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到2015年,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市场将经历一些重大的变革。现阶段已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市场上市的几乎所有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都将不可避免地遭遇非专利药的侵袭。到那时,非专利药的入侵将使得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不得不改写其维持了数年以寡头为主的市场格局,约26%的市场分额将会在这场后发制人的争夺战中被非专利药所侵占。
全球第三大致残性疾病的在研尴尬
精神分裂症是以认知力和情感深度分裂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表现为最基本的人类行为受到影响,例如语言、思维、知觉和自我感知等。该疾病的症状所包含的范围较广,最常见的为精神方面的障碍,比如产生幻觉、妄想症和错觉等。
据统计,精神分裂症在全球的流行率约为0.5%~1.5%,而在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只有5%最终能够得以完全康复。此外,由于精神分裂症通常会引发并发症,例如焦虑障碍、抑郁或精神性药物滥用等,据Datamonitor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超过38%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要遭受至少一项或多项并发的精神病或认知障碍等疾病的困扰。因此,TB Ustun1999年在针对精神障碍的全球负担进行的一项调查统计中,将精神分裂症列为了全球第三大致残性疾病,其排名之靠前甚至超过了半身不遂和失明,从此,精神分裂症也成为了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疾病。
面对精神分裂症及其并发性疾病如此高的发病率,对于临床医师来说,刻不容缓的即是在诊断和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检测和辨别出这些并发性疾病,使患者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因此,开发出可同时对抗精神分裂症及与之并存的精神性疾病的药物才是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未来,随着现有治疗药物的专利到期和非专利药的大举入市,在竞争强度节节攀升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市场,只有创新药物方可高枕无忧地坐山观虎斗,游离在如今的品牌药、其他在研药物和非专利药物即将展开的三方厮杀之外。
然而,综观当前在研的精神分裂症药物,针对合并症与精神分裂症同时治疗的创新药物却寥寥无几。据Datamonitor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临床医师一致对当前正处于后期研发阶段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独特疗效和市场前景持有不乐观的态度。因此,在研药物后继不力、非专利药物步步紧逼,这使得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市场在未来将不可避免陷入尴尬境地。
国外市场:难敌非专利药的侵袭
到2015年,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市场将经历一些重大的变革。到那时,药物之间的细微区别,包括改进不良反应、并发症、局部应答的治疗以及提高药物耐受性、充分展示药品的成本有效性等,都将在非专利药大举入市后成为药物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砝码。
以美国强生公司为例,中枢神经系统(CNS)一直是其引以为豪的治疗领域,因为其不仅在2005年以4.2%的增长率为公司创造了90亿美元的销售佳绩,还使公司在2004年一举超过了英国葛兰素史克和美国辉瑞,改写了这两家公司一直以来在CNS药物市场上称霸的历史,也成就了强生在该领域的全球领头羊地位。
强生公司在中枢神经系统领域的主打产品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risperidone,维思通,Risperdal),2005年该产品销售额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与上一年相比劲增16.5%,高达35亿美元。尽管如此,拥有包括利培酮等重磅炸弹级产品的强生在未来尤其是2010年左右仍将面临来自CNS领域非专利药的巨大威胁。如今,强生公司已在积极开发新的剂型和后续产品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非专利药带来的冲击。但据预测,其在CNS领域的销售额在2010年仍将全线下降。
事实上,未来10年内,现阶段已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上市的几乎所有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都将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非专利药的侵袭。预计到2015年,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市场现有产品的制药厂商将遭到来自非专利药制药商的强力挤兑,而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市场26%的份额亦会在这场后发制人的争夺战中被非专利药瓜分。因此,如今该领域的制药厂商都在不约而同地寻找出口以缓解这一冲击波对各自产品造成的负面影响。
国内市场:专利到期是机遇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精神疾病也逐渐增多。据统计,精神障碍性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已跃居首位,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和恶性肿瘤等疾病。
然而,与之相反的是,现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抗精神病药市场却发育得不甚成熟。据了解,在近3000万精神疾病患者中,得到有效治疗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35%的就诊率比相差甚远。另据对全国16大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的统计显示,2005年精神障碍药物在国内的整个医药市场中仅仅以1.58%的用药金额占比被列为20大类药物中的第13位。在精神障碍用药中,除了抗抑郁药以51.5%的份额占据了这一领域市场的半壁江山外,抗精神病药的份额尚不足1/4。这主要是受经济条件和观念等的影响,国内对精神性疾病的治疗和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一直不甚重视。而且,在国内抗精神病药物市场,超过80%的份额均为外资企业所占据。以抗精神病用药在全国16大重点城市样本医院中的统计为依据,2005年进入统计范围的抗精神病药购药厂家共有103家,排名在前10位的厂家所占份额为94.1%,其中外资企业虽然只有3家,却拥有近八成(79.2%)的市场,市场集中度之高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市场潜力大、发展尚未成熟、专利产品占主导地位是我国抗精神病药市场的三大显著特征。然而,劣势在一定条件下亦会转化为优势。在将来,随着人均医药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患者保健意识的增强,这些均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提升其市场总值。市场容量的扩大预示着药物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而药品专利的纷纷到期也将催生出更多的市场机遇。在未来10年内,抗精神病用药领域几大产品专利将纷纷到期,这必会为擅长于走仿制路线的国内企业提供绝佳的市场机遇。
相关阅读:关注地区疾病谱,适销对路拓市场 网员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