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健康生活美容瘦身美发护发

按摩美面(颜)、美发及美形(8)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下肢部又可分为大腿部、膝部、小腿部、踝部及足部。在实际操作时,应注意将手法连贯于整个下肢部操作。缝匠肌有屈大、小腿的作用。1.基本操作法俯卧位:①用振法在大腿后侧操作3分钟。...

点击显示 收起

 [下肢部]
    下肢是人体行走、站立最重要的部位,涉及的肌肉及关节较多。下肢部又可分为大腿部、膝部、小腿部、踝部及足部。用合适的美容保健手法作用于下肢各部位,有利于下肢肌肉力量的增强及关节活动的灵活,而达到使腿部形态健美、使人体更显挺拔隽秀的目的。在实际操作时,应注意将手法连贯于整个下肢部操作。
   ○大腿部
    大腿部上连髋部,下接膝部。由股骨作为支柱,其前侧肌肉有股四头肌及缝匠肌。股四头肌是一强有力的伸膝肌肉,对维持人体直立姿势有重要作用。缝匠肌有屈大、小腿的作用。在后侧的股二头肌、半膜肌等,有屈膝的作用。其内侧有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等,有内收大腿的作用。外侧有阔筋膜张肌及髂胫束等与臀大肌、臀小肌一起,主管外展大腿。在美形保健按摩中应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手法,使其力量真正作用在肌肉上,以调节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增加组织血液灌流,从而保持大腿部肌肉的活力,促进局部组织健美,达到保健美形的目的。大腿部亦是脂肪容易堆积的部位。正确的施用手法可很好地预防和消除脂肪沉积,保持健美的外形。
    1.基本操作法
    俯卧位:
    ①用振法在大腿后侧操作3分钟。
    ②用掌推法在大腿后侧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操作3~5遍。推动时应缓慢有力。
    ③点按承扶、委中、环跳穴各半分钟。
    ④用拿捏法在大腿后侧操作1~2分钟。操作时,如很难一次横向拿捏全部肌肉,可分次拿捏之。局部脂肪堆积较多者,拿捏部位不宜过深,拿捏同时应加以拧转的动作。
    ⑤用掌根轻击局部1分钟。
    侧卧位:
    ①用振法在大腿外侧操作3分钟。
    ②用掌推法在大腿外侧操作3~5遍(先自下向上推,再自上向下推)。
    ③点按风市、居髎穴各半分钟。
    ④用掌根轻击局部1分钟。
    仰卧位:
    ①用振法在大腿前、内侧操作5分钟。先在前侧操作,再令患者大腿外旋,膝关节屈曲,大腿外侧垫一薄枕,于内侧操作。
    ②用掌推或指推法在大腿前、内侧操作各3~5遍(先自下向上推,再自上向下推之)。
    ③点按髀关、伏兔、血海穴各半分钟。
    ④用拿法在大腿内侧操作2一3分钟。脂肪堆积过多者可加拧转动作。
    ⑤用搓法在大腿部往返操作5~10遍。
    2.加减操作法
    (1)对大腿肌肉松弛、瘦弱、萎缩者,可将基本操作法的操作时间加倍,但手法速度宜缓慢,强度宜轻柔,再加用健脾益气,强筋生肌的手法。
   俯卧位:
  ①按摩脾俞、胃俞、肾俞、关元俞穴各30次。
  ②捏脊6次。
   仰卧位:
   用掌摩法先在腹部操作5分钟,继而在中脘穴操作 1分钟。
  (2)对大腿因脂肪过度堆积而过粗者,在按摩前先令受术者进行大腿肌肉锻炼10~15分钟,再将基本操作法的操作时间加倍,手法速度加快,强度加大,同时加用消导疏肝的手法。
    俯卧位:
    ①点按肝俞、大肠俞穴各1分钟。
    ②自上而下反向捏脊6次。
   ○ 膝部
    膝部的骨构成为股骨下端、胫腓骨上端及髌骨。在膝关节内有两块半月板。从大腿延伸过来的肌肉大多绕过膝关节而止于胫腓骨上端。膝关节以伸屈功能为主,并伴有一定的旋转。膝关节处于下肢中部,承受压力较大,其稳定性由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及十字韧带完。膝关节在伸直位是最稳定的,而屈曲位最灵活,但其稳定性相对减弱,故此时损伤机会增多,可伤及膝关节的韧带、肌腱及滑囊。因此膝部美形按摩的着重点应放在韧带及肌腱部。长期不合理的膝部运动可导致膝关节边缘部位软骨及髌骨软骨面退行性改变。按摩可有效增强肌腱、韧带的保护力,进而增强关节运动的稳定性,延缓膝关节局部的退行性改变。
    1.基本操作法
    俯卧位:
    ①用振法在膝关后侧操作2分钟。重点在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处及腓肠肌起点处操作。
    ②用轻柔的掌推法来回直推膝后方3~5次,继而横向推拨上述肌健各3~5次。
    ③点按委中穴半分钟。
    仰卧位:
    ①用振法在膝部上方操作2分钟。操作时手法力度不宜过大,以防发生股四头肌下滑囊炎。
    ②用一指禅推法或指揉法分别在髌腱两侧、髌下脂肪垫及内、外侧副韧带处操作5分钟。操作时应以内、外侧副韧带起止点为重点,但不宜过多刺激外侧副韧带附着点(腓骨小头),以免刺激腓总神经而出现不良反应
    ③点按血海、阴陵泉、阳陵泉、昆仑穴各半分钟。
    ④用拔伸摇法在膝关节操作6~7次。令受术者屈曲髋及膝关节,医者一手托扶患者膝部,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在拔伸牵引下摇膝关节6~7次,然后缓缓拔直膝关节。对高龄老,不得用力过猛。
    ⑤用轻柔的振法、掌揉法在膝周围操作备~2分钟。
    膝关节构成复杂,若伴肿胀、疼痛等可依不同症状明确诊断,采用不同手法治疗。
    2、加减操作法
    (1)对因股四头肌滑囊炎而引起膝上方疼痛、肿胀者,将基本操作法的操作时间减半,可加用疏通气血,消肿止痛的手法。
    仰卧位:
    ①用指揉法及一指禅推法在髌骨周围、关节间隙、股四头肌滑囊外操作5-10分钟。手法直轻柔和缓,以免加重刺激后渗液增多。
    ②用掌推法自膝关节沿大腿前、外、内侧向大腿根部推动3~5次;再沿小腿前、外、内恻推向踝部3~5次。
    ③点按髀关、伏兔、双膝眼、足三里、解溪穴各半分钟。
    ④拿捏大、小腿肌肉各5~10次。
    ⑤用轻揉法在患测下肢操作l~2分钟。
    (2)对患有髌骨软化症者可加用舒筋壮骨,化瘀止痛的手法。
    仰卧位:
    ①用指揉法在髌骨周围操作5分钟,重点在痛处操作。
    ②用摩活在髋骨上操作1分钟。患膝下垫一薄枕,使膝关节微屈,用手掌按住髋骨,作环转摩动。手法宜轻柔和缓。
    ③用提捻法在髌骨上操作1分钟。医者一手托患者膝下,另一手五指分开拿住髌骨,拇指压在痛处,将髌骨提起,做上下运动,同时拇指端在痛处捻揉。
    ④拿捏股四头肌3~5次。
    (3)对因髌下脂肪垫劳损而膝下疼痛者可加用活血化瘀,通达节窍的手法。
    仰卧法:
    ①用一指禅推法及指揉法在髌腱两侧、髌下脂肪垫处操作2分钟。
    ②用摇法在膝关节操作6~7次。令患者患侧膝关节屈曲,术者一手扶住膝关节,拇指压在痛处,另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做膝关节摇动6~7次后,拔直膝关节,同时扶膝之手拇指在痛处推按数次,再将膝关节屈曲,同时再用拇指在痛处推按数次。
    ③令患肢膝关节半屈曲位,拿捏小腿后侧肌肉3~5次。
    (4)对中老年人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而膝关节疼痛者加用舒展筋肌,活血壮骨的手法。
    俯卧位:
    ①用轻柔的振法及指揉法在膝后部操作3-5分钟。
    ②拿小腿后侧肌肉3~5次。
    仰卧位:
    ①用振法、掌揉法或一指禅推法在膝关节周围及内、外侧副韧带处操作3~5分钟。
    ②用拔伸屈膝法在膝关节操作2次。令患者患侧髋、膝关节屈曲90度,助手固定患侧大腿,医者双手握住踝关节与助手做对抗牵引,同时将膝关节尽量屈曲,并旋转小腿;然后拔伸牵引回复至膝关节90度位,并再次旋转小腿。
    ③用搓法在膝关节及小腿部操作5~10遍。
   ○小腿部
    小腿部以胫腓骨干作为支撑。在其后侧肌群中以比目鱼肌及腓肠肌为主,其有跖屈踝关节及屈曲膝关节的功能。前侧肌群中主要有胫前肌、趾长伸肌、拇趾长伸肌等,其有背伸踝关节及伸趾功能。此外,胫后肌可使踝跖屈与足内翻,是维持足内侧纵弓极重要的肌肉。人体最长的肌腱——跟腱是由腓肠肌、比目鱼肌等从小腿后侧中下部移行的。成年入小腿发育比较健康者多呈圆锥形,女性比较圆滑,而男性小腿肌肉较发达。健康的小腿应是形态优美而肌肉有力的。按摩美形应在保持优美外形的同时使其肌肉有力并富有弹性。
    1.基本操作法
    俯卧位:
    ①用振法在小腿后侧操作5分钟。重点在腓肠肌、比目鱼肌及跟腱上段处操作。
    ②用掌自膝关节推至踝关节5~10次,再自踝关节推至膝关节5~10次。推动时手掌向下的压力可稍大。
    ③点按委中、承山穴各半分钟。
    ④拿捏小腿后侧肌群5~10次。
    ⑤用轻揉法在小腿局部操作1分钟。
    仰卧位:
    ①用振法在小腿前外侧操作3分钟。重点在胫前肌处操作。
    ②点按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穴各半分钟。
    ③用指推法在胫前肌处操作,先自膝关节推至踝关节,再反向推之,各5~10次。
    ④拿胫前肌3~5次。
    ⑤用搓法在小腿部操作5~10次。操作时可令患者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
    2.加减操作法
    (1)对因营养不良,或年老体弱,或半身不遂等引起小腿肌肉松弛、软弱无力,或萎缩废用者,将基本操作法的操作时间加倍,再加用健脾培元,益气充肌的手法。
    俯卧位:
    ①用一指禅推法于小腿后侧操作5分钟,继而用侧掌叩击小腿后侧肌群5~10次。
    ②自下而上捏脊6遍,继而点按脾前、胃俞、肝前、肾前穴各半分钟。
    (2)对因肥胖引起小腿过分粗圆者将基本操作法的操作时间加倍,速度增快,强度加大,再加用消除脂肪的手法。
    俯卧位:
    ①快速重力拿捏并拧转小腿后侧脂肪。
    ②向下推擦脊柱1分钟。
    (3)对小腿部肌肉因劳损而疼痛者将基本操作法(俯卧位)①的操作时间加倍,再加用理气活血,解痉镇痛的手法。
    俯卧位:
    ①用一指禅推法于小腿后侧操作3分钟。
    ②用掌揉法于小腿后侧操作3分钟。
   ○踝部
    踝部由胫腓骨下端及距骨组成。踝部承担着人体大部分重量。在踝部按摩美形及保健中,保健相对是首要的,因为健康的踝是对美形的最大支持。踝关节可做伸屈运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如行走、爬山、跳跃、上下楼梯等,踝关节均参与,并以伸屈动作来完成。使踝关节背伸的有胫前肌、趾长伸肌等,使其蹠屈的有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等。足部在内、外翻时靠踝部韧带来维持其稳定,强力的内、外翻可造成踝部韧带损伤甚至骨折。稳定踝关节的韧带有内侧三角韧带、腓侧副韧带及前后韧带等。在踝部保健按摩中对各韧带重点施用手法是很重要的。人体最长、最坚韧的肌腱——跟腱通过踝后方止于跟骨结节。人们在工作或体育运动时,跟腱受到牵拉,造成损伤的机会是很多的。尤其老年人,因跟腱变性更容易造成肌腱的无菌性水肿,甚或肌腱断裂。故施用手法时应对跟腱进行充分的保健及养护。
    1.基本操作法
    俯卧位:
    ①用一指禅推法或指揉法在跟后部操作5分钟。以跟腱为其重点。
    ②用拿法从小腿后侧中段拿至跟腱止点5~10次。开始因肌肉较丰厚可用五指拿,至小腿下 1/3及踝后部因肌腱变细,可改用三指拿法。
    ③点按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穴各半分钟。
    ④叩击足跟30次。令受术者膝关节屈曲,使足跟朝上,术者一手半握拳用拳尺侧叩击足跟。
    仰卧位:
    ①用一指禅推法或指揉法在踝部操作5分钟。操作顺序为踝关节前侧间隙→内踝→外踝。
    ②用推法在内、外踝沿其间隙做弧形推动5~10次。
    ③用摇法在踝部操作。令受术者足伸出床外,先令其足趾朝上拔伸摇踝6~7次;再令其外踝朝上,拔伸摇踝6~7次后,充分内翻踝关节片刻屈回;再令其内踝朝上,拔伸摇科6~7次后,充分外翻踝关节片刻屈回。
    ④拿捏小腿前侧肌肉3~5次。
    ⑤用搓法在小腿操作5~6次。
    2.加减操作法
    对因跟腱周围炎而跟腱疼痛、肿胀或呈梭形改变者,可加用疏通经络,消肿散结的手法。
    俯卧法:
    ①用指揉法及一指禅推法沿跟腱两侧自近端向远端操作5分钟。
    ②点按足三里、昆仑、悬钟、丘墟、大钟穴各半分钟。
    ③用拇指推法在跟腱部由下向上操作3~5次。
    ④用拿法在小腿后侧肌肉及跟腱部操作5~10次。
    ⑤用较重的捻法在跟腱部操作1分钟(适用于跟腱有梭形改变者)。
    ○足部
    足部骨构成复杂,共由26块骨组成,包括7块跗骨、5块跖骨及14块趾骨。因此组成关节亦多。足部的肌肉亦很多。足背侧有胫前肌,趾长、短伸肌,拇长、短伸肌等。具有伸足或伸趾功能。足底肌肉层次较多,最外层为坚强有力的跖筋膜,以支持足的纵弓。其内有拇展肌,趾长、短屈肌及引状肌等。在跟骨下方有一弹性组织——脂肪垫。足的这些构造与体重负荷有关。众多的关节、韧带有效地将体重负荷分散承担。足的总体功能有背伸、跖屈、外展、内收及内外翻等。足的功能以支撑为主。由于足解剖复杂,加之运动时足的重心改变,使其发生劳损、急性损伤的机会大,开始退行性改变也较早。按摩美形保健在加强足部生理功能、保持足部形态健美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推迟局部组织的退行性改变,预防反治疗某些损伤性疾病。
  此外足底及其附近有着较多的特殊穴位。这些穴位约有60个。通过对其有效的刺激,使全身机体功能得到调节,进而“阴平阳秘”,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如刺激“颈项区”、“颈椎区”,可缓解或消除颈部疲劳等。
  1.基本操作法
  仰卧位或坐位(伸直腿):
  ①用指揉法或一指禅推法在足背操作3分钟左右,一般可按肌腱走行方向依次施用手法,并在跖间隙处推揉。
  ②用指推法沿肌腱走行方向由踝推向趾3-5次,再由趾方向推至踝3-5次。
  ③用捻法在1~5趾操作2~3分钟。
  ④用拔伸法拔伸1~5趾各3~5次。
  ⑤用指揉法在跟骨周围操作1~2分钟,用指推法在跟周横向推动3~5次。
  ⑥用较重的指推法,在足跟底外侧推动3~5次。用较轻手法在足内侧推动3~5次。用中等度指推法在跖筋膜处操作3~5次。
  ⑦用指按法按压足跟部1~5次,跖骨头处各5~10次。叩击足跟底部20~30次。
  2.加减操作法
  (1)对伴有足跟骨刺而产生足跟疼痛者将基本操作法⑦的操作次数加倍。再加用疏通气血,祛瘀止痛的手法。
  俯卧位:
  ①用重力指揉法在足底部操作5分钟。
  ②点按跟骨结节处痛点1分钟(必要时可借助器具点按)。
  (2)对因跖筋膜劳损而跟骨下或足心疼痛者可加用舒展筋肌,通络止痛的手法。
  仰卧位或坐位(伸直腿):
  ①用指揉法自跟骨结节起沿跖筋膜至跖骨头操作3~5遍。
  ②点按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然谷穴各半分钟。
  ③用指揉法横向推揉跖筋膜3~5次。
  ④令受术者屈曲膝关节,拿捏小腿后侧肌肉3~5次。

作者: 2007-5-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