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遗传与基因组

邓子新院士比较基因组学新成果登《Nucleic Acids Research》

来源:生物通
摘要: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CEberg:aweb-basedresourceforintegrativeandconjugativeelementsfoundinBacteria”的文章,介绍了基于web的细菌整合型接合元件资源——ICEberg,这将有助于对亲缘菌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相关成果公布在国际知名分子生物学刊物《NucleicAcidsResear......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CEberg:  a  web-based  resource  for  integrative  and  conjugative  elements  found  in  Bacteria”的文章,介绍了基于web的细菌整合型接合元件资源——ICEberg,这将有助于对亲缘菌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相关成果公布在国际知名分子生物学刊物《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

这项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领导完成,第一作者是邓子新院士2010级博士生毕德玺。邓子新院士早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院士长期从事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重要类别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克隆、定位、结构功能分析、表达和遗传调控机制、抗生素代谢工程与药物创新、天然产物的生物化学与组合生物合成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研究进展。

亲缘细菌的染色体骨架通常相对保守,但有些菌株通过拥有某些特异的可移动遗传元件,如原噬菌体、插入序列、转座子、整合子和基因组岛等,维持或增强它们在强大选择压力下的竞争优势和稳定遗传。有些基因组岛由整合型接合元件组成,展示出位点特异整合、切出环化和接合等典型的自行转移特性。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和文献挖掘,系统地识别了上百个细菌中400多个整合型接合元件,并比较分析了它们所编码的DNA硫修饰限制系统、致病性、抗菌素抗性和重金属降解等重要生物学性状,建立了整合型接合元件资源ICEberg。这样就可以通过对亲缘菌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分析,识别不同菌株之间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基因型与其特有表型紧密联系起来,深入研究其分子机理。

这是继去年7月和今年1月《Nucleic  Acids  Research》先后报道了“mGenomeSubtractor:  基于并行计算的细菌基因组差减杂交模拟工具”  和“TADB:  细菌和古细菌II型毒素-抗毒素基因座位数据库”后的又一成果。

mGenomeSubtractor这一工具有效地实现了在几分钟内对几十个细菌染色体序列中的保守骨架和特异片段进行快速识别;而TADB则进一步将上万个广泛存在于细菌可移动遗传元件上的II型毒素-抗毒素基因座位进行比较分析,建立起了14个家族,由此可利用TADB对该系统在细菌逆境应答及维持外源基因稳定性等重要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深入探究。

这是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微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所取得的系统性研究进展,对从海量组学数据中快速高效地挖掘有用信息积累了比较分析的研究工具和网上资源,并展示了有效和广泛的应用。

(生物通:万纹)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