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中药大全中药材生产技术及质量管理药用植物栽培管理

牛膝栽培技术

来源:www.zgycsc.com
摘要:一、概述1、植物分类: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因产地不同又称:川牛膝(四川)、怀牛膝(河南怀庆府)等。现全国北方部分省区均有栽培,内蒙赤峰引种的品种主要是怀牛膝。二、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40-120cm。...

点击显示 收起

   一、概述
    1、植物分类: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药用草本植物。别名:对节草、山苋菜等。因产地不同又称:川牛膝(四川)、怀牛膝(河南怀庆府)等。以干燥根入药。
    2、资源分布:主要分布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四川、辽宁、吉林和内蒙等省区。现全国北方部分省区均有栽培,内蒙赤峰引种的品种主要是怀牛膝。
    3、性味归经:苦、酸、平。归肝、肾经。
    4、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5、用量与注意:常用量4.5-9g。孕妇慎用。

    二、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40-120cm;根细长圆柱形,长30-100cm。外皮土黄色,有细微皱纹,质坚略有韧性,易折断。茎四棱形,节部膝状、膨大,对生分枝;单叶对生,叶片披针或长椭圆形;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后总梗延长,花序轴密被长柔毛,花开放后平展或下顷;小苞片针刺状,花被5片,雄蕊5个、雌蕊1个;胞果矩圆形,内含种子一粒,种子长圆形,黄褐色。种子千粒重1.086g,带苞片2.31-1.49g;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三、生育特性
    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牛膝为深根性植物,喜温暖气候条件,适宜生长于干燥、向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利于根生长;粘性板桔土壤,涝洼盐碱地不适合种植。不耐严寒,气温降至-17℃,大多数植株受冻而死亡。
    2、生产发育特性。牛膝一年生种子称'蔓芥子',因生育期短,质量差,发芽率仅10-20%,而且所产花用根产量降低,品质退化。二年生种子称'打子',发芽率和长势较好,生产中多采用二年生'打子'进行播种,一般牛膝种子在21-25℃,湿度适宜条件下播种,7-10天可出齐苗。生长期间苗期和秋季喜充足水分,中期不宜水分过多,花期与花后均为根生长旺成盛时期,应加强管理,促根生长。

    四、栽培管理
    (一)选地整地:牛膝适应性较强,一般性土壤均可种植,但不能选择盐碱地、重粘土地、涝洼地和土层簿的地块种植。以土层深厚,向阳干燥,土壤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种植最适(深翻、整地、作畦均按种植桔梗要求进行)。有条件地方最好采取秋施肥,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kg,磷酸一铵8-10kg,长效碳铵在50-60kg,硫酸钾5-7kg,于深翻前,均匀铺施田面,然后深翻30-40cm,整平耙细后待来年春季播种。
    (二)种植处理:播种前7-10天将种子进行风选、日晒2-3天后,并进行发芽实验,芽率达80%以上为宜,只播亩播种量2-2.5kg。播前一天,将种子放入20C温水中侵泡12小时,捞出晾干后,按1:30倍比例拌细沙土或草木灰然后播种。
    (三)适期播种:适宜播种期是牛膝栽培生产的关键。过早,地上不生长块,根易分叉并出现木质化,而且易提早开花消耗养分,影响产量和质量。过晚,生育期缩短,发育不良,产量降低。赤峰牛营子地区适宜在5月下旬致6月中旬播种。也有做翻播田种植的,但最迟不要晚于6月底。
    (四)播种方法:1.条播。行距15-20cm,沟深2-3cm,覆土厚度1.5cm左右,播后用脚轻踩一遍。同时,对没有秋施肥田,亩施磷酸一铵8-10kg,硫酸钾5-7kg,与种子分层坏死入,先施肥覆一层土后再播种。2.套种。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可在小麦行间种植,当年可采收。3.补种。当党参、桔梗等药田不全时,可补种牛膝,增加当年收益。
    (五)田间管理
    1、中耕松土:一般播种后7-10天可出苗,苗高2-3cm时,用手刮锄进行中耕松土,同时进行蔬苗除草。
    2、间苗定间:苗高5cm进行间定苗,拔除田间杂草。
    3、适量浇水:出苗前及苗期应保持畦面湿润,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以保持表土干松,下层土壤湿润为度,以利根向下生长。到8月中旬以后,主根基本不在向地下生长,应适量加大灌水量,以利主根加粗,提高产量。
    4、及时追肥:牛膝生长期间追肥1-2次,以磷钾肥为主,一般前期不追肥,当植株生长25cm高时,亩追肥磷酸一铵4-5kg,尿素10kg,磷肥二氢2-3kg。
    5、打顶促根:生产天进入8月份,对植株生长过旺田,留30-40cm高植株后,上部用镰刀割顶,可减少养分消耗,促进主根加粗。

    五、防治病虫害
    (一)白锈病
    1、病原:属真菌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白锈菌科,白锈菌属。
    2、症状: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受害叶片被害,叶面出现淡黄绿色斑块,相应背面长出色疱状突起,直径1-2mm,表皮破裂后散出白色有光泽粘滑性粉状物。疱斑发生多时病叶枯黄变褐。发生在叶柄幼芽等部位上,产生淡黄色斑点,后成白色疱斑,病茎往往肿大扭曲。
    3、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被害组织中或粘附在种子上越冬,以后萌发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萌发生出芽管,从气孔侵入寄主引起发病。寄主病斑上产生的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此外,菌丝体也可在留种株上越冬,产生孢子囊传播为害。
    白锈病通常是低温高湿病害加重。孢子囊和卵孢子萌发适温为10℃,最低为1℃,最高为20℃,在高温(25℃以上)或干旱时,孢子囊和卵孢子不能萌发。若气温日夜温差较大,有露水凝结,有利于孢子囊的萌发侵入。春、秋阴雨连绵的天气及排水不良田块,白锈病容易发生为害。
    4、防治措施。主要从改进栽培技术着手进行预防。
    (1)注意轮作,深耕和清除病残组织。
    (2)春寒多雨季节,开沟排水降抵田间湿度。
    (3)从3月上旬开始喷洒40%乙磷铝200-300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用甲霜灵、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
    (二)菟丝子
    1、病原:为寄生性植物,属旋花科,菟丝子属。
    2、症状:菟丝子以其线形黄绿色茎蔓绕寄主植物上,生出吸盘,吸收寄主营养和水分。严重发生时田间整片植株全部被其笼罩,植株一片枯黄。
    3、发病规律:菟丝子种子成熟后落在地上或混杂种子内是病害侵染来源。次年一般在寄主生长以后才能萌发,种胚的一端先形成无色或黄白色的细丝状幼芽,以棍棒状的粗大部分固定在土粒上。种胚的另一端也脱离种壳形成丝状菟丝。菟丝在空中来加旋转,遇到适当的寄主缠绕其上,在接触处形成吸根伸入寄主。吸根是维管束鞘突出而形成的,与侧根产生方式相同,吸根进入寄主组织后,分代为导管和筛管,分别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连霎,从寄主植株中吸限养分和水分。当寄生关系建立后,菟丝子和它的地下部分立即脱离。
    6月后菟丝了的茎不断分枝生长蔓延,接触邻近寄主的茎又形成吸盘,因此断茎也能继续繁殖。7月上中旬开花,以后种子成熟落入土中或混染于收获的种子里。
    4、防治措施
    (1)播种前清洗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菟丝子种子。田间如杂有菟丝子种子,应进行与禾本科植物轮作。发现菟丝子为害,应在其开前彻底铲除,割下的菟丝子不能留在田间或堆肥中。
    (2)可用1.5%五氯酚钠和2%扑草净混液式前处理土壤,或在其蔓延初期用'鲁保1号'粉剂直接撒施,每亩用菌粉1.5-2.5kg,于傍晚施用,防治效果较好。
    (3)用40%地乐胺乳油,每亩用药200-250毫升,况水40-60kg,用于菟丝子、缠绕寄主前田间喷施,防治效果良好。
    (三)叶斑病
    1、病原:属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暗色孢科,尾孢属。
    2、症状:为害叶片,产生多角形不规则叶斑,主要在背面生淡褐色霉层,严重时,整叶变成紫褐色枯死。
    3、发病规律:病菌以子座在闰残叶上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早秋雨水多、露水重易引起大量发病。
    4、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病残落叶。
    (2)发病初期喷洒1:1:150倍波尔多液防治。
    (四)防治经蜘蛛、造桥虫:害虫危害叶片,发生期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0%多来宝悬乳剂800-1000倍液喷杀。

    六、采收加工
    1、留种:于秋季'霜降'前后收取根部,选取顶端细、中部粗、侧根少的壮根,进行窖中贮藏,翌春按行株距20*10cm移栽,加强栽后田间管理,秋后可收获种子。
    2、收根:于10月上旬采收,把株茎割除,然后顺垅开挖,不要折断根,抖净泥土,剪掉芦头,晒至7成干后捆成0.5kg左右的小药把晾晒全干即可成商品。一般亩产150-200kg。

    七、商品规格
    (一)怀牛膝
    一等:干货(头肥)。呈长条圆柱形,内外黄白色或浅棕色。味淡微甜。中部直径0.6cm以上,长50cm以上。根条均匀,无冻条、油条、破条、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二肥)。呈长条圆柱形,内外黄白色或浅棕色。味淡微甜。中部直径0.4cm以上,长35cm以上。根条均匀,无冻条、油条、破条、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平条)。呈长条圆柱形,内外黄白色或浅棕色。味淡微甜,中部直径0.4cm以下,但不小于0.2cm,长短不分。间有冻条、油条、破条。无杂质、虫蛀、霉变。
    (二)川牛膝
    一等:干货。呈曲直不一的长圆柱形,单枝。表面黄色或灰褐色。质柔。断面棕色或黄白色,有筋脉点。味甘微甜。上中部直径1.8cm以上。无芦头、须毛、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上中部直径1cm以上。其它同上。
    三等:干货。上中部直径1cm以下,但不小于0.4cm,长短不限。其它同上。

作者: 2008-5-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