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师专刊

售药小疏忽健康大隐患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中国医药报讯俄罗斯科研人员不久前研制出一种核糖核酸酶,它能在不破坏病毒外表和动物细胞膜的情况下,专门分解病毒的基因组物质基础——核糖核酸,从而杀死病毒。与天然酶相比,这种合成酶性质更稳定,对分解病毒的条件要求较少且便于保存。科研人员没有透露相关的研究数据,但他们指出......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国医药报讯 俄罗斯科研人员不久前研制出一种核糖核酸酶,它能在不破坏病毒外表和动物细胞膜的情况下,专门分解病毒的基因组物质基础——核糖核酸,从而杀死病毒。与天然酶相比,这种合成酶性质更稳定,对分解病毒的条件要求较少且便于保存。
  科研人员没有透露相关的研究数据,但他们指出,这种酶的分子由4个“构件”组成,其中能分解病毒核糖核酸的“构件”必须含有咪唑基。与特定病毒相遇后,合成酶中的分解“构件”能通过亚甲基链与病毒内核糖核酸的特定序列结合,并对其进行分解。如果该序列在病毒核糖核酸中被多次复制,这种分解就会更具特效。如果病毒已攻入动物细胞内部,合成酶的一种疏水性“构件”能帮助它穿越细胞膜,“追杀”病毒。
  细胞实验显示,这种合成酶能降低感冒病毒合成特定蛋白的能力,且不会破坏正常细胞。感冒病毒与合成酶结合后,就无法感染实验鼠。在另一项细胞实验中,依据上述原理合成的酶对肿瘤细胞具有毒性,能抑制肿瘤增大。
  参与研究的专家别洛格拉佐娃指出,由于上述合成酶能分解病毒中重复的核糖核酸序列,因此可利用该方法研究病毒核糖核酸分子的结构,开发疗效更佳的药物。
   (小海)
  
  前两天,某药店盘点时发现药柜里多了一瓶“强的松”,少了一瓶“乙烯雌酚片”。据当班的营业员回忆:头天晚上药店关门前,有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来买过一瓶“强的松”,而营业员极有可能把一瓶外包装十分相似的“乙烯雌酚片”错拿给了该男子。发现此事后,该药店马上采取了应急措施,最终联系上了顾客,避免了药害事件的发生。
  听说这件事后,我感到异常震惊。同在药店工作的我虽然未曾出现过发错药的问题,但联想到发错药可能会导致的后果,便不禁毛骨悚然。店员的无心之过,很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反复、加重、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同行的失误为我们敲响警钟。在日常销售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把失误尽最大努力减少到“零”。为避免因包装相似而发错药品,我认为营业员在销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除了要掌握药品知识外,还应该熟悉各种药品的包装。这样虽然包装相似,也能一眼看出药品名称,知晓药品的相关信息。
  存放药品时,除了将同类产品分开存放外,还要注意将同一生产厂家生产的包装相似、功能不同的药品分类存放。
  为顾客拿药前要询问清楚,确认是顾客所需要的药品,必要时为顾客念一下说明书或解说其功能主治及适应证。
  认真核对顾客所购药品,确保顾客拿到的药品和票据一致。在销售过程中,我们都要开具小票,顾客交完款拿药时应再次将交给顾客的药品重新核对一下,保证顾客拿到的药是他们所需的药。
  总之,我们经营的不仅仅是药品,还有顾客的健康,所以决不能拿顾客的身体健康当儿戏。药店营业员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做好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支持。
   (李琳琳)
作者: 2007-9-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