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药品不良反应

西安发现首例痔血胶囊疑似病例 65岁女士肝受损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摘要:因痔疮便血,65岁的西安市民王女士服用了近3盒痔血胶囊,出现肠胃难受、头晕、浑身发痒等不适,检查后发现肝功能损害,目前已住院治疗,成为陕西省首例痔血胶囊不良反应疑似病例。老人说,她患有30多年的便秘,9月中旬因便血严重,到西安市中医医院就诊,医生给开了2盒痔血胶囊。过了几天,又开始便血了,再次到中医医......

点击显示 收起

  因痔疮便血,65岁的西安市民王女士服用了近3盒痔血胶囊,出现肠胃难受、头晕、浑身发痒等不适,检查后发现肝功能损害,目前已住院治疗,成为陕西省首例痔血胶囊不良反应疑似病例。

  吃药后小便成茶色

  昨日(11月17日),记者来到西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病房,王女士正在打吊针,脸色发黄,精神萎靡。老人说,她患有30多年的便秘,9月中旬因便血严重,到西安市中医医院就诊,医生给开了2盒痔血胶囊。回家服用后,觉得胃里老翻腾,恶心、泛酸,吃不下饭,就停了药。过了几天,又开始便血了,再次到中医医院开了2盒痔血胶囊连续服用,虽然吃了后胃仍不舒服,吃不下饭,全身发痒、头晕,而且小便也成了茶色。但为了治病,她一直坚持吃药。

  11月1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痔血胶囊可能引起肝损害的消息后,老人立即停止服药并到中医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令人震惊,老人肝功能已经受到损害,医生要求立即住院治疗。“我是退休职工,每年都体检,身体一直很好,肝上从来没有毛病”,病床上的老人觉得很冤枉,花钱吃药却患上了病。她说,自己很注意保健,身体好、饭量好,家务活全都能干。她和家人怀疑因痔血胶囊引起肝功能损害,并已向医院反映,也向药品生产厂家进行了反映,厂家要求将病历、资料收集好。

  检验单显示肝脏受损

  记者在老人的检验报告单上看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酰转肽酶、谷草转氨酶等多项指标超过正常范围,其中谷丙转氨酶值为1390U/L,正常范围为0—40U/L,以40U/L计算,王女士超标近35倍;谷草转氨酶值1530U/L,正常范围0—40U/L,超标38倍多。

  西安市中医医院肝病科薛陆军主任向记者介绍说,从检验单来看,王女士是肝功能损害,转氨酶、胆红素值都是肝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薛说,正常人突发肝功能损害有多种原因,如患上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中毒性肝炎等,其中中毒性肝炎包括药物中毒。也就是说,王女士的肝功能损害可能是药物中毒,也可能是其他肝炎所致,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

  昨日,西安市中医医院办公室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院药剂科已将此患者疑似药物损害肝脏的情况向省药监局进行了汇报,并已在全院暂停痔血胶囊的销售。

  早在9月份已有类似病例

  据悉,11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陆续收到痔血胶囊肝损害不良事件的报告,经对报告病例系统分析后,不能排除痔血胶囊与肝损害事件的关联性。

  11月12日,生产商四川维奥制药公司母公司维奥医药控股有限公司称,从9月24日起,公司已向痔血胶囊总经销商发出通知,暂停该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同时封存所有原料和产品库存,并对已销售的所有批号痔血胶囊主动召回。至今已回收5.4万盒左右。

  据介绍,早在9月12日,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即与该企业召开了痔血胶囊安全性问题沟通会,随即做出先行停产召回,再查找原因的决定。至9月25日,国家中心共收到痔血胶囊相关病例报告35例,无死亡病例。

  陕西省、西安市药监部门表示,国家药监局并未要求对痔血胶囊进一步查处,药监部门对此密切关注。记者在该药的药品说明书上看到,不良反应只有“偶有腹痛”。
作者: 李琳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