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遗传与基因组

人精体细胞中DNA甲基化不同

来源:生物通
摘要:来自冷泉港实验室,霍德华休斯医学院,南加州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分析比对了人类精子,黑猩猩精子,以及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胞嘧啶甲基化变化,从中发现了表观基因组学在进化中的影响,这些研究公布在Cell杂志封面。领导这项研究的是冷泉港实验室的GregoryJ。Smith教授,前者是小RNA研究领域的先驱,曾主编了冷泉港实验室技术......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霍德华休斯医学院,南加州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分析比对了人类精子,黑猩猩精子,以及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胞嘧啶甲基化变化,从中发现了表观基因组学在进化中的影响,这些研究公布在Cell杂志封面。

  

领导这项研究的是冷泉港实验室的Gregory  J.  Hannon教授,以及南加州大学的Andrew  D.  Smith教授,前者是小RNA研究领域的先驱,曾主编了冷泉港实验室技术手册:《MicroRNA研究方法》等,后者是甲基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

  

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阶段,比如精细胞,和胚胎前植入阶段,细胞中的DNA会发生几乎完全的甲基化重洗牌,这对于发育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比对了人类精子,黑猩猩精子,以及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胞嘧啶甲基化变化,分析了这些甲基化发生的区域,从中发现虽然在胚胎干细胞和精子中,大部分启动子都逃避了甲基化,但是对应的低甲基化区域表现出了潜在的结构差异。比对人类和黑猩猩的甲基化情况,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群差异甲基化启动子亚群,以及逆转录转座子亚群中的显著差异甲基化,这说明基因组序列中存在明显的这种进化影响。

  

这项研究发现了决定男性精细胞和体细胞DNA甲基化模式差异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元素在人类和黑猩猩中差别。

  

表观基因组学是指在基因组的水平上研究表观遗传修饰的学科,表观基因组学使人们对基因组的认识又增加了一个新视点:对基因组而言,不仅仅是序列包含遗传信息,而且其修饰也可以记载遗传信息。

  

欧洲的生物学家于1999年成立了“人类表观基因组联合研究体”。2004年欧洲还进一步成立“表观基因组学”先进研究网络,表观基因组学研究已渐入佳境。有关专家认为,过去教科书一直认为遗传的分子基础是核酸,生命的遗传信息储存在核酸的碱基序列上。随着表观基因组学的兴起和有关研究工作的全面进展,这种经典的遗传观念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来源:生物通  万纹)
作者: 2011-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