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三不像药品”充斥市场
对于消费者来说,用于治疗皮肤病的 “999皮炎平”软膏是再熟悉不过了。然而,近来市场上却出现了一种名为 “666皮炎平”的软膏。从其主要成分的标示来看,都含有醋酸地塞米松、樟脑、薄荷脑,与正宗的 “999皮炎平”软膏没什么两样,而且其包装设计、外观图案也刻意模仿“999皮炎平”。所不同的是, “999”为正规的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号”,而 “666”标示的批准文号却为 “豫卫消证字”或 “豫卫健证字”等。正规药品都要在产品说明书中列出注意事项,如“999皮炎平”的说明书中就列有3项禁忌、13项注意事项,还有不良反应等,而 “666皮炎平”却根本没有提及。
这些“伪药品”避开药品注册、审批等监管程序,在包装、说明书标示上使消费者误认为是国家批准文号,以冒充药品,并大量涌入药品流通环节。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年前在对这些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部分零售药店都在“非药品”专柜里摆放着这样的产品,少则十来种,多的有上百种,一些农村医疗机构的药房里也出现了此类号称对妇科、皮肤科、五官科等疾病有治疗作用的“伪药品”。
“伪药品”为何大行其道
这些 “伪药品”为何能大模大样地流入市场?原因相当复杂。主要是出现了监管上的盲区。按照 “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药监部门只对 “国药准字”范围内的产品进行监管,对假药、劣药或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药品的行为进行查处,对涉及到其他批准文号产品的监管似乎缺乏依据。而其他部门则认为这些批准文号五花八门,且好多纯属假冒,加上这些 “伪药品”的品种繁多,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因而出现了监管上的空白。
另外,由于这些产品多数由商贩直接送货上门,价格相对便宜,获利空间较大,轻而易举地打通了药店的销售渠道。加之一些药店从业人员不遗余力地向顾客推荐这些产品,鼓吹其疗效,才使得这些 “药品”大行其道。
突入盲区清“伪药”
尽管目前国内其他省市尚未有人对这些所谓的 “非药品”正式开刀,但是为了保护公众利益,宁波市还是敢吃这“第一只螃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经过一年的市场调查后认为,这些冒充各种批号的产品,具有《药品管理法》规定的药品的基本特征,商家按药品销售,消费者作为药品使用,其本质是药品,但未经批准生产、销售,应按假药论处。近期,浙江省宁海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群众举报,说药店在出售一种名为“苗岭一喷舒通”的“药品”,因有伤痛,他也买了一盒,但使用后发觉对皮肤刺激很大,而且气味相当难闻,仔细一看,“批号”为“鄂卫监健用”,好像不是真药。药监部门经向湖北卫生部门调查,发现根本没有这个批准文号,于是将药店正在销售的140多盒“苗岭一喷舒通”全部没收,并以假药论处,处罚款4万多元。
在春节前后开展的 “药监保健康”行动中,宁波市对皮炎平、皮康王、喷剂等8大类、10个品种的无批准文号和假冒其他批准文号的药品进行了重点整治,共检查药店331家,集贸市场27家,保健品店、超市等其他经营场所84家,立案40件。
虽然打击力度不小,但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史小华认为,由于该类产品表现形式相当复杂,加之监管法律依据、监管职能划分、监管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对这类 “药品”的整治清理尚属初试阶段,还需要对这类产品的生产销售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他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打击力度,把 “伪药品”从宁波市场上清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