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汕头大学发现二甲双胍对人类食道癌作用机制

来源:中国科学报
摘要:本报讯(记者朱汉斌)记者3月10日从汕头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教授张灏带领的课题组发现了抗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对人类食道癌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临床前研究。该课题组从临床问题出发提出了科学假说:二甲双胍可能在不同肿瘤中通过作用于不同肿瘤特有的个性化分子靶点发挥作用,而阐明相应的个性化靶点有助于优化设计针对不......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记者3月10日从汕头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教授张灏带领的课题组发现了抗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对人类食道癌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临床前研究。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集团所属期刊《细胞死亡及疾病》。

 

该课题组从临床问题出发提出了科学假说:二甲双胍可能在不同肿瘤中通过作用于不同肿瘤特有的个性化分子靶点发挥作用,而阐明相应的个性化靶点有助于优化设计针对不同肿瘤的治疗方案。

 

课题组在分子、细胞、整体(动物模型)和病人标本等多个水平详细阐述了相关的科学问题。他们发现,二甲双胍可选择性地抑制食道鳞状细胞癌细胞的生长,除能诱导凋亡性细胞死亡和抑制细胞增殖外,还能诱发自噬。而通过药物或基因水平抑制自噬,可使肿瘤细胞对二甲双胍诱导的凋亡性死亡更加敏感。

 

食道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炎症性恶性肿瘤,而Stat3基因产物是许多癌症基因和炎性信号通路的交汇点。张灏课题组所作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二甲双胍治疗使Stat3通路特别是Stat3-Bcl2-Beclin1网络信号通路失活,促进细胞凋亡和自噬之间的串扰,引起了二甲双胍对肿瘤的生长抑制。

 

目前,课题组计划扩展研究并设计临床试验开展二甲双胍对食管癌的干预治疗。

 

《中国科学报》 (2014-03-13 第4版 综合)

作者: 朱汉斌 2014-3-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