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分子“诱饵”促使癌细胞自杀

来源:新华网
摘要:法国研究人员2月15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人们可以用一种分子“诱饵”,模拟脱氧核糖核酸(DNA)受损,进而促使癌细胞自杀。医生经常用化学疗法和放射性疗法破坏癌细胞,进而引起程序性细胞死亡。然而,一些时候,这些疗法给癌细胞造成的破坏程度不足以激起程序性细胞死亡,而幸存下的癌细胞能自我修复,使治疗过程徒劳无功......

点击显示 收起

法国研究人员2月15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人们可以用一种分子“诱饵”,模拟脱氧核糖核酸(DNA)受损,进而促使癌细胞自杀。  

医生经常用化学疗法和放射性疗法破坏癌细胞,进而引起程序性细胞死亡。然而,一些时候,这些疗法给癌细胞造成的破坏程度不足以激起程序性细胞死亡,而幸存下的癌细胞能自我修复,使治疗过程徒劳无功。  

为对付这种情况,法国巴黎居里研究所玛丽·杜特莱斯带领研究人员造出微小的DNA片断,模仿遗传密码双螺旋结构两端受损,使那些顽固的癌细胞认为它们受损严重,进而“自杀”,也就是程序性死亡。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临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研究人员说,一些恶性肿瘤对常规疗法具有抵抗性,这项研究为对付恶性肿瘤开辟了新道路。  

在老鼠身上做的实验显示,给老鼠用放射性疗法前使用这种方法,能消灭75%到100%的癌细胞,而只用放射性疗法,仅能摧毁30%到50%的癌细胞。  

杜特莱斯说,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研究人员可能于2010年底开始在志愿者身上展开临床实验。
作者: 2009-2-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