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心胸外科

心肌功能和心肌侧支功能的相关研究

来源:生物通
摘要: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教育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重点实验室(KeyLaboratoryofCardiovascularRemodellingandFunctionResearch,ChineseMinistryofEducationandPublicHealth),瑞典卡罗琳学院(KarolinskaInstitutet)的研究人员提出angiogenic和arteriogenic因子复合蛋白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猪心肌功能和心肌侧支功能......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教育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Cardiovascular  Remodelling  and  Function  Research,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Public  Health),瑞典卡罗琳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研究人员提出angiogenic和arteriogenic因子复合蛋白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猪心肌功能和心肌侧支功能(collaterogenesis),为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的治疗性proangiogenic/arteriogenic因子的临床发展提供了理论性指导。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山东大学医学院的院长张运院士,以及瑞典卡罗琳学院的Yihai  Cao博士。



心肌缺血(ischemic  myocardium)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的供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存在着波动,但这种波动经过机体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种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经机体调节不能满足心脏工作需要,这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治疗方案主要为选择硝酸脂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脂或其缓释剂型),作用为扩张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还应该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伐他汀、辛伐他汀)一方面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一方面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造成中风等。  



其中建立功能性和稳定的侧支循环(collaterals)是恢复缺血心肌在心肌梗塞心脏功能的关键点之一。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复合angiogenic和arteriogenic因子治疗,能高度的重建侧支网络,提高心肌灌注(myocardium)和功能。



比如复合施用FGF-2  和PDGF-BB——两种初靶定上皮细胞和脉管平滑肌细胞的因子,就能显著的增加心肌侧支的生长,使新形成的侧支网络稳定,这对于  

恢复心肌灌注和心肌功能意义重大。



利用不同的PDGF家族与FGF-2分别进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PDGFR-是一种angiogenic  synergism,而PDGFR-介导了脉管的稳定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的治疗性proangiogenic/arteriogenic因子的临床发展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

(生物通:张迪)



附:

张运  



研究领域:

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在国际上较早并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多普勒同步血流动力学检查、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动态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等多项新技术,  



个人简介:

张运,男,中国工程院院士。1976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1981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86年和1991年分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1992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创立山东省心内科博士点、山东省重点学科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指导博士后3人,博士生35人和硕士生25人。现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厦门大学医学院院长、教育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心血管病研究中心主任和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副会长等学术团体职务20余项以及国内外20多个杂志的总编辑、副总编辑、常务编委或编委。  



工作成绩:  

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卫生部和山东省等17项重点和计划课题,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500余篇,被美国《SCI》收录22篇,被国内外杂志和专著引用1,430余次,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19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1项,十大成果奖1项,世界心血管超声学术大会最佳论文奖1项。他多次主办或主持国际或全国学术会议,1995年和2001年他两次代表中国赴日本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学术讲座,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4年他4次代表中国赴美国主持超声心动图学论坛全球卫星转播学术会议并发表电视讲座,成为进入美国主会场的第一位中国专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先后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首批第一二层次入选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首届中国医师奖等荣誉奖励20余项。
作者: 2007-7-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