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鼻咽癌海绵窦侵犯的MRI评价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530-53219(上海)为了探讨鼻咽癌侵犯海绵窦的发生率、主要侵犯途径及MRI特点。研究者经病理证实并经MRI检查的鼻咽癌患者141例,使用1。结果141例患者中,有39例(49侧)海绵窦受侵犯......

点击显示 收起

2007年02月28日 中华肿瘤杂志 2006 Vol.28 No.7 P.530-532 19 (上海)为了探讨鼻咽癌侵犯海绵窦的发生率、主要侵犯途径及MRI特点。研究者经病理证实并经MRI检查的鼻咽癌患者141例,使用1.5 T超导MR机进行检查,增强扫描前行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横断面T1WI、T2WI扫描,增强后采用快速扰相梯度回波(FSPGR)脂肪抑制序列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读片。结果 141例患者中,有39例(49侧)海绵窦受侵犯,发生率为27.7%。卵圆孔为最常见的单一侵犯途径,有18侧仅通过卵圆孔侵犯海绵窦,占36.7%;多途径侵犯海绵窦的患者中,有6侧(12.2%)经卵圆孔与破裂孔侵犯海绵窦,为最常见共同途径。最常见的MRI表现为海绵窦增大伴异常强化(22侧),其次为海绵窦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和(或)海绵窦内血管、神经结构紊乱或模糊不清(18侧),海绵窦局部形成肿块者9侧。可见 卵圆孔是鼻咽癌侵犯海绵窦的主要途径。MRI能有效、准确地判断鼻咽癌侵犯海绵窦的情况,对指导临床采取正确治疗措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 2007-3-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