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

羚羊角

来源: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摘要:中药名称羚羊角拼音名Lingyangjiao英文名CORNUSAIGAETATARICAE来源本品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tataricaLinnaeus的角。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间......

点击显示 收起

中药名称 羚羊角
拼音名 Lingyangjiao
英文名 CORNU SAIGAE TATARICAE
来源 本品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 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
  猎取后锯取其角,晒 干。
性状 本品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 稍呈青灰色。
  嫩枝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 纹。
  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
   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约占 全角的1/2 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 结合部呈锯齿状。
  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 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质坚硬。
  气无,味淡。
鉴别   本品横切面:可见组织构造多少呈波浪状起伏。
  角顶部组织波浪起伏最为明显,在峰部往往有束存在,束多呈三角形;角中部稍呈波浪状,束多呈双凸透镜形;角质部波浪形不明显,束呈椭圆形至类圆形。
  髓腔的大小不一,长径10~50~80μm,以角基部的髓腔最大。
  束的皮层细胞扁棱形,3~5层。
  束间距离较宽广,充满着近等径性多边形、长菱形或狭长形的基本角质细胞。
  皮层细胞或基本角质细胞均显无色透明,其中不含或仅含少量细小浅灰色色素颗粒,细胞中央往往可见一个折光性强的圆粒或线状物。
炮制   羚羊角镑片 取羚羊角,置温水中浸泡,捞出,镑片,干燥。
  羚羊角粉 取羚羊角,砸碎,粉碎成细粉。
性味与归经   咸,寒。
  归肝、心经。
功能与主治   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
  用于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用法与用量 1~3g ,宜单煎2 小时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4-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