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消化系统

食道二氧化碳化学信号试验 解释为何“烧心”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com)8月20日消息-Gut杂志报道,美国科研人员对老鼠食道的二氧化碳化学感受信号进行了试验。我们假设腔内二氧化碳,一种可溶性气体,替代H+,渗透入上皮细胞,并转换为H+,生产传入神经信号激活化学感受器。灌注MTZ、BNZ、CPZ和阿米洛利都能抑制二氧化碳诱导的充血。...

点击显示 收起

2008年08月20日 Gut. 2008 Aug 5. [Epub ahead of print] 医学空间(MEDcyber.com)8月20日消息-Gut杂志报道,美国科研人员对老鼠食道的二氧化碳化学感受信号进行了试验。

酸在食内往往引起烧心的感觉。 我们假设腔内二氧化碳,一种可溶性气体,替代H +,渗透入上皮细胞,并转换为H +,生产传入神经信号激活化学感受器。

Akiba等对大鼠食管下段粘膜用pH值为7.0的缓冲液灌洗, pH值1.0或pH值6.4高CO2浓度(PCO2 = 260 Torr)溶液,带有或不带细胞渗透性的碳酸酐酶(CA)抑制剂醋甲唑胺(MTZ, 1 mM),细胞非渗透性CA抑制剂苯唑拉胺(BNZ, 0.1 mM),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拮抗剂capsazepine(CPZ, 0.5 mM),或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抑制剂阿米洛利(0.1 mM)。通过pH值(pHint)与血流激光多普勒测定,结果灌注高CO2浓度溶液可诱导充血但不改变phint。灌注MTZ、BNZ、CPZ和阿米洛利都能抑制二氧化碳诱导的充血。TRPV1在颗粒层和粘膜肌层表达,而ASIC在粘膜肌层棘细胞表达。

因此,研究者认为CO2渗透通过上皮,可以用来解释如何管腔内H +迅速引起充血和烧心感。
作者: 2008-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