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细胞分子与蛋白质组

宾州大学教授解析细胞三维成像

来源:生物通
摘要: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进行细胞化学成分立体成像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对这些不能携带大分子碎片的化学成分进行三维成像不是件容易的事,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质谱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相关的文章发表在AnalChem(80:7921–9)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著名的化学分析教授NicholasW......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进行细胞化学成分立体成像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对这些不能携带大分子碎片的化学成分进行三维成像不是件容易的事,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质谱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相关的文章发表在Anal  Chem(80:7921–9)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著名的化学分析教授Nicholas  Winograd,其曾被授予“Evan  Pugh  Professor”最高荣誉教授,在SIMS实验方面具有丰厚的经验,曾利用高能C60离子束轰击样品表面,发现了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能够获得巨噬细胞和星型细胞的细胞特征和分析物的分布情况的方法。

质谱成像技术能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的离子扫描与图像重建技术结合,直接分析生物组织切片,产生任意质荷比(m/z)化合物的二维或三维分布图。其中三维成像图是由获得的质谱数据,通过质谱数据分析处理软件自动标峰,并生成该切片的全部峰值列表文件,然后成像软件读取峰值列表文件,给出每个质荷比在全部质谱图中的命中次数,再根据峰值列表文件对应的点阵坐标绘出该峰的分布图。

为了能获得优质的三维质谱成像图,Winograd教授从质谱成像的根源进行了技术修订,质谱成像技术有一个基本技术,即SIMS(二次离子质谱,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这种质谱技术是表面分析的有利工具,能检测出微小区域内的微量成分,绝对检出限10-12-10-19g,相对检出限ppm-ppb,具有能进行杂质深度剖析和各种元素在微区范围内同位素丰度比的测量。

SIMS用于成像早在这种技术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比如分析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中的化学成分,这种技术具有几个优点:速度快(~10,000  spectra  per  second),亚细胞构造分辨率(~100  nm),以及不需要基质。另外一方面,不同于MALDI方法,SIMS方面不是一种“软”技术,这种方法只能对小分子成像,因此常常需要进行粉碎。

Winograd教授改良了这种方法,利用一种新型SIMS光束(carbon-60  磁性球),这种新光束比传统的SIMS光束对物体的化学损伤更小。这C60同时撞击样品表面,类似于“一阵爆炸”,这样重复的轰击使得研究人员能深入样品,进行三维分子成像,Winograd教授称这个过程是“分子深度成像”(molecular  depth  profiling,生物通译)。

Winograd教授研究小组利用这种方法分析了原生动物四膜虫与细胞膜弯曲有关的脂质化学物的变化情况,他说,“随着形状的改变,脂质分析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C60的能量与其它的离子束相当,这样样品可以连续地被逐层剥离,研究人员就可以得到纵面图形,最终获得三维的分子影像。Winograd教授等人用含有肽的糖溶液将硅的薄片包裹起来并进行SIMS实验,随着薄膜逐渐被C60剥蚀,可以获得糖和肽的稳态信号。最终,薄膜完全剥离后就可以获得硅的信号。如果用其它的射线或原子离子代替C60  ,粒子束会快速穿过肽膜而无法提供有关生物分子的信息。

生物样品很复杂,对它们进行高分辨率的影像研究和化学成分分析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这项技术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能够获得巨噬细胞和星型细胞的细胞特征和分析物的分布情况。



(生物通:万纹)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