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伊立替康与氟嘧啶类联合治疗进展期及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557-56035(上海)为了探讨伊立替康(CPT-11)与氟嘧啶类化合物在进展期及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者43例进展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随机分为2组,A组病例给予CPT-1190~1......

点击显示 收起

2005年11月04日 中华外科杂志 2005 Vol.43 No.9 P.557-560 35 (上海)为了探讨伊立替康(CPT-11)与氟嘧啶类化合物在进展期及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者43例进展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随机分为2组,A组病例给予CPT-1190~125mg/m2,持续静脉滴注10h(第1天)和四氢叶酸钙(FA)30mg·m-2·d-1+5-FU425mg·m-2·d-1×2d(48h持续静脉滴注),每周给药1次,作为1个周期,连续应用不少于6个周期。B组病例则给予90~125mg/m2CPT-11持续静脉滴注10h,每2周1次为1周期,同时给予卡培他滨1250mg·m-2·d-1,分2次口服,持续服用不少于6个月,亦即相当于不少于6个周期。结果全组总的有效率(ORR)44.2%,疾病控制率83.7%。A组有效率(RR)为31.3%,B组51.9%,全组平均病情缓解时间11.0个月,总生存率(OS)14.6个月,肝转移的RR为44.4%,肺转移的RR为66.7%,B组肝转移的RR为46.2%,A组为40.0%;B组肺转移的RR为83.3%,A组为33.3%。43例502周期化疗Ⅲ级副反应发生率为3.0%(15例次),无化疗相关死亡.在各种副反应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最高,A组31.9%,但Ⅲ级者仅1例,B组22.7%,无Ⅲ级。B组副反应发生率中手足综合征较高,Ⅲ级2例,A组仅1.4%,无Ⅲ级。总的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可见 CPT-11与氟嘧啶类化合物对进展期及转移性结直肠是有效的、安全的。CPT-11与卡培他滨联合应用不但疗效更高,副反应明显减少,对肺转移的疗效尤高,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
作者: 自动采集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