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健康生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

抗衰延寿靓汤

来源:东方药膳
摘要:1黄豆珧柱兔肉汤原料:江珧柱60g,兔肉半只,黄豆150g,马蹄10个。制作:①将黄豆、马蹄(去皮)洗净。江珧柱用清水泡软。兔肉洗净,切块。...

点击显示 收起

    1黄豆珧柱兔肉汤
    原料:江珧柱60g,兔肉半只,黄豆150g,马蹄10个。
  制作:①将黄豆、马蹄(去皮)洗净;江珧柱用清水泡软;兔肉洗净,切块。②把黄豆、马蹄、江珧柱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放入兔肉,再煮沸后文火煲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此汤有滋阴退热、养血和中之功效。适用于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症见五心烦热;或阴血不足,虚火内扰,心烦失眠;或脾肾阴虚之内热渴饮。亦可用于神经衰弱糖尿病等属阴虚有热者。
  说明:兔肉性味甘凉,有补中滋阴的作用。江珧柱又称干贝。性味甘咸平,功能滋阴补肾,健脾调中。黄豆性味甘平,有健脾益胃、养血调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极富营养的食品。
  注意:脾胃虚寒或寒湿者不宜食用本汤。
  2山茱萸生地春鸡汤
  原料:光春鸡500g,山茱萸、生地黄各25g,春鸡肝(或鸡肝)3具,花雕酒、精盐各少许。
  制作:①将春鸡切块,放进开水锅内煮3分钟,用清水洗去血水,沥干待用。将鸡肝置盆内浸泡30分钟左右,浸出鸡肝内残留的有毒素血液,用清水反复洗净。②将鸡、鸡肝和生地黄、山茱萸、花雕酒一同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用文火煨
40分钟,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此汤补肝明目,滋阴补血,美肤驻颜,增强脑力。适用于肝阴亏虚而致老年痴呆、早衰早老、动脉硬化、高血压、痛风,以及胆固醇合成调节能力差的中年人。
    3怀山药玉竹蛤蜊汤
    原料:蛤蜊肉50g,怀山药30g,玉竹25g。
    制作:①将怀山药、玉竹洗净;蛤蜊肉洗净,用清水浸泡半小时。②把全部原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至玉竹熟,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此汤有滋阴润燥,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神经衰弱属阴液不足者。症见心烦失眠、情绪容易激动、口渴欲饮、手足心热、咽喉干痛,或有咳嗽痰稠者。
    说明: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性味甘、平,功能养阴润燥,除烦止渴。蛤蜊肉味甘咸,性平,功能滋阴润燥;《本草经疏》认为,“蛤蜊其I生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蛤蜊含糖类、蛋白质、烟酸、无机盐、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注意:神经衰弱之失眠属寒痰湿浊上扰者不宜饮用本汤。
    4枸杞子南枣鸽蛋汤
    原料:白鸽蛋3个,枸杞子15g,南枣6枚。
    制作:①将枸杞子、南枣(去核)洗净;鸽蛋煮熟去壳。②把全部原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0分钟,加白糖适量再煮沸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此汤有益气血、润脏腑之功。适用于神经衰弱属气血阴液不足者,症见面色萎黄、枯槁无华、口干咽燥、精神不振,或头晕眼花,或心悸失眠,或多梦健忘,或视物不清,或潮热烦躁等。
  注意:神经衰弱属脾虚湿盛者不宜饮用本汤。
  5猪大枣汤
  原料:猪心1个,大枣15枚,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①将猪心剖开洗干净,切成片;②大枣洗净去核,二者同人砂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开,后以文火慢炖至肉熟枣烂,加入味精、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血,养心,安神。适用于心血亏虚所致的面色不华、心悸心慌、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以及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阵发性心动过速、神经衰弱而属心血虚者。
    6天麻砂锅鱼头汤
    原料:鳙鱼头1个(约500g,天麻6g,猪肥肉50g,净冬笋30g,熟火腿30g,水发口蘑30g,净油菜心3棵,奶汤1500mL,香菜段lOg,葱丝15g,葱姜油30raL,精盐3g,料酒lOmL,味精3g,米醋lOmL,胡椒面少许,生姜lOg。
  制作:①将天麻用水刷净,切成薄片,用白酒浸泡,制取天麻酒20mL,浸泡后的天麻片留用。②将鱼头去鳃洗净,放入七成热的油中稍炸,立即倒人漏勺内滤去油。肥肉、冬笋、火腿都切成片。③锅中放入葱姜油烧热,投入姜(拍松)稍炸,放入猪肥肉片煸炒,烹人料酒、米醋,再加人奶汤、精盐、味精和胡椒面,调好口味,烧开倒入锅内。④把鱼头(嘴朝上)、冬笋片、火腿片和口蘑片都放入汤内。汤沸后撇去浮沫,加入天麻酒液,盖上盖,用小火炖30分钟。加入油菜心、天麻片,拣出姜片,再炖5分钟,端下锅撒上葱丝和香菜段即成。
    功效:此汤有祛风平肝、滋养安神之功。适用于肝风内动而致眩晕、头痛、神经性偏正头痛、肢体麻木、高血压等病症,对肝风内动之神经衰弱亦有良效。
    注意:鱼头初加工不可弄碎头部的核桃肉,鱼鳃要除净。
    7小麦红枣竹丝鸡汤
    原料:竹丝鸡肉500g,小麦90g,红枣12枚,百合60g,龙眼肉15go   
    制作:①将竹丝鸡洗净,切块; 小麦、红枣(去核)、百合、龙眼肉洗净。②把全部原料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煲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清心安神,养肝缓急。适用于肝气虚而致失眠、脏躁,症见言行失常、无故悲伤、精神恍惚、心中烦乱、失眠多梦、坐卧不安、喜怒无常、大便干硬、舌红少苔、脉细而数。对于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症、癔症、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酒精中毒性精神病等属于心阴不足、神不守舍者,可用本汤治之。
    8养血润肤汤
    原料:松子仁50g,生地黄50g,红枣(去核)10枚,枸杞子15g,玉竹15g,猪肉350g,食盐适量。
    制作:①将生地黄、松子仁、红枣、枸杞子、玉竹、猪肉分别用清水洗净;②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至水沸后,加入以上全部原料,用中火炖2小时左右,加入盐即可饮用。
    功效:此汤有养血补肝、润肤滑肠之功。适用于气血虚衰所引起的皮肤干燥、皮肤瘙痒、便秘等。
    9鲜奶玉液汤
    原料:粳米60g,炸胡桃仁80g,生胡桃仁45g,牛奶200mL,白砂糖12g。   
    制作:①将粳米洗净后用水浸泡1小时捞起,沥干水分和生胡桃仁、炸胡桃仁、牛奶、清水拌匀磨细,过滤取液待用。②锅内注入清水烧沸,加入白砂糖,待糖全溶化后,过滤去渣再烧沸,将粳米滤液慢慢倒入锅内,搅匀烧沸即成。
  功效:补益肺肾,润燥强身。适用于老年肺虚咳嗽、气喘、肾虚阳痿、腰痛及津亏肠燥便秘等症。本方可用作病后体虚及神经衰弱、尿路结石、肺结核、慢性气管炎、性功能低下、老年便秘患者之膳食。
  说明:汤中胡桃仁性味甘,入肾经,能补肾壮阳.润肠通便。
    1 O杞鞭壮阿汤
    原料:黄牛鞭1000g,枸杞子15g,肉苁蓉50g,肥母鸡500g,生姜、花椒、猪油、味精、黄酒、精盐各适量。
  制作:①将牛鞭用热水发涨后,顺尿道对剖成两半,刮洗干净后复用凉水漂洗30分钟;枸杞子去杂质;肉苁蓉洗刷干净,用适量酒润透、泡软,上笼蒸约2小时取出切片备用。②将砂锅内放清水、牛鞭,用大火煮沸撇去泡沫,再放生姜、花椒、黄酒、母鸡肉,转置小火上炖,每隔1小时翻动一次,以免粘锅。待牛鞭炖到六成熟时,用干净纱布滤去汤中的姜和花椒,然后将装有枸杞子、肉苁蓉的药袋放入汤中,再用小火炖至牛鞭八成熟。③将八成熟的牛鞭取出切成l寸长的段,放回汤中直至炖烂,取出药袋、鸡肉,加味精、盐、猪油,调好昧即可。
    功效:有补肾助阳、益精髓、润肠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亏损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阳痿等症。健康人食用,亦有祛病养身、延缓衰老的作用。
    1 1银耳鹌鹑蛋汤
    原料:鹌鹑1只,水发白木耳150g,蘑菇50g,鹌鹑蛋6个,西红柿50g,黄酒、葱段、姜片、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将鹌鹑去毛,剖腹去肠杂洗净后,加酒、盐渍20分钟,加水煮沸,撇去浮沫并加上酒、姜片、葱结,用文火焖30分钟,留汤去肉(另外烹调食用),汤内放入白木耳、蘑菇及整个煮熟去壳的鹌鹑蛋,加黄酒、葱段、姜片、精盐、味精调味再煮10。15分钟,使之人味,最后投入番茄片即可。
  功效:此汤鹌鹑补五脏虚弱;鹌鹑蛋有“动物人参”之雅称,含有多种磷脂、激素等人体营养成分;银耳润肺补脑,轻身强志;蘑菇、西红柿解毒凉血。本汤适用于神衰体弱、心脏病、高血压、血管硬化、眼底出血、慢性肝炎、肿瘤等,是具有极好滋补作用的佳肴。长期服食,可延年益寿,悦色乌发。
    注意:阴虚内热及感冒发热者忌食。
    1 2金针鸡肉汤
    原料:鸡肉150g,金针菜60g,冬菇3个,黑木耳30g,大葱l棵,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①将金针菜、黑木耳、冬菇用清水泡软,洗净,冬菇切成丝;鸡肉洗净,切丝,用调味品拌过;葱洗净,切葱花。②将金针菜、冬菇、黑木耳放入开水锅内,用文火煮沸几分钟,再放入鸡丝煮至熟,放葱花、精盐、味精调味供用。
    功效:有补血和血、健美养颜之功。适用于面色不华、早衰面枯者。对病后体虚贫血或神经衰弱、高血压等也有疗效。
    注意:感冒发热者不宜食用。
    1 3、燕窝雪耳洋参汤
    原料:燕窝30g,雪耳15g,西洋参片18g,蜂蜜少许。
  制作:①将燕窝用清水浸泡,捡去羽毛、杂质,洗净;雪耳用水泡开洗净,摘小朵;西洋参片洗净。②把全部原料一齐放人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隔水用文火炖2小时,加蜂蜜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此汤有益气生津、滋润脏腑之功。适用于神经衰弱属气阴不足者,症见体倦少气、懒言、口渴咽干,或干咳气短,或烦躁不眠,或汗多气弱。
  说明:雪耳又叫银耳、白木耳,性味甘淡、平,功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含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B、粗纤维等。西洋参又叫花旗参,性味甘微苦、凉,功能补气养阴,生津止渴;含苷类、挥发油和树脂等,对大脑有镇静作用,对生命中枢有中度兴奋作用。
    注意:神经衰弱属脾胃寒湿以及外感未愈者不宜饮用本汤。
作者: 安娜 2013-8-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