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遗传与基因组

跨学科寻找“曹操家族遗传密码”需古今DNA比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摘要:此基因样本的祖先交汇点在1800—2000年前,并且6支族群的遗传结构树也与家谱的谱系结构大体一致,最终课题组认为这6支曹氏家族最有可能是曹操后代的族群。近日,由复旦大学生物学家和历史学家组成的课题组,正式发布研究成果称,通过对现代曹姓人群进行DNA分析,与史籍、方志、家谱和墓志等历史资料多重印证,从全国770多......

点击显示 收起

  名为O2-M268的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是唯一在6支曹氏族群中显著高频出现的。此基因样本的祖先交汇点在1800—2000年前,并且6支族群的遗传结构树也与家谱的谱系结构大体一致,最终课题组认为这6支曹氏家族最有可能是曹操后代的族群。



  近日,由复旦大学生物学家和历史学家组成的课题组,正式发布研究成果称,通过对现代曹姓人群进行DNA分析,与史籍、方志、家谱和墓志等历史资料多重印证,从全国770多万曹姓人群中找到了6支最有可能是曹操后代的曹氏家族。



  首次把遗传基因研究精确到家族  



  历史研究往往很难得出百分百正确的结论。复旦课题组专家表示,通过人类统计学、法医学等多种公认的研究方法以及多条证据链综合分析,这6支曹氏家族是曹操后代的可能性应该在92%以上。



  据介绍,多条证据链互相印证可保证DNA样本来源。课题组一方面广泛征集到1000多份当代曹氏男性Y染色体DNA样本,遍布全国数十个省份的100多个曹姓家族,凭此绘制出一幅遗传图谱;另一方面,重点样本的选定非常严格,根据史籍、方志、家谱等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网络化比较,对史料记载曹操后代迁徙地区的曹姓人群、持有一定可信度家谱的曹氏家族进行重点采样。此外,还对有史料记载称与曹操家族相关的曹参家族、夏侯氏、操氏,进行DNA样本的采集和比对。



  对于将家谱作为结论支撑依据,课题组专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说:“家谱都含有信息上的混乱。但如果我们把众多家谱归类,根据各个家谱的信息将它们有机联系起来,可以构成一个网络化的研究。这样一对比,我们就能发现这个曹氏的迁徙演变过程相当可靠。”他表示,这份网络化的家族图谱还需要与史书、地方志等史料进行对比研究,如验证曹操后裔存世的可能性、细化曹氏祖先迁徙分布情况及现居住地、历史记载曹操后代的流向能否相吻合等,从而筛选出8支持有家谱、经过史料分析具有一定可信性的曹氏族群。



  课题组专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辉认为,遗传学理论证明Y染色体上的绝大部分是从父遗传且不会重组混血,在父子代代相承的过程中,Y染色体慢慢积累变化,一种叫做单核苷酸多态(SNP)的变化类型因为突变速率极低,在后代中可以永久保留。基于此,课题组认为,通过研究历史人物现存后代的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结合历史文献证据,可以揭示历史人物与现代后裔之间的父系关系。



  课题组在进行8支曹氏族群DNA样本对照分析中发现,名为O2-M268的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是唯一在6支曹氏族群中显著高频出现的,且在全国汉族人中都较为罕见。此基因样本的祖先交汇点在1800—2000年前,并且6支族群的遗传结构树也与家谱的谱系结构大体一致,最终课题组认为这6支曹氏家族最有可能是曹操后代的族群。“我们得到的结论是,这是曹操最有可能的Y染色体类型,他属于一个比较罕见的类型,O2-M268类型,”李辉说。



  据悉,之前国际上的DNA研究成果,只能判别一个现代人或者一份古代样本所属的种族和民族。得益于中国社会稳定的姓氏继承传统和包括家谱在内的丰富人文资料,此次曹氏DNA研究是世界上首次把遗传基因研究精确到家族。



  跨学科溯古仍需学科积累



  古DNA分析技术在考古学领域有广泛应用,它通过从古代遗骸中提取的DNA进行分析,解释古代群体中的遗传信息。



  DNA分析技术是否可逆?对此,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李法军表示,如果由现代向古代推,必须考虑变异的多向性、不定向性和随意性问题,如果男性没有结婚、没有后代,那么突变的本身基因类型就会消失。他认为,最可靠的方法是既重视现代样本研究,又能够找到对应的古代样本。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长期从事考古DNA研究,他对记者说,古DNA研究,是从古代人类遗骨中提取DNA,与现代人类DNA进行比对,现代人类则由于大规模迁徙、种族通婚等原因,导致血统非常复杂。他认为,从现代人DNA反推古代人DNA的方法不是考古学的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认为,基因问题和家族问题在严格意义上应该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原因而产生差异,因此“曹操基因怎么找,是个社会学问题”。家谱是宋代才有的,宋代以前的家族关系如何探索,历史文献中由政治、社会原因而产生的倾向性因素如何排除,仍需要再研究。



  曹操家族DNA



  2009年,安阳出土曹操墓曾一石激起千层浪,课题组所找到的“曹操家族DNA”能否验证安阳曹操墓的遗骨,同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韩昇认为,如果有可信度比较高的遗骨作比对,当然最好。问题是有些遗骸本身是有待证明的,因此必须将现代人基因与古代遗骸的DNA提取等各种研究手段相互结合,综合验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张居中认为,古代样品的Y染色体提取问题十分重要,由于古DNA非常珍贵,就目前技术,提取单个古人遗骸的Y染色体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如何提取到合格、足够古代样品的工作仍有待突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继根认为古今DNA比对涉及多方面因素,比如曹氏家族基因代换、出土文物的佐证等。他提出,DNA比对还要考虑曹操墓反复被盗、头骨被很多人触摸的问题,因为接触就会有污染,古DNA鉴定首先要排除污染。



  另外,针对有些报道称“课题组处于被动状态,河南方面拒绝对曹操墓出土人骨DNA比对,无法用DNA来证明曹操墓的真假”,本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操高陵墓葬考古队领队潘伟斌。他表示,据他了解,从来没有人主动和河南方面提出过要求DNA鉴定等问题,因此有些媒体说河南没有回应、不积极不配合,是不准确、不负责的。
作者: 2012-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