受过严格培训,又在严格监督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工作,包括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换掉全部衣服、洗淋浴,同时实验室空气长期保持负压,不使病毒有逃逸的可能。如今,无论国内外,针对病毒实验的防控技术都已十分成熟。

  不过,上海巴斯德所生物安全主管高瑄认为,对于高风险科研的监管应更有力。根据我国相关规定,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必须单独申报,由所在省的卫生管理部门审批,有的还必须报卫生部审批。美国对涉及改动基因的科研项目也有很详细的法规。但规定尽管严格,执行起来却可能并不严格。另外,这次事件提出了新的警示:研究论文都已经投寄出去,NSABB才急急忙忙要求“有限发表”……因此他认为,更理想的做法,是研究过程中一旦遇到高风险问题就立即暂停、评估,并把这类科研置于更透明的监管之下;等到研究结束再监管,很可能成为“马后炮”。

  

“停下来,想清楚”

  两个实验室自愿暂停研究60天的做法,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这是对的,因为很多重要问题需要理清头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与传染病国家研究所的安东尼·沃斯博士说,他希望所有从事相关研究的科学家都参与讨论。

  根据声明,两个实验室的科学家将把主要议题集中在研究的科学性,以及如何降低后续研究的风险。蓝柯解释,从科学角度讲,尽管新病毒能够在雪貂中传播,但未必能在其他哺乳动物中传播——这个问题需要研究;更重要的是,如果实验进行下去,是否会产生更危险的病毒?如果决定继续实验,是否应该提高实验的安全级别?这些问题又会引出更深的科学伦理、监管制度问题,真要讨论清楚恐怕60天还不够用。

  “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总会碰到未知的风险。”蓝柯说,科学家深入一个领域,往往凭着个人兴趣,自然想一往直前,而在科学发现上争抢第一,是科学家的动力和成就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科学发展一定要服务于人类福祉,“因此有时候必须放慢脚步。”

作者: 2012-2-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