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界风云药市动态

野生藁本短缺行情节节攀升

来源:网络
摘要:藁本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藁本和辽藁本的根茎。藁本主产于四川、陕西、江苏、江西、山东、湖南、河北等地,辽藁本主产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山区。藁本及辽藁本(以下简称藁本)为我国传统药材之一,具有袪风散寒、胜湿止痛等功效,对风寒感冒、癫顶头痛、鼻塞、一身尽痛有较好的疗效。由于利益驱动,不少农民对野生藁......

点击显示 收起

    藁本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藁本和辽藁本的根茎。藁本主产于四川、陕西、江苏、江西、山东、湖南、河北等地,辽藁本主产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山区。藁本及辽藁本(以下简称藁本)为我国传统药材之一,具有袪风散寒、胜湿止痛等功效,对风寒感冒、癫顶头痛、鼻塞、一身尽痛有较好的疗效。进入本世纪后,其药用价值逐渐显现出来,应用范围拓宽,市场产销两旺,大货走动加快,批量成交频繁,需求量逐年上升,从2000年起,需求量平均每年递增15%。由于利益驱动,不少农民对野生藁本进行了过度采挖,导致资源迅速减少,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价格一路走高,现已成为药材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品种之一。
    市场需求升温
    由于藁本的药用价值高,应用范围广,市场需求不断升温。在国内市场上有近千家大型医药集团(厂)开发了700余种以藁本为主要原料的新药、特药和中成药以及300余种西药,产品被广泛用于临床;同时,医疗单位、药材市场、饮片公司每年也大量进货,进货量呈逐年上升之势;我国港澳台地区市场也频频向内地要货,而且数量也较大。据有关方面调查估算,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藁本年需量在2000吨~2300吨左右。在国际市场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对我国的野生藁本相当青睐,需求量连年增长——2000年出口量约为50吨,2002年上升至100吨,2003年~2004年再升至150吨,2005年已突破200吨大关,预计今年的出口量将在300吨以上。此外,通过我国香港代理商转手出口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藁本约有50吨~100吨。从2000年至今连续6年,国内外医药市场对藁本的需求不断升温,需求量在2000年为1000吨,2001年~2002年上升至1500吨~2000吨,2004年~2005年上升到2300吨,今年预计将突破2500吨。
    野生资源匮乏
    供应国内外市场的藁本绝大多数是野生品,少有家种品。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外市场对藁本的需求不大,收购价格很低,因此不为产区药农所重视,对其的采挖较少,资源受损程度不高,资源较充足。同时,我国的药厂、药材公司及医疗单位对该品的需求也不多,供需基本平衡,市场尚未出现缺口。自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产区开荒耕地、修建公路、铁路、建设开发居民小区、植树造林、开山采石、放牧等,极大地破坏了藁本的生长环境,使其产量一落千丈。与此同时,野生资源的短缺加上市场需求逐年上升,使得藁本货源缺口不断加大,拉升产地收购价连年上涨,市场售价也在迅速攀升。产区滥采滥挖现象因此越来越严重,在藁本产新期间,不但农民老少齐上阵,城镇赋闲人员也大批涌入产地,采取大规模掠夺式、地毯式采挖,甚至掘地三尺。藁本产量急剧下降,下降幅度年均在30%以上。据估算,藁本在1989年的产量为3000吨左右,1999年下降至约1500吨,2000年又下降到1200吨左右,到2004年资源已不足1000吨,预计今年将下滑到600吨,资源已濒临灭绝。
    行情一路走高
    在国内外医药市场对藁本的需求量逐渐增长,而其产量却逐年下降的情况下,藁本的价格持续走高实属必然。据一份对2000年~2006年全国17家大型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藁本行情走势的调查统计显示,2000年藁本市价为5元~6元(公斤价,下同),2001年~2002年涨至7元~8元,2003年为9元~11元,2004年涨至12元~13元,2005年升为15元~17元,今年已升至18元~22元。而香港藁本市价更高达35港元~40港元。
    后市稳中趋升
    藁本的后市如何,价格的上涨是否有庄家在操作是广大药商与药农普遍关注的热点。业内人士经多方调研认为:
    藁本后市将稳中趋升。市场对藁本的需求热度不减,批量成交活跃,产销两旺;产区陈货已告罄,库存消耗殆尽,大货难求。市场缺口在逐年加大,短缺已成定局,后市难以为继,短期内将难以缓解此局面。因此,藁本后市价格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间,将小幅度上扬,但不会暴涨。
    庄家炒作可能性极小。近些年,藁本价格一路小幅度上扬并非庄家炒作所致,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价值规律发挥作用所致。藁本的产区分散在全国10多个省区,而且均为野生,都是一家一户采挖,产量很少,没有形成规模,庄家收购费时费力;同时,产区收购价与市场售价之间的差额较小,若庄家炒作,囤积藁本的收益不高,而囤积成本很高,基本无利可图。此外,藁本价格上涨并无先兆,每年只以2元~3元的速度提升,完全是依据市场的需求一步一步缓慢上涨,所以庄家也难以囤积。当然,也不排除某些药市“先知先觉者”先下手囤积炒作,但此几率极小。(作者:丁立威)



(转载自《中国医药报》)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