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规范化射频消融治疗将提高我国肝癌治疗水平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本报讯(邬军)全球肝癌的50%以上发生在中国,以往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我国肝癌患者就诊时中晚期癌多、肝功能差,仅有30%左右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并且术后复发率较高。临床大量非手术适应症肝癌及复发癌以往采用肝动脉插管栓塞(TAE)和酒精注射治疗,获得一定的疗效。近10年国内外开展射频消融微创(R......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讯(邬军)全球肝癌的50%以上发生在中国,以往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我国肝癌患者就诊时中晚期癌多、肝功能差,仅有30%左右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并且术后复发率较高。临床大量非手术适应症肝癌及复发癌以往采用肝动脉插管栓塞(TAE)和酒精注射治疗,获得一定的疗效。近10年国内外开展射频消融微创(RFA)治疗,被证实对肝脏及机体损伤小、易操作、灭活肿瘤疗效显著等优点,迅速被临床及患者接受,而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但多数文献报道仅对小肝癌疗效好,大于3.5cm肿瘤完全灭活率仅为48%—56%;位于肝外周邻近其他重要脏器肿瘤易复发、并发症较高;血供丰富肿瘤不易彻底灭活,成为RFA未解决的难题而影响在我国的应用推广。

  北大肿瘤医院陈敏华教授课题组,历时8年针对RFA存在的三大难题进行系统研究,其关键技术及创新点为:1.创立大肿瘤重叠消融的理论及应用方案;针对不易整体灭活、需多灶消融的较大肝肿瘤,根据数学理论及计算建立适宜覆盖的方案、定位模式及消融程序;并指导临床治疗>3.5cm肝癌,使肿瘤完全灭活率从56.5%提高至87.6%。2.建立系统的个体化消融方案;对紧邻心膈、肠管、胆囊、大血管、肝表面等部位肿瘤,设计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消融方案,包括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整套措施;指导治疗特殊部位肝癌均获得90%左右灭活率,3年生存率达53.6%,并发症低于国际同类报道;为个体化方案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关键技术及指南,提高了危险区域肿瘤疗效和安全性。3.创建阻断肿瘤血供新技术;对TAE效果差或不宜TAE的富血供肿瘤,射频消融复发率高是国际上未能解决的难题,该研究在量化荷瘤血供的基础上,建立阻断血供的数项微创新技术,联合即刻射频消融治疗,经临床应用证实富血供肝癌灭活率从65.2%提高至92.6%。

  射频消融对肝功损伤小、可在门诊进行或短期住院(2—3天),不仅有效提高生存期并使患者获得较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故在我国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该研究拓展了肝癌适应症范畴,推动了肝癌射频消融规范化治疗,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北京肿瘤医院从1999年开展共治疗1000余人次,其中非手术适应症占75%;5年总生存率达43.2%,与手术切除相近。共发表论著56篇(SCI8篇),其成功获得过国家有关部门及市级的奖励,20多次在国际会议发表相关研究及作专题报告,为普及推广该项技术奠定了基础。

作者: 邬军 作者: 2008-8-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