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遗传与基因组

中科院杰青研究组最新文章解析DNA分析新方法

来源:生物通
摘要: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测定Kf的等温差异杂交方法,为了解生理条件下G-四重折叠形成提供一个有用的工具。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Anal。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动物研究所谭铮研究员,这位研究人员回国后曾在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多处任职,2005年加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测定Kf的等温差异杂交方法,为了解生理条件下G-四重折叠形成提供一个有用的工具。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Anal.  Chem.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动物研究所谭铮研究员,这位研究人员回国后曾在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多处任职,2005年加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外引进杰出人才,其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衰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人端粒DNA和其他很多富鸟嘌呤(G)序列能形成一类称作鸟嘌呤-四重折叠(G-quadruplex)的DNA四重折叠高级结构。这种结构与很多生物学过程、治疗癌症以及分子机器有关。折叠平衡常数Kf是衡量G-四重折叠形成能力的定量描述。生理条件下的G-四重折叠结构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伴有旁侧结构或与蛋白结合。然而现有的Kf测定方法只能用于核心序列。



在这篇文章中,谭铮研究组建立了一个测定Kf的等温差异杂交方法,不仅能用于核心序列,同时适用于伴有旁侧结构或结合蛋白存在的情况这一方法将为了解生理条件下G-四重折叠形成提供一个有用的工具。



近期有关DNA研究也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来自爱荷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一种特殊的DNA重复片段——Alu元件插入到基因中,可以改变蛋白质生成的速率,从而导致了不同物种中不同生物学特性的进化。



Alu元件大约是在6000万年前随灵长动物的进化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的DNA重复序列。其他的哺乳动物基因组中不存在有Alu元件。在人类基因组中Alu元件是最常见的一种可移动DNA,并能够跳跃至基因组序列的其他位置。当他们插入到包含基因区域时,这些元件有可能转变为新外显子。尽管在十几年前科学家们就明确Alu元件是人类基因组中新外显子的重要来源,但是一直也无法确定这些新外显子是否真正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



这篇文章利用高通量RNA测序新技术分析了来自人类小脑的1.2亿个RNA序列,进而对Alu衍生的外显子插入成熟RNA序列中的频率进行了定量,并由此确定了它们在基因中的插入位置以及最终蛋白质生成的蓝图。



(生物通:万纹)
作者: 2011-3-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